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八)

  115、峨眉山寺庙群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峨眉山也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名山,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称为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起先是道教有名的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早在汉末,道教已在山上流传,而佛教则是晋初传上山的。据《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据佛经称,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峨眉山山因普贤菩萨而扬名,普贤菩萨也因峨眉山而兴盛。唐、宋时期,佛道两教并存,到了明代中叶,道教日渐式微,而佛教却日益兴隆,僧侣一度曾达1700余人,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及至清代,道教衰落,寺庙达到150余座,天下只知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今有寺庙26座。多系明、清时建筑,散落于全山之间。建于低山区的有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纯阳殿、神水阁、中峰寺、广福寺;中山区有清音阁、白龙洞、牛心寺、洪椿坪、天池峰、九龙洞、仙峰寺、遇仙寺、万年寺;高山区有初殿、长生坪、洗象寺、华严顶、雷洞坪、接引殿、卧云庵、太子坪、金顶、万佛顶。其中最著名的有金顶华藏寺、报国寺、万年寺、洗象池、清音阁、伏虎寺、洪椿坪、仙峰寺,称为峨眉山八大寺。1983年,国务院又将其中最古老的金顶华藏寺、报国寺、万年寺、洗象池、洪椿坪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伟旖旎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是丰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体独厚的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梵宇宫殿、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处,或立于翠蜂之颠,或建于幽壑之上,或依于危崖之畔,依山取势,不拘一格,飞角重檐,令人叫绝。由于峨眉山山高风飓,霜雪剥蚀,多数寺庙都经历过坍塌、焚毁的厄运,但仍保持宏伟、典雅的风貌,亦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

  峨眉山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亦独树一帜。

  金顶华藏寺

  位于峨眉山最高处金顶之上。金顶为峨眉山主峰,海拔3077米。华藏寺高耸于岩顶,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屋顶为锡瓦所盖,当时称普光殿。元代改名为光相寺又称为“银顶”。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

  新建的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金顶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的绝好去处。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且有观光索。华藏寺侧有卧云庵。

  报国寺

  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位于峨眉山山脚,峨眉山第一座寺庙。是入山的门户,游峨眉山的起点,今为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

  报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侧。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寺内供奉着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道教创始人的化身广成子、春秋名士陆通,儒、道、释三教会宗合祀。清初迁至现址,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根据“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赐“报国寺”匾额,遂易名并沿称至今。今日报国寺占地近4万平方米,现有殿宇五重,分别为山门、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普贤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依山取势,逐级升高。周围有花影亭、七香轩、吟翠楼、待月山房等建筑。

  报国寺坐西向东,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恰似一只美丽、吉祥的金凤凰。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悠扬。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是对报国寺极好写照。“秀甲天下”瀑布位于寺前。高60米,宽100米,“秀甲天下”四个镶嵌在瀑布之中,极为壮观。

  洗象池

  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位于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相传普贤菩萨骑象经过时,白象曾经在水池中沐浴,故改名洗象池,又称天花禅院。明代仅为一亭,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行能禅师(号泓川老人)改建为寺。乾隆初年(1736)月正和尚整修寺前钻天坡和寺后罗汉坡道路,并将寺前小池改建为六方,池畔放一石象,以应普贤菩萨洗象之说。

  今日洗象池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藏经楼、客寮等建筑。殿宇分为三进:第一殿为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像高2米,殿后为金身护法韦驮菩萨像。殿两旁为客堂,内有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楠木椅12把,椅背上题字“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诚团结,实现和平”;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额系1983年遍能大和尚书。殿内供奉普贤菩萨骑象金身,两旁为脱纱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金身站立莲台之上,高约3米。殿内有一口铜钟,高1米,直径1米;第三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两壁悬挂20幅观世音菩萨像,每幅高1.2米,宽0.8米。寺门外不远处有二碑,其一镌刻“鹤迹余古雪,猿声出绿萝”;另一刻“菩萨曾来池涌玉泉堪洗象,众生向上坡连云路好钻天”。

