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国阳秋
清·黄铭功
黄铭功(1864-1925),字琴菭,湖南湘阴人。毕业于岳麓书院,清末拔贡。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上海《舆论日报》社主编副刊《国闻》,较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极力宣传立宪变法。黄铭功善书法,楷书功力深厚,篆、隶古意盎然,行书苍劲;亦善弈,为湖南围棋高手,40岁后自号弈叟,学者称枰斋先生;善诗文,诗作约1000首。著有《枰斋诗集》、《枰斋杂著》等。
《棋国阳秋》一卷,黄俊为之作序。“阳秋”,即春秋,是文以笔记形式记载了围棋掌故、轶闻、棋人棋事等,同时夹杂着作者对古今棋手的评价,试图勾勒出中国围棋发展的轮廓。文末附枰斋先生所撰弈诗,共计28首。今据1917年罗湘黄氏初版整理。
棋国阳秋序
枰斋先生所著《弈馀》一卷,既成,易其名曰《棋国阳秋》,将付印,属正权点勘文字而识其耑。湘人知先生能弈,学者知其能诗与文,其于先生皆末也。先生敦孝友,忘得丧,超视万物之表,为最上。而诗文次之,弈又次之。自其下者相视,则游艺之事亦倜乎远矣。正权早岁浪游江淮,光绪壬辰冬归,始与先生暨叔梁材学弈于任翁筱峰、舒翁兰森。乙未权仍出就戎幕,颇究心当世之务,遂废弈。丁未冬游沪,办报社。先生勷笔政,其诗文驰誉海内外,然恒以弈废事。权尝病之,先生不争亦不悛。其言曰:“使我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使我万户侯,不如当前一局棋。”嘻!是徇所好而不知返者欤?是有讬而逃者欤?此卷虽言弈,而名理嘉言及感时正俗之胸,揭櫫而出,所附弈诗,仿船山遣兴而作。其于人情世态,若望衡九面者。古来《书谱》、《画诀》、《鼎录》、《茶经》,未足伦比。世有识者,当不以为讏言也。
丁巳春仲姻晚周正权铁山书。
棋国阳秋(枰斋杂纂之一)
湘阴黄铭功琴菭甫
黄子曰:“吾于弈得君子之道十焉:静以制动,一也;相可而进,知难而退,二也;弃小而取大,三也;补隙塞漏,弥缝其缺,四也;争势于先,不懈于后,五也;因时制变用法,而不泥于法之中,六也;力弱者受之以让,七也;循序渐进,不敢躐等,八也;贪者败,骄者亡,不贪不骄,不失其刚,九也;诚则明,思则通,十也。”盖轻浮浅躁之气,不容杂于其间,而重之以必慎。吾于弈得二友焉,丹徒丁礼丞,怀宁张乐山,皆非躁进之士也。丁以弈隐于官,(江宁府儒学教谕,年八十始去职归。)张以弈去其官,(乐山为山东知县,以荒弈受劾,失职回藉。)其它艺不可知,而于弈则悬解矣。其于黄、程、施、范,虽或不逮,而于今日则工矣。天下相竞,以艺殚思虑抉幽。窃以为,即器即道,有用无用,其为名利,则一也。弈有隐德焉,吾将与二子同志。故以一枰名其斋,弈罢则读书,读罢则复弈。时或按谱自思,时或呼儿对局,不自知倦且惫也。平日所为诗文论著,皆一枰之余事。然而弈尚未精,余事何述耶?存此以质吾友。以为有见于君子之道否也。(此为自著诗文叙,非为本书序也。因涉弈理,故录以弁之。)
