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1007——1072),字元叔,号醉翁,晚年又称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市),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屡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支持范仲淹等革新派,遇事敢言,晚年不满王安石变法,趋向保守。在文学上他大力反对当时流行的西昆体形式主义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相近,清丽自然。
这首《画眉鸟》实际上是一首自由颂。它通过一只画眉鸟在笼中(尽管是只华贵的金笼)和在山林间的不同感受,来表现诗人对大自然、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诗人采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前两句写画眉鸟在大自然怀抱中自由飞翔、随意歌唱时的情景。“百啭千声”,既是形容画眉鸟叫声婉转动听,音调繁复多样,也是在表现它的自由自在,即所谓“随意移”。“随意移”,是在写画眉鸟的主观感觉。鸟的意识与人并不能共通,诗人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到鸟的身上罢了。“山花红紫树高低”,表面上是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交待画眉鸟栖息的环境,实际上仍是在写画眉鸟的“随意移”。它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高树可栖、低树可息。如果说上句是从歌唱上来写自由,这句则是从飞翔上来写自由,它仍是上句“随意移”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诗的后两句是写画眉鸟的另一种生活一一华贵饱暖但却不自由的金笼生活。《伊索寓言》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狗劝一只饿得精瘦的狼到主人家中来,这样可以不受饿冻,条件是象它一样在脖子上套个锁链。狼望望狗脖子上那个颇为精致的锁链,叹了口气说:我宁可饿死,也不能带上锁链。欧阳修此诗也是在说明类似的哲理:画眉鸟锁入金笼以后,再也唱不出“随意移”的“百啭千声”。诗人有意把“金笼听”和“自在啼”作一对比,然后赋予它人的心理和情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种对自由的向往,无疑不是鸟的情感和思想,而是诗人当时思想状况的反映,也是他人生态度的婉曲表白。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等人的政治革新终因守旧派的攻讦抵制而遭到失败,新政的主持者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使杜衍、眍密副使韩琦、富弼相继被罢官。欧阳修此时官河北都转运使,.他急切“不避群邪切齿之祸,敢冒一入难犯之颜”,上书仁宗为四人辨诬,因而为守旧派所忌恨,加以构陷,第二年即被贬为滁州太守。对这次政治打击,诗人并没有象当年的柳宗元那样表露出过多的哀怨和愤懑,相反地,从他在滁时所写的《醉翁亭记》、《丰乐亭游春》等诗文来看,他并不以放逐为意,反而在滁州山水中得到了最大的愉悦和享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林间也”,《醉翁亭记》中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在《画眉鸟》这首绝句中,画眉鸟对“山花红紫”的山林的赞美,对金笼生活的厌恶和对“林间自在啼”的向往,正是诗人对比了朝廷和滁野生活之后,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既是诗人对排挤他出朝廷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嘲讽,也表现了他对摆脱拘束的林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当然,我们今天的读者欣赏这首诗,已不只是限于诗人所表露的那种不以放逐为意的宽达胸怀和陶醉于大自然怀抱中的无拘束感了,还有更为广泛的哲理启示,它告诉我们:自由是可贵的,在丧失它之后会体会得更深。它还告诉我们,禁锢压抑是产生不出才华的,笼中的画眉唱不出百啭千声,因为它不能“随意移”,只有在“自在啼”中,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