  洗象池风景很美,“象池夜月”为峨眉山古十景之一:每当云收雾敛,碧空万里,月朗中天,月光透过枝繁叶茂的冷杉林,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宛若置身云霄,令人气爽神怡。这一带常有猴群出没,不畏人群,这与和僧人长期相处遗传的积习有关。

  万年寺

  万年寺,又称普贤寺、白水寺、白水普贤寺,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骆驼岭上,为峨眉山上最早六大古寺之一,也是最大的佛寺。门迎大坪、牛心等寺,石笋、钵孟诸峰,海拔1020米。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该寺建于晋朝隆安年间,庐山东林寺开山祖慧远之弟慧持入蜀建寺,初名为普贤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慧通禅师更名为白水寺,北宋时期曾多次修葺,并易名“白水普贤寺”。

  此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几经兴废,现今只剩一座明代建筑的无梁砖殿。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这座砖殿仿印度、缅甸建庙技术和风格,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7.7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窿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飘拂的四天女。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圆顶上建有无梁殿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殿内顶壁四周佛像密布,原供铁佛三千尊、金人十二、罗汉五百,造型古朴,称为“千佛朝普贤”,现只穹窿下正中供奉着高7.35米、重62吨,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的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铜像。菩萨神态安详,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情肃穆;莲花花瓣怒绽,重叠四层。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又称“通吉”、“三曼多陀罗”,代表德行。因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普贤常骑六牙白象。无梁殿建成后,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此后寺名改为“万年寺”,遂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的万年寺是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的。建筑布局坐西朝东,依次为山门、观音殿(弥勒殿)、般若堂、毗卢殿、砖殿(普贤殿)、三宝楼(行愿楼)、贝叶楼、巍峨宝殿和大雄宝殿,中轴线不对称。其中山门、般若堂、观音殿(弥勒殿)、三宝楼、贝叶楼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全寺除砖殿为砖石穹隆顶外,其余均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座5级平台,前后高差近5公尺。以山门、观音殿(弥勒殿)、毗卢殿、般若堂为前庭,砖殿、三宝楼(行愿楼)、贝叶楼为中部,巍峨、大雄二殿及两厢为后部,前后呼应,三点相连,承上启下。巍峨和大雄二殿并厢房组成四合院,四面回廊,宽敞舒适。普贤殿中有茂真和尚铸造的铜质普贤骑象,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行愿楼中的“佛牙”(剑齿象上颚骨化石)、“贝叶经”(明朝暹罗版本梵文《法华经》)、“御印”(万历皇帝朱翊钧御印),为该寺三宝。

  万年寺内一池,名白水池,传为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处。唐代开元年间,诗人李白来游峨眉山时,住在万年寺毗卢殿,尝听广浚和尚弹琴。激赏之际,写下《听蜀僧浚弹琴》,诗中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后人曾在白水池畔建立廊亭为之纪念,上置木牌,刻“大唐李白听琴处”。白水池中还有有名的“弹琴蛙”。

  天气晴朗时,游人站在池旁,轻轻击掌,它立刻就会呱呱而叫,清脆悦耳宛如弹奏古筝,传说是听蜀僧浚弹琴而谙此道。《中国名胜辞典》、《中国风景名胜辞典》及一些佛教书籍对此都有记载。“白水秋风”也是著名的“峨眉山十景”之一:秋日的白水池畔,片片红叶飘落于池畔的古寺残碑旁,流水,秋风,林涛交响和鸣,如天籁浮响于耳际。俯视白水池中,澄碧的池水倒映着白云、青山,神与物游,心随景化。无我融而为一,妙合无垠。明代方孝孺有诗曰:“林放到池月,风吹入户云”;当代遍能法师的联语:“白水秋风皆妙谛,琼楼玉宇不胜寒”皆形象道出其间的景境、心境。