弈虽小道,与国运相关。自晋唐以来,所称国弈不知凡几。古谱寥寥,无从考较其高下。然晋人必不及唐,唐不及宋元,宋元不及明,明不及清之中叶。此非独理论然也。今所见元明残谱,为式单简而思敦朴,不如明季之变化。清雍乾间人,则运以神机,日益精妙。近时日本人,又别出机杼而成逸品。论者谓:道德中之诣力,后人不如前人,术数上之研究,古人处处不如后人。世道人心之升降,此为其反比例,是验之算术格致而可知也。明清之交,弈谱存者,推过氏百龄。康熙初,则周懒予、汪汉年、盛大有、周东侯。其弈皆有开国气象,如唐代诗家王、杨、卢、骆、陈、杜、沈、宋之体。黄龙士出,乃驾而上之,龙士年未及冠,大有尚在,年力已衰,对局屡败。或谓虽大有壮时,犹未足以敌龙士也。周东侯争奇觅险,常以偏锋制胜。而龙士应变无方,尤出意表,周亦推服焉。徐氏星友与龙士弈,受三子,(弈有受子。受,让也。)凡十局,精思力构,遂成对手。当时目黄徐十局为血泪篇。黄生康熙中叶,荒于酒色,其年不永,徐遂独步。程兰如、梁魏金出而与徐抗,对局有谱,惜其未见黄也。雍、乾之间,国势强盛,气象承平,学士大夫致力于考据词章,下及金石、碑刻、书法,兼探历算、乐律,莫不各极其艺,足以拼迹古人。当时王公钜卿,驯慕儒雅,招揽山人墨客,评棋品画于觞酒之间。程、梁与范西屏、施定庵皆为所罗致。国手云集都门,推四人为之冠。四人之中,学力精到推定庵,天资敏锐推西屏,其余二家皆能运神思于微茫,争胜算于秒忽。说者谓其弈如盛唐诗家,范氏似太白,施氏似少陵,程氏、梁氏似高达夫、王摩诘。其下十八家,则王昌龄、刘文房之亚也。嘉、道以后,国势渐弱,弈手渐卑。同治初,国势稍定,而浙宁陈子仙,扬州周小松,湖北徐耀文,各以技名,是犹中唐诗人之有元白。光绪以来,无复国手,直如晚唐之不竞矣。日本棋法,得之中国,或言周懒予东渡,传艺海外。以余所考,其溯源盖在隋唐之际,非自懒子始。日本古谱,亦有行于吾国者。古今名人打棋集,所搜存名氏,尚在政保以前。自政保至宽政,乃为近古名人打棋集,近世研究日广。本因坊之子孙,方圆社之会友,无处无之。(日本棋会分两派:一本因坊,高手为其座主,生徒之继美者,即为其子孙,略如禅门传衣盛然;方圆社则但为棋会。)虽美恶不伦,而其工者,乃驾中国咸、同之上,此亦似与其国势为进迁。
宣统二年,中国于金陵开南洋劝业会,万方辐辏,游士麕集。浙、皖、淞、沪、苏、扬诸弈手,皆至江宁,好事者为东道主,议邀日本大国手一试其棋品。电告东京方圆社,该社员五段高部道平,(日本棋手以初段至九段为品第。初段地位,略如中国之四子棋。九段为极至。)日人亦不自居。渡海西来赴会,范楚卿等各与对子,皆大负,受二子仍负。丁学博年最老,勉与对局,受二子,二局,一胜一负。丁之盛年,与周小松弈,亦受二子。今以垂暮气衰,敌高部氏,则高部尚在小松之亚。但其国尚有八段者,恐小松虽在,无以胜之矣。夫以一美术之相竞,已贻笑于外人。外人视此,乃如商战、农战之优胜。吾以为国势问题者,殆非虚谬。据高部氏所论,中国之弈,有退化而无进步者,皆束缚于前人之谱,不求变古以为胜。
棋法自范西屏而精,亦自范西屏而始坏,人人游于《桃花泉》之彀中,(西屏著有《桃花泉弈谱》。)不能大抉其籓篱,尚能于一枰之上,为鲲鹏之运欤?文至昌黎而盛,学昌黎者乃不如昌黎,道学至程朱而盛,学程朱者乃无以突过程朱。极力求新,乃不囿于故步,世界学理无往不然。日人对弈,不置角子,即其破除陈式之道。华人与之对局,古谱公式,废然无所用之。虽然,日本近代国手使遇龙士、西屏、定庵,未知孰胜。三君子者,中华泰岱之三峰,冠古今而不可磨灭。尔时群学之原理,有以造之。日本近势虽强,未必如吾国康熙、乾隆之殷实也。
