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诗词曲律说解 |
|
![]()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也有四个基本句型: (1)平仄平平仄 (2)仄平平仄仄平 (3)仄平平仄仄 (4)平仄仄平平 这四个基本句型,实际上就是在五律四个基本句型的每个句型前,各加两个字,但所加的两个字,其平仄与原句首字的平仄相反。这四个基本句型交替变化,就构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1)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 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韵)。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韵)。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韵)。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坚军务劳(韵)。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例 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韵)。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韵)。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韵)。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韵)。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例 三 元载相公曾借箸, 宪宗皇帝亦留神(韵)。 旋见衣冠就东市, 忽遗弓剑不西巡(韵)。 牧羊驱马虽戎服, 白发丹心尽汉臣(韵)。 唯有凉州歌舞曲, 流传天下乐闲人(韵)。 --杜牧《河湟》 例 四 举目纵然非我有, 思量似在故山时(韵)。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韵)。 凉月照窗欹枕倦, 澄泉绕石泛觞迟(韵)。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韵)。 --方千《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2)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韵), 巫山巫峡气萧森(韵)。 江间波浪兼天涌, 寒上风云接地阴(韵)。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韵)。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韵)。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例 二 城上高楼接大荒(韵), 海天愁思正茫茫(韵)。 惊风乱 ?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韵)。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韵)。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韵)!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例 三 锦瑟无端五十弦(韵), 一弦一柱思华年(韵)。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韵)。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韵)。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韵)。 --李商隐《锦瑟》 例 四 绿水青山枉自多(韵), 华佗无奈小虫何(韵)!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韵)。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韵)。 牛郎欲向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韵)。 --毛泽东《送瘟神(其一)》 〖附注〗这种格式较为常见。 (3)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 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韵)。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韵)。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韵)。 弟妹萧条各何在, 千戈衰谢两相催(韵)! --杜甫《九日》 例 二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已一年(韵)。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韵)。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韵)。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韵)。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例 三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韵)。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韵)。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韵)。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韵)。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例 四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韵)。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 ?(韵)。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韵)!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韵)。 --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 (4)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 一 三年谪宦此栖迟(韵), 万古惟留楚客悲(韵)。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韵)。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韵)? 寂寂江山摇落处, 惟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例 二 此心曾与木兰舟(韵), 直到天南潮水头(韵)。 隔岭华章来华岳, 出关书信过泷流(韵)。 峰悬驿路残云断, 海浸城根老树秋(韵)。 一夕瘴烟风卷尽, 月明初上浪西楼(韵)。 --贾岛《寄韩潮州愈》 例 三 严关百尺界天西(韵), 万里征人驻马蹄(韵)。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韵)。 天山 ?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韵)。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韵)。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例 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韵), 百万雄师过大江(韵)。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韵)。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韵)。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韵)。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附注〗这种格式最为常见。
|
版权所有苏航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Copyright©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