  万年寺的山景亦四季宜人,清人在《万年寺》诗中感叹:“四围烟绕山腰寺,一面窗收谷口云。白夜试寻明月畔,此中清景评谁分。”尤其是秋天最美:每逢金秋,峨眉山下暑热尚存,金顶三峰已白雪初飘,而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正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缕缕白云缠绕着寺后陡峭的观心坡,坡上绿叶、黄叶、红叶相间,与蓝天共一色。秋风吹拂着峰峦,摇撼着丛林,发出声声呼啸,片片橙红的枫叶在空中随风飞舞。应和着秋风,横穿古寺而过的涧溪潺潺低吟。“白水秋风”是峨眉山著名的景致之一。清人刘儒在诗中赞美说:“天下峨眉秀,乘云结胜游。龙吟千涧雨,树点万峰秋”(《大峨山》)。

  洪椿寺坪    

  位于天池峰山腰洪椿坪上,属于中山区寺庙,为峨眉山上最早六大古寺之一, 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禅师所建,原名千佛禅院,也称千佛庵。明崇祯四年续建。清乾隆四十三年(1782)曾毁于火,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云禅师重建。因寺前有三棵千年洪椿树,因此改名洪椿寺。这三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乾隆四十三年毁于大火,但枯木至今不倒;另一棵在高岩边,约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后一棵在寺门左侧的密林中,也在2011年被雷电击中折断。经专家鉴定,树龄至少在1500年以上。洪椿,属栋科落叶乔木,胸径可几人合抱,有三、四丈高。传说,五百年开一次花,五百年结一次果。

  洪椿寺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有殿宇三重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千佛楼以及林森小院。其特色和主要文物有:

  楹联

  楹联众多且品位较高,是洪椿寺一大特色。观音殿门坊上四川什邡人冯庆樾1921年撰写的双百字长联,是峨眉山楹联中联语最长者:“峨眉画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苍茫;萤然天池荫屋,泠然清音当门,悠然象岭飞霞,皎然龙溪溅雪;群峰森剑笏,长林曲径,分外幽深。许多古柏寒松,虬枝偃蹇;许多琪花瑶草,锦彩斑灿。客若来游,总宜放开眼孔,领略些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绵,夜月舒练。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住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这副对联应对工整,文彩飞扬。上联描绘峨眉毓秀的山景,下联则缅怀寺中大德高僧,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巧寓其中。其它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等 。

  七方千佛莲灯

  位于观音殿楼上。木制,高2.25米,直径1.2米,七方翘角,角柱上有九龙盘柱。莲灯上雕嵌有200余尊佛像,以及云龙怪兽和神话故事图案,设计巧妙、工艺精湛。造像上佛教、道教和平共处,亦不多见,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据说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所制。

  正明司碑   

  木质,上面鎸有汉藏两种文字,记述藏传佛教徒朝拜峨眉山始略。此碑是四川唯一的木质藏汉文木碑,证明汉藏两族历代的文化交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以上三种,被称为洪椿寺三宝。

  锡杖泉

  位于洪椿坪观音殿外寺,为一方池。过去这里用水全靠它的奉献。传说德心大师率领门人凿山开溪从天池峰引来泉水,后人将此事神话了,说是大师一边用手中禅杖叩击山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虽然泉水自地涌出,“锡杖泉”的美名便由此不胫而走观音殿的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称“锡杖泉”。相传明代此寺香火鼎盛,僧众云集,此地山高缺水,饮水困难,德心禅师遂与众僧行大愿,挖山凿崖不止,终将寺后天池峰之水引来寺中。后人为纪念禅师功德,谓之“锡杖泉”。

  洪椿寺座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林深、庙静、水清、气润,以清幽静雅取胜。其中“洪椿晓雨”是“峨眉山十景”之一。这里由于环寺皆山,林密森森,阳光很难穿透树荫,所以空气湿度大,水蒸气不易散发。一到清晨,气温清冷,湿润的空气便凝聚成微小的水粒,似雨似雾,随山风扑面而来,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润衣而不湿衣,沁人心扉而不寒冷肌肤,甜甜的,绵绵的,给人一种清心的温柔,俨然是一个天然的空气浴场。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抗战中曾在此住过80天,留下“林森小院”遗址。寺内“洪椿坪”、“大雄宝殿”匾额也是他当年留下的墨迹。