中国弈手之逊步,尚有一原因,与风俗人心为消息。凡人游艺,竞美之心必将有所寓,娱志荡情之具,圣人能节之而不绝焉。故《礼》曰:“驰而弗张,文武弗为也。张而弗弛,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事之不大伤雅道者,姑与委蛇,而听人材智之所及。丹青、轮墨、剑槊、竽笙,皆是也。《博物志》曰:“尧帝作棋,以教丹朱。”尧,圣人也,岂不知丹朱之好弄,而教猱升木哉?弈之为道,虽竞胜负,而有惩贪持满之意。溢其思,于应得之外,乃为败。征丹朱之材智,能嚚讼能罔水行舟。而身为虞宾不与舜争人心已去之天下,则尧之所以教者,为有具而弈之为效大也。孟子言弈,通于为学;马融赋弈,通于用兵;太叔文子言弈,以喻置君;欧阳文忠说弈,以譬治国。孔子不知弈,与博并论,犹其轻视医,而与巫并论。巫岂足以较医,则博岂足以匹弈?而吴韦曜且踵事而讥之,讥之而无所轻重,则失相衡之道。夫弈者,有定力以持胜者也。博者,恃亿中以取赢者也。弈以萌计学之思,而博以长侥幸之习。故弈有品,而博无品。弈有名,而博无名。若以争胜负而偕弈于博,则古之投壶习礼,肄射观志,亦将等于博耶?吾所谓与风俗人心相消息者,则博之途日广而品愈卑,人亦苦弈之难,而趋其所谓幸中者。钩注金注瓦注,盈朒之数不齐,其为财利而非斗心智,则一也。晚近以来,双陆局、五木经、金叶格,其术既微,于是有马掉、雀牌之戏。马掉盛于晚明,雀牌盛于今世,皆不知所始。(马掉由牙牌推行而变之,其来尚远;雀牌之兴不过三十年,其行甚速。吾友郭太痴戏为《饼索铭》云:“饼象天图,索象地方,万象人物万品,东西南北中象四维与中极,白版象太素。”太素者,天地人物之始也,人物既生,万机发动,故曰发。人之性情未发谓之白,发而中节谓之中,故有白发中之名,是皆原象数而生。或者不知,而以龙凤代中发,以公侯将相代东南西北,皆失作者之意。饼者,点也;索者,线也;万者,数也。数始于一极于九,至于十则又为一,故自一饼至九饼,一索至九索,一万至九万为止,而无十饼十索十万之名,此皆牵合于理。以为之说恐未可为典要也。)烟寮妓馆,藉以为留客之媒,而富官豪商,用以为消闲之具。沿及封疆大吏、王公贵人,有以四圈八圈得名者,竿牍小生,有以挟技夤缘遇合者,同一娱志荡情,同一玩时愒日,而所趋者得利欲之熏,人亦何惧而不为,人亦何爱于弈而独为之哉?昔人谓围棋为野狐禅,以其迷人也。吾亦谓之曰狐。沪上之冶姬,人以其音近野鸡也,故代名曰雉。印度之莺粟膏,译者谓为阿片,故代名曰鸦。雀牌之声,嘈嘈唶唶,如群雀之躁,故代名曰雀。雉之求牡也,讬鸦与雀以为媒而绥,绥之狐以不类而非其偶,则亦为孤禅寂处而己矣。吾所遇同弈之友,有年力俱富、聪颖绝伦,可以造成国手。而鸦雀呼群,夺其日力之半,卒亦无所成就。狐而不能升仙入道者也,《韩子》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吾岂欲塞于博而流于弈,然不塞于博,遂无余波之及弈,弈亦成绝流断津矣。呜呼!博盛而弈衰,君子是以有世道人心之惧。
《说文》曰:“博具戏,六箸十二棋也。”《御览》引薛孝通谱曰:“乌曹作博,双箭以象日月之照临,十二棋以象十二辰之躔次。”则天地之运动,法阴阳之消息,表人事之穷达,穷变化之机微。履谦谢,则知冲让以致福;观杀罚,则知当路而速祸。行其道,则掎鹿有归;保其家,用瞻乌爰集。隐显藏用,莫不合道,龙潜雀起,率皆趣良,足以谐畅至欢,冶协妙赏者也。观此,则六博亦为弈棋。孔子所云“博弈犹贤”,自是棋之为博者,即双陆之类,《孟子》所云“弈秋,通国之善弈”,则为围棋也。古者弈之名同,所以为棋者不一。《说文》曰“行棋相塞谓之簺”,是博棋一也。《弹棋经》序曰:“东方朔进弹棋于武帝,宫禁中人习之,散落人间,章帝时特盛。”又其后序曰“冲质已后,此艺中绝,魏文受禅,宫人复尚之”云云。(上文皆撮引《太平御览》。)文帝与王粲、晋傅元皆有《弹棋赋》,此其二也。游肇撰《儒棋》以表志,其式曰:“投二,智一,礼二,仁三,义四,信五,善六,敬七,德八,忠九,顺十。棋十,黑白半,方局尺五,周道四十,其用三十六。四维之道,通数而棋,谦退为尚”云云。(《御览》引《后魏书》)此其三也。