  伏虎寺    

  位于峨眉山麓,报国寺西约一公里,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晋代,当时称为“药师殿”;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改称为“龙神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因山形如卧虎,遂将寺定名为更名“虎溪精舍” ,又称为 “虎溪禅林”,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 寺名遂一直沿用至今。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额“离垢园”。 1935年,蒋介石曾在此办师训团。现在,全山比丘尼都集中于伏虎寺居住,该寺随之成为中国较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尊胜幢”在今无量殿前外形制作像塔,上刻梵咒。

  仙峰寺

  原名慈延寺、仙峰禅院,为峨眉山中区寺庙,海拔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时为小庙,明初本炯和尚扩建并改名仙峰寺。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毁于火。清乾隆年间玉升、泰安和尚相继修复,名仙峰寺。寺内有财神殿(供道教赵公明神像)、大雄宝殿、舍利殿(供铜质舍利塔)。寺前有仙圭石,直如斧劈,深锁山径。此去不远,可见世界稀有的珙桐树,春夏之交,白花满枝,形如鸽翼,微风拂动,翩翩起舞,为世界稀有植物。清光绪间,英国园艺公司派人来山采集标本,引种欧洲,名“中国鸽子树”寺右有仙皇台,此处视野开阔,可眺望峨眉平原沃野。约二华里左右有九老洞。传为轩辕黄帝访天皇真人至此,见一老人问:“仅翁一人么?”答:“九老居此”。故称九老洞。其洞结构奇妙,深遂莫测,洞中常有蝙蝠岩燕,结伴飞鸣,更显得古洞幽深,“峨眉山十景”称之为“九老仙府”。

  清音阁

  又称卧云寺,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710米,属于中区寺院。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诗意而取名“清音阁”。 寺内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阁下有双飞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故名“牛心石”。双飞亭”柱悬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清音阁地处峨眉半山,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在清音阁,可见山光水色,可闻花草芬芳,可听流泉清音,可触亭台碑石,集视、听、嗅、触之美于一体。古今游人多称誉清音阁为“峨眉山十景”中第一道风景。听“山水清音”,尤其是万籁俱寂的深夜听“山水清音”,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寄庐大峨寺后的呼应庵中。夜听清音,已成了他多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风雨无阴。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在一个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倾听“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汇流处,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以为至宝,加以供奉,发现奇石处,后名“宝现溪”。

  十九、重庆市

  116、罗汉寺 

  罗汉寺座落在重庆市罗汉街7号,重庆最繁华的闹市中心。是重庆市著名禅宗丛林,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罗汉寺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由祖月法师开山弘法,并以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命名为“治平寺”。据《蜀中名胜记》:“寺有石刻‘西山佛’三字,旁刻开山祖月名。祖月,宋治平时僧也。”。后荒废。明朝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年),有僧名曦庵,在西佛岩荒芜之地修建僧寮、厢房、莲池,以迎宾客。寮房后种白葵一株,芳洁雅致,因此人称曦庵为白葵和尚。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在西佛岩僧寮重建;清康熙五年(1666)总督李国英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前殿坍圮重修改建,改建后改称“龙神祠”,又称“古佛岩”;清光绪十一年(1885),隆法和尚继修法堂、戒堂、禅堂、客堂、观堂等,使寺更具规模。据《蜀中名胜记》载:当地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当年的治平寺就因罗汉洞而建,因而改名罗汉寺。隆法和尚并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泥塑五百阿罗汉。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1940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罗汉寺被日机轰炸,寺院化为一片焦土,仅存大山门和古佛岩石刻群像。旋即,二十多个僧人冒着日军的炮火,开始在废墟中重建罗汉寺以及罗汉堂,到1947年,在宗仙法师主持下,大殿、藏经楼、罗汉堂和山门牌坊等得以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闯进罗汉堂,将五百阿罗汉打得粉身碎骨,连安置罗汉像的基座也被撬得七零八落。在准备拆毁大雄宝殿时,楼梯突然断裂,整座殿宇方得以保存。1984年政府拨款重建。始建时园池古迹今已湮没无闻,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1986年5月1日,重建的罗汉堂再次开放。1989年起,罗汉寺开始重建法堂、藏经楼和方丈室,使这座佛教寺院建制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重建时方丈为竺霞法师。

  罗汉寺占地约6337平方米,这座千年古刹周围全是洲际酒店、东方曼哈顿之类数十层高楼。门前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仅仅一墙之隔罗汉寺内现有数十名僧人,过着晨钟暮鼓的佛教徒生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节日,周围信教群众都来参加宗教活动。大山门上有一副对联:“法门平等人天共仰,觉路光明凡圣同游”。山门前,有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石碑一通,刻“西湖古迹”四字。

  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中有十六尊者塑像,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以及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

  寺内古迹中最具文物价值的是石壁古佛岩,位于门内通道两旁,长20多米。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槃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7、慈云寺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玄坛庙的狮子山上,为川黔一带著名十方丛林,也全国唯一僧、尼并有的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慈云寺创建于唐朝,初名观音庙。后废圮,清顺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禅师重建。1927年,云岩法师(慈云和尚,人称八指头陀)募资重修扩建,成为十方丛林,更名为慈云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该寺传承法系为临济宗。著名祖师和兴寺大功德者是清乾隆年间的云岩大师。现任方丈是正澄法师,字慈航,1973年生,四川成都籍。1996年5月披剃于重庆慈云寺惟贤老法师座下,1998年于武汉宝通寺受具足戒。1999年9月考入中国佛学院学习,2006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主攻净土专业。

  慈云寺寺庙临长江,殿堂依山而建,沿山势而布局,寺庙建筑与周围的园林、山色相互衬托,使寺庙曲径通幽,园林环境更加优美,成为重庆的旅游胜地。寺庙现存佛教建筑有十八亭楼、大殿、普贤殿、六殊殿、观音殿、韦陀殿、千手观音殿、古佛洞等,大部为唐代所建,最后一次修整是在1936年。

  慈云寺最大特色有三:

  一是寺内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庙门为一西式大楼,但山门布置又是传统佛教山门样式。很像今日台北的佛光山,但在大陆仅为首例。寺内大殿右厢临江依阁建有楼亭九个,上下两层,建筑风格亦是融合欧洲近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楼为西式,但四角飞鳌翘立,仙桃点缀于绿瓦之上,两根红柱上的白色宝瓶,撑托亭盖,共计十八个楼亭,称为“十八亭楼”,隔江遥望,甚为壮观。

  第二,慈云寺原名观音院,1927年云岩法师(慈云和尚,人称八指头陀)托钵来此,募资重修扩建,成为十方丛林,更名慈云寺。在大雄宝殿左后侧设“爱道堂”,为女尼修行居息之处,打破历来僧尼不同院的习惯,是当时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慈云寺先后创办捐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 “佛教希望工程”,“佛教慈善功德会”,“母亲工程”,发挥了僧侣共修 独特作用。

  三是“青狮白象锁大江” 地理位置。慈云寺位于重庆市长江南岸狮子山麓,濒临长江。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被称为“青狮白象锁大江”。

  遗憾的是,原来的那座青狮已在“文革”期中被红卫兵捣毁。现在的这座狮子是一九八二年仿造的。另一传说为,因其地处羊角滩下、门坎石上,河流水急滩险,时有覆舟之虞,刻此以资镇摄。既象征佛音如狮子吼,震惊愚顽,又体现了狮子山名的独特风貌。

  慈云寺出上述三个独有特点之外,还有玉佛、金刚幢、千佛衣、藏经、菩提树等所谓“五绝”:寺内现有玉佛3尊,其中释迦牟尼玉佛像高1.87米,重1500公斤,属我国较大的玉佛之一。玉佛前悬挂着四个金刚幢,上面有五色金线盘结粘贴而成的《金刚经》全文。寺内还珍藏许多金绣佛挂像、千佛衣、金刚幢和古代指画、指字及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十分珍贵。寺内珍藏佛经130部,最珍贵的版本是宋代《碛砂藏》和《频伽藏》,被视为镇寺之宝。寺内还有一株1930年从印度移植来的菩提树。十年“文革”浩劫时此树曾枯死。没想到文革后1982年,又奇迹般地苏醒复活。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立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龙,口喷清泉,曰“九龙浴太子”。