晋李秀《四维赋》序曰:“四维戏者,卫尉贽侯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棋,取象元一,分而为二。准阴阳之位,拟刚柔之象。而变动无为生乎其中。”此其四也。周武帝作象戏,王褒《象经》序曰:“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火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后,本于地是也。四曰时令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余三色例亦如之是也。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曰原缺。)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典。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定其礼。不可以贵陵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亵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率其务。武修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或升迁以报贤,义存迁善。或点退以贬过,事在惩恶。得失表于隆替,怠敬彰于劝沮。”云云,此戏不知何时失传,据其所云则非他博法所及。今日士、象、车、马之象棋,盖婢仆矣。是象戏有二,此其五六也。《艺经》曰:“夹食者,二人黄黑各十七棋,横列于前第四道上,甲乙迭推,二棋夹一,为食棋。不得食两,不得边食。不由道则不行,棋入夹不取,食一棋为筹赌多少,随人所制。”此与今日儿童之钱棋,十子各五者相似,其七八也。《艺经》又曰:“悁闷,先布本位,以十二时相从。”文曰:“同有文章,虎不如龙,豕者何为?来入兔宫,王孙昼卜,乃造黄钟。犬往就马,非类相从,羊奔蛇穴,牛入鸡笼。”(此上二条亦见《太平御览》。)悁闷,亦棋名,未知何人所造,此其九也。柳子厚《序棋》曰:“得木局,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此戏局与弹棋似,(唐人诗曰:“玉作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是其局隆其中也。)而棋子倍之,是十也。以上十种,皆不如围棋相传之久远、行之广大、法之深邃。故既繇高丽、琉球,传入日本,又将广而布之欧美,盖其合乾坤绖纬三百六十之成数,又含兵家攻伐守御之法。宜其不与诸博戏倏起而倏灭也。今日本尚有兵棋,西洋亦另有一种博棋,愈出愈新,或疑后起者盛,而古法将微,则吾不为围棋虑矣。
余年二十有九,始学弈于舒翁兰生、任翁筱峰,其诣皆不高。越三年,犹未免砌墙之习。任翁对局,挟必胜之心,恐败而见笑,于余失势舛谬之著,噤不肯言。舒翁视为游戏,不以胜败为欣戚。于误著,曰此子失矣。有合著,即曰此子得矣。又故设间隙,以待攻取。余偶见及,则轩眉鼓掌曰:“固知子之能及此也。”余以此嗜之日笃。翁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东坡盖非知弈,持此以为教弈,则无上妙法也。”近时教育家言:“凡为儿童教授法,或故投误谬之方,俾生其抉择,或诱之以兴致,俾滋其竞心,其得效弥远。比物此志也。”翁又曰:“吾弈无名,胜子不足以为名,数败于子,亦不足以丧名。子胜我胜,有同乐焉。”嘻!翁其知道者欤,是无人我之见存也。至古今言弈之工者,其待敌盖不如此,余友姜君汝翼云:“凡两敌相遇,我下一子,必彼觉其可恶,彼应一子,我复觉其可恶。两无系发之懈,无相让之势,然后谓之劲敌。若无必胜之心,谓之应酬。棋成劣品矣。”
凡国手皆成于二十以前,若三十以后学弈,终身不能至国手,盖脑力亏,心思有所不入也。弈亦算术,而所以为术者不通于算,其阶级之层累。一步一步,渐进而深,有似于数术,而致精之难,更难于算。算术至微积极矣,然自二十以后,肄习五六年尚可成专家。弈则不能,其为微积又深也。
《酉阳杂俎》云:“僧一行本不解弈,会燕公宅,观王积薪棋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但争先耳,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可为国手。’”余谓此欺人语。当时以一行精于术数,乃附会为能弈,吾未见今日习乘除者皆能通此道。
《山堂肆考》曰:“陆象山少时,初未知弈。至临安,观人对局,不悟其理。乃买棋局一副,归悬于室,卧而观之。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能弈。”余谓此亦欺人语。弈之工在力,力生于习,有如拳法,非可不习而勇;如书法,非可不习而纯也。
《魏志》云:“王粲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不误一道。”言其天资颖异也。其实致精于此者,人人能之,不足为异。棋于布局数着以后,有节节相生之势,次序井然,不可儳越。善弈者终日不过一局,其有神变无方,若不顺次,尤其措思之处,可以久而弗忘。浅劣之棋,日可十局,手目所接,忙乱无章,宜其终局不复记忆。余所遇丁礼丞、陈子均、范楚卿诸人,皆第二品。吴祥麟、姜作梅、束云峰辈亚之。要无不能覆局者。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曰:“思陵时,百工技艺,咸精其能。”故挟技术者率多遇,而亦有命焉。吴郡王益偶致棋客,关西人,精悍短小,王试命与诸国手敌,俱出其右。王因侍上弈,言之,翌日当宣唤。国手夜以大白浮之,出处子,极研靓,曰:“此吾女也,我今用妻尔,但来日于御前饶我第一局,我第二局却又饶尔,我与尔永为翁婿,都在御前。不信吾说,吾岂以女轻许人。”国手实未尝有女,女盖教坊妓也。关西朴而性直,信之。翌日,上诏与国手弈。上与王视第一局,关西阳逊国手,上拂衣起,曰:“终是外道人,如何敌得国手。”关西才出,知为所卖,郁闷而死。此与程兰如、范西屏二人事相似。乾隆初,某亲王好弈,招集天下国弈于京都,欲定一人为之魁,赠以大国手扁额。程兰如与诸国手对局,连胜之,惟西屏不在都,王驰召西屏。既至,兰如夜赍五百金馈西屏,曰:“明日对弈,乞饶半子。”范以为无害,如其言。王观二人弈,程胜半子,遂得大国手之名。诸国手共訾怨西屏。西屏曰:“吾为所卖耳。”欲复与程弈,程终不出,自是绝交矣。《四家弈谱》无范、程同弈之局,此其因也。梁、施非不敌程,盖于王前偶负耳。
同里周梁材(源栋)与余家为姻戚,又同学。天资颖异,文章算术,各有门径,以运思勤瘁,年未四十,得瘵疾卒,可悼也。梁材好弈,而未尝远游,无师承。余奔走江海,遇名手不一,艺稍进。岁暮归家,梁材对弈不过十局,又骎骎及余矣,此可知其用心过当也。余曾有诗赠之云:“十年香火社,公瑾最关情。牢落无兄弟,肝肠沥友生。饥驱双管在,壮气一枰轻。莫作穷途哭,乾坤有剧争。”梁材次韵见复云:“邻居拟元白,淑我夹姻情。入道资先觉,论文启后生。庄谐万言富,毁誉一毛轻。坐隐成欢笑,无争尚有争。”