  此系根据《释迦谱》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兰毗尼园降生时,天空中九龙吐水,沐浴太子之意而塑设。

  慈云寺还有一处景致曰“八功德水”,在山顶大花园内,系云岩法师扩建此庙时,根据《弥陀经》记载的八功德池,用磨石制成。八功德水者,即谓此水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能除烦恼、八能长养善根(见《称赞净土经》及《俱舍论》卷十一)。上有假山、花草、水中荷花盛开,瞻视者深有微妙香洁之感。附近有玲珑别致的曲廊和凭栏览胜的“浩月亭”,最高处为燃灯古佛洞。香蕉林立,芳草丛生。踞高眺望,左可以视长江大桥,横卧于滚滚激流之上,形如“玉带缠龙”;右可以纵观朝天门港口,船只往来如梭,运载络绎不绝;俯视全寺的楼台亭阁,使人有飘渺云端之感。

  118、梁平县双桂堂

  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万竹山上,它的创始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著名高僧破山禅师,破山乃承宁波天童寺密云禅师之法,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代祖师”。

  双桂堂初名福国寺,后因破山法师在寺内植双株桂树而得名“双桂堂”,又因寺被古竹环绕,又得名“万竹山”。清朝咸丰十年(1860),建舍利殿时,破土得一条金带,因此又名金带寺,但双桂堂名延用至今。双桂堂被誉为“西南丛林之首”、“第一禅林”、“宗门巨擘”,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双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叫“寺”、“庙”,一是被视为西南禅宗之“大学堂”之故,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是双桂堂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创始人为破山禅师。破山禅师(1597—1666),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生于四川省大竹县双拱乡,1666年正月二十一日于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指烛而逝。破山俗姓蹇,名栋宇,字懒愚,19岁在大竹县姜家庵削发,法号海明。自幼读书勤奋,聪明过人,懂书画,善琴棋。19岁出家,遍游名山,转览佛教经典。万历四十七年(1619),住湖北黄梅县破头山,参禅三年,深有所悟。后常年在天童寺跟随密云禅师学法,成为“临济宗”第三十六代法嗣。临别时,密云禅师将两株传说是月宫中飘落的桂树赠给破山,让他回家乡西南一带传法,并称桂树生根之处就是你安身之地。破山禅师尊师命,身背桂树,跋涉了几个月,进入蜀中。先后在万县的广济寺,梁平的太平寺、万年寺讲经说法,刊刻经书,振兴禅院,终于名声大震,学者仰慕,归之如云。清顺治十年,即公元1653年,落脚在梁平县万竹山,种下双桂,开始营建双桂堂。禅院建成后,取名“双桂堂”。

  他为山门的题联是:“二株嫩桂久昌昌,正快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士心肠。”反映了破山此时心情。桂树至今尚存,枝繁叶茂,浓绿如云。每年金秋时节,桂花满枝,香飘数里,人们争相观赏。