舒兰生、任筱峰两翁,壮岁从戎关陇,皆参佐左文襄幕。舒以病足归,橐无长物,年至七十,犹为蒙塾师,以给日食。胸次萧洒,随意为歌诗,有击壤之风。壬寅癸卯间,余居任村,距舒翁家里许,旦夕过从,必对弈一二局。局罢,翁述文襄幕中事,如一部野史也。记其诗云:“曾上空同谒广成,又随胡月出长城。归来只度巴人曲,不复凉州激楚声。五个童儿一老妻,茶垆饭甑米盐荠。年年馆谷从头算,添得墙阴子母鸡。九曲明珠八曲通,尚余一曲一系蒙。暮年烈士悲无补,得失仍然旧塞翁。桑村五亩竹为邻,天巧安吾坐隐身。智不如葵难卫足,棋家容有老孙膑。”其风度可想。任翁亦喜为诗,其断句云:“无文润色居东里,有檄讥呵出北山。病里谩人资妇德,酒边无我叹儿狂。”他作不复记忆。
曾文正、左文襄皆学弈,文正嗜之尤笃。在兵间,日必弈一二局,其日记固在也。惟棋品甚劣。金陵克复后,扬州周小松往诣之,文正以其名高,拟重贶金帛。及与周弈,受九子,周截文正棋为九段,胜半子,文正心嗛之,赠十金而不留,周失意去。议者谓周既溪刻,曾亦褊仄,盖两失之。文襄气则愎,不肯下人。至弈则无能相强,然幕客多假借之,旁观者又多为文襄暗助,或将败不可救,则乱局而起。曰:“姑语他事耳。”胡文忠不好弈,其于幕僚,禁弈而不禁博。谓“博不涉思,突起突止,弈非终局不可,荒思废日。公务倥偬中,不宜有此。”观其气象,则文忠似陶桓公,文正、文襄似谢安石,而固有异趣焉。安石之围棋赌墅,晋代清谈玄尚之故习也,桓公之投博局,朝暮运甓之素心也。文正、文襄非役役于棋,以军事勤劳,神志易瞀,借此为优游整暇之地,以排其郁而释其烦。文正之读书、文襄之种菜,皆与弈同其用也。文忠禁弈不禁博者,合天下走卒、武夫、牧猪、卖浆之流,群集于幕下以待用。彼其乡异而俗殊,又非道义之诉合、执业之交亲也。不有团结之术,而徒恃法律羁朿之,其势仍如散沙,此军家之大忌。弈之为用,可以联二人,而非普通之识解,故纵之于博以联普通之情。又以观其豪侠、敏钝、深沉、卤莽、材不材之辨。故诸帅之用士,多资于胡,而咸同之,将裨无不善博,其以此欤。虽然,胡之年寿促于曾、左者,运筹劳而无以舒之耳。人不可为弈用,而弈可为人用。若曾、左者,其何伤哉?
盎公者,不知何许人。背一盎,腰一布囊,乞食金陵市,或畀之饭,自盎出菹并啖之。啖已,探囊出纸局,陈市门,囊中累累,皆棋子也。有好者辄与弈,以数十钱为一局,胜负无不偿,得钱则买菜实其盎。其弈固不高,一日而得者,或一日而失之,故频日乞。而盎公无戚容。人曰:“子独不可去此求乎?何自苦?”盎公曰:“天下求活之途皆有苦境,宁独吾耶?吾自视苦为乐,去苦以就苦,智者尚不为,况去乐以就苦耶?”人曰:“子有家乎?”曰:“有。往者吾叔任于闽,召吾为主计,簿书出纳,手笔烦劳,吾期月而去之。从兄为京曹,荐吾于藩邸,衣冠进退,背若负芒,三月而去之。妻父为淮商,挟盐筴为利薮,吾偕妇往省,见其骄蹇侈汰,颇不善之,彼亦厌予之放旷也,曰:‘是有穷骨’,予三日而逃之,因以弃妇,今无家矣。兄姊之庐,岁一过从,先人之墓,岁一扫谒,死则恃为殓葬耳。君视天下之大惟二途,求人与给人之求耳。求人而不谐,则忮生。给人之求而不至,则怨至。忮怨相互,险阱以乘,吾宁以一瓮之菹,售当道之荆棘哉!”市人曰:“此子非人,情不可信。”洪杨入金陵,盎公遁为定林僧,不知所终。
江宁秦秉青,为涧泉先生玄孙。曾祖承业,以翰林侍讲授皇子经,道光初立,推恩予谥文简。秉青狂荡不羁,谈诗嗜弈,日游秦淮文德桥得月台茗饮。金陵弈者,率会于此也。秉青有诗云:“三月秦淮泛绿波,画桡红袖遏云歌。高人楼上狐禅坐,不识当前有烂柯。”余问秉青:“咸、同兵燹之际,君家何以独全?”秉青曰:“是有天幸焉。”先文简之卒也,宣宗谕江南督臣恤其家,荫一子,服阕送部引见。先祖入都,简授四川知县,遂携家赴蜀,凡莅数任。而先祖故,先君家成都,闻江南乱,大江上下,兵事纠纷,不敢归。洎曾军定江南,而先君卒于蜀,余方四五岁。又数年,家母率余奉柩回籍,故兵燹之祸,吾祖父始终不与见,某则回家后始见断垒残垣之迹也。曾军克金陵,城北一带,旧家大族稠密之区,夷为灰烬。道光以前城巷之气象,余所未知。惟孑遗之老,相顾而泣,谓洪氏初破江南,不如是之甚也。先祖旧园宅,俱在城南,幸未付焚劫。今日所居,犹分余地,赁人以食其税,得非先人忠厚之泽乎?余闻,太息久之。秉青事母孝,年四十,发全白,布衫不浣,履见其趾,见者未知其故家子也。
八旗贵人之居京师者,无他业,一演戏,二饲雀,三弈棋。其女子梳高髻,偏诸绣缘,着屐游都市,与人酬接无避忌。有宗室某善弈,女曰芙卿,传其艺。及笄未字,媒至皆不许。问其意,曰:“有弈胜吾者,愿事之。”而京师之能弈者颇伙,一日有三人至,与其父弈,皆胜之。三人者,一齐侍郎子,一金孝廉,一僧秋航也。秋航艺最高,齐次之,金又次之。约翌日女与弈,僧齐复胜,与金得和局。女曰:“齐大非吾偶,禅心本自空,金兰如有契,白首一枰同。”父遂受孝廉聘。女归金数年,琴瑟甚笃,而无子。金欲纳妾,芙卿曰:“无端而以他族间吾衾裯之好,吾一女子,乌能无妒心?无已,请择一知弈者,君得赏心人,吾得闺中手谈友,两为排遣之法,可乎?”孝廉有狎妓甚明慧,用日教之弈,久渐工,招见芙卿与弈,可之,遂纳之。芙卿技出妾上,约以胜者当夕。久而妾技出芙卿上,十胜七八。孝廉意亦向妾,芙卿积不能平,为诗曰:“宫中笙罄本同音,一较雌雄便不禁。解识楸枰原戏事,逼人太甚亦何心。”自是妾亦敛逊矣。(从前满汉不通婚,盖传述之误。)
宣统己酉,于上海逆旅中,遇一客居邻室,以同餐,小作周旋。一日过余室坐谈,自言皖人胡汉纲,问从何来。曰:“少游学日本五年,东渡美,西至欧洲,南绕南菲,航印度海归,过新嘉坡营商,今始回国,盖绕地球一周矣。”见余案头棋奁,曰:“先生善此乎?”余曰:“嗜之。”胡曰:“颇习此,近荒疏矣。”对一局,出余下,胡曰:“今世界何似,乃于小道求工耶,玩物丧志,非所望于先生。”余谢之。旋见余诗“天荒地老猿应泣,竹死桐枯凤未归落叶。寒空万木能生籁,近海无山可当屏(沪上度岁)”之句。欷歔曰:“君固有心人。”乃探吾心而出之也,自是遂别。越岁友人刘君自广州归,言胡以革命党被逮死。余问其详,刘曰:“胡由南洋归,所购商货,由吾经纪之。及被逮,搜其箧、讯其辞,皆无据。然吏疑不肯释,在狱叮嘱吾取银为用,吾贿狱卒视之。屏人而语,吾谓:‘君与西人交,何不请托领事为缓类,当立释。’胡曰:‘凡穷迫而乞命于外人,以制吾国官吏之内政,非狗彘其心孰忍为之。’刘曰:‘君将终受枉乎?’胡曰:‘枉一人而天下不受其病,所谓枉尺直寻也。枉国家之权力以伸一人之私,所谓枉寻直尺也。两不枉,今世安可期。两者必有一枉,则就轻而避重。吾死可也,不敢藉外势。’”后遂瘦死狱中。
周铁珊与余同学弈,其后好观弈,而不肯对局,谓:“天下事惟旁观最妙,一入局中,美恶皆供人指摘。”余谓:“国手当场指摘,正复不易。”曰:“于危难观其度,于斡旋观其巧,于起伏跳脱观其捷,于破碎华离处观其稔,于经营结构处观其大。其进也如潮,其立也如山,其变也如阴晴之骤。至以彼之心手,供吾之玩索,不劳而得。与人同之乐,奚必代大匠斫乎,奚必游于羿之彀中乎?”余曰:“君庶几明于避就之分者矣。”