  破山禅师也是政治家,很有眼光,善于与上层人物周旋来纾解民困。双桂堂创建之初,正是反清复明高潮之际,川东、陕南和鄂西的义军“蔓东十三家”打着明朝的旗号,共同抗击清兵。他们在万竹山一带据险自守,长期与清廷对峙,成为清朝扫平西南诸省和一统天下的障碍。破山奔走于十三家之间,以一位高僧的身份,鼓励抗清将领们坚持斗争,复兴明朝。顺治十四年(1657)义军终被川陕三边总督、清朝重臣李国英镇压,出于安抚人心的需要,对破山却优渥有加,派员携带手笔到双桂堂,对破山表示崇敬和景仰,希望有朝一日大师能发慈悲,来开导自己。而南明永历政权在西南一带虽坚持时间最久,但其懦弱腐败,加上中激烈的党争,内乱不断,使破山认识到反清复明不过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相反,持续的战乱则只能增加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灾难。因此趁李国英来信,以诗表态,希望李能“重开巴国苏民困,再造黎门启世贤”,“人寿同天寿,民安即国安”的诗句,希望他治理好这片土地,安民苏困,不要再当杀手。两人从此成为好友,从朝廷重臣、总督巡抚按到州县县官吏,前往双桂堂者参拜和听宣佛法者络绎于道。双桂堂也因此得到清廷的支持,连续得到修葺和扩建。明朝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被封为平西王,驻节陕西汉中,为了建立与破山的关系,又害怕遭到大师的拒绝,便以夫人的名义派遣专人千里迢迢来到双桂堂,赠送了最高档最豪华的整套佛门用品。因此在三藩之乱中,双桂堂也没有收到损伤。这与破山的政治手腕不无关系。从1653年到1926年二百多年间,经破山、竹禅等七代祖师累世修建。双桂堂共建有七殿、八堂、八院,占地面积120亩。民国时期,双桂堂以它宏传的规模、庄严的殿堂、丰富的藏经、独特的雕塑被列为“蜀中丛林之首。破山禅师一生培育弟子一百余人。后来,这些弟子分赴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乃至东南亚地区,中兴了许多毁于战乱的寺院,成为西南汉传佛教的主体,因此该寺亦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

  破山也富有文学才华,他熟谙诗文,精于书画,著有《双桂草》、《破山语灵》等传世,所留墨迹也为后人所珍藏。其诗通俗、诙谐,类似寒山拾得。如《自赞诗》写道:“这个川老蜀,浑无奇特处。问禅禅不知,问教教非熟。懒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握条短杖藜,打佛兼打祖。”他曾对其第一个弟子说过他的处世态度:“天地间为人,为到出家地步,极快活,极自在,无荣与人,无辱与人,天子不臣,诸侯不友,啸傲云山,吃清茶,饮清水,喜时歌,乐时曲,虎鹿为邻,松竹为伴,眼界自清,不同俗尘,通身彻底,唯一天真,天真之趣,花笑鸟鸣。”(见《破山禅师语录》卷九《示空外禅人》)清人著有《破山明禅师年谱》,今有嘉兴藏本;当代学者熊少华著有《破山禅师评传》,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月出版,可以参阅。

  双桂堂全寺占地面积约七万多平方米。寺院坐东朝西,殿堂为木石结构,有大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等七重建筑,并新建了五百罗汉堂重现巍峨雄姿。两侧有厢房、僧舍三百余间,周围有白莲池、后缘池、花园等景观点缀,整个寺院环境清幽。大雄宝殿是双桂堂最宏伟的建筑,为三层宫殿式建筑,底楼有石雕狮、象,中层高悬名人题刻,三楼有龙凤浮雕,屋脊正中是雕花宝顶,连脊通高16米,直插云霄。大殿扩建于光绪年间,历五年建成。支撑大展的52根石柱,柱长三丈,直径三尺,每根重达二万余斤,全凭人力从百里之外运来,可见其艰难。

  双桂堂历经沧桑,仍保存文物237件,其中有名人字画61件,佛像110尊,其他佛教文物66件,其中最著名者为铜佛、竹禅画、玉佛,皆被定为国家二、三级文物。“文化大革命”中,当地宗教工作干部和寺院僧人用木板将佛像、文物加封,外贴毛主席语录,巧妙保护了寺内佛像、文物。珍贵文物还有:清代雍正皇帝御赐的《藏经》一部,天聋、地哑、铜锣、铜鼓四种,各类石刻、碑记七二多块。另有11世纪用梵文写的《贝叶经》106页,其它佛经七千多册寺内另有僧舍利塔四座,金带一领,舍利子一颗,系竹禅和尚从五台山请得,被视为镇寺之宝。寺内今有僧人三十多名。现任住持为释妙谈法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