浏阳刘艮生,先生家藏云南子两奁,系阮文达公故物。奁以白榆木为之,立方三寸许。盖分镌“知守”二字,旁刻诗一首及年月、款识。诗云:“真见长安似弈棋,故山回首烂柯迟。古松流水幽寻后,清簟疏帘坐对时。旧垒沧桑初历乱,曙天星斗忽参差。只应万事推枰外,夜雨秋灯话后期。”道光二十年四月,扬州阮元书,旁刻二章,曰“阮元私印”,曰“芸台”。余尝自制竹奁二,以贮棋,为之铭曰:“慎汝守扞,整我卒伍,徼幸之师,胜人不武。”又曰:“万物出于机入于机,角智角力,致敌以为期,我不盬其脑,人将噬吾脐。”此意可为外交者鉴。
棋字古文作櫀,又作碁。从木者以枰,从石者以子。楸木质轻而文致,故枰用楸。石质重不移,故子宜石。《山海经》曰:“休与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如鸟卵。”《杜阳杂编》:“日本之东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作,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凉,故谓之冷暖玉。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为棋局,光洁可鉴。”其言甚诞,古人或以白瑶玄玉为子,至所谓玉局者,盖用玉为镶饰,非全以平方玉为之也。棋子得玉亦复难,今人多用青田石,或以象牙犀角,或以紫檀心、瑞龙脑为最贵重,不可多得。贱者或用牛骨角,通常所用则山东之烧料。其质略如硫磁,虽黑白晶莹,而注视极伤目力。惟云南子质薄而润,纹理细腻,白者如象牙,黑者映日照之作碧绿色。或言磁料杂玉屑成之,落枰声铿然,允为珍品。数十年前,尚不甚罕,吾问之滇人云:自咸、同兵燹后,此业渐微,且道远难致。今所售旧者价值数十金,亦不亚于玉矣。日本亦有石子,或以牡蛎壳琢成,两面俱凸,其光莹洁,掷之易碎,两奁价不过十金。倭商鬻此者尚少,惟留东学生有购致者。余从黄山孝廉家见之,以其反复易动,久而厌之,弃不用。
围棋终局,两无胜负,谓之芇(mián)。《说文》:“芇,相当也。”今人睹物相折,谓之芇。《唐韵》武延切,音绵,《棋经》有此字。今日本人犹用之。吾国人反不识。
弈棋竞胜以为名,而不限于博彩。博彩者,其犹有市道乎?惟挟市道以为弈,故与博簺交讥,君子不取焉。谢安石与张玄围棋睹墅,宗太祖与羊玄(底本作“元”,清人避讳,今改回。)保赌郡,至茂灌与梁高祖赌奇石礼记,一时兴到而为之,非常例也。今苏、沪、杭、宁诸善弈者,率挟以求食,无可营之业,则执技而入市攫金,其为稗贩无怪矣。士大夫公私余暇,藉运性灵,当有雅歌投壶之态,顾与拳师手技,贸缗钱之利耶?吾尝病宁、沪弈社,牛骥同皂,品质不齐。湘弈社中,惟缙绅儒雅之士,人数不多,而差忒者亦罕也。
汉宣帝微时,与陈遂交,博弈数负。及即位用遂,稍迁至太原太守。乃赐遂玺书曰:“制诏太原太守,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遂妻在旁,见状,于是辞谢,盖惭以博弈得官也。刘宋时,何承天以弈棋废事,太祖赐以局子,承天奏谢。帝答曰:“局子之赐,何必非张武之金。”是亦有以激愧之也。羊元保为黄门侍郎,太祖与弈以胜,补宣城太守,奚明于承灭,而暗于元保耶?齐明帝置围棋州邑,以萧休为围棋州大中正,王谌、沈勃、庾珪之、王抗四人为小中正,褚思庄、傅楚之为访问。唐宋皆有棋待诏,是亦俳优之林也,上以此命官,下以此得官。名器之滥,其何可训!《侯鲭录》曰:“唐杭州刺史缺,欲除李远为守。宣宗曰:‘远诗云:青山不厌千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如此安能治民?’”宣宗之识,迈齐梁诸主远矣。汪玉龙曰:“然则君何以贵棋?”余曰:“棋有隐德,山人逸士之所为也。名公钜卿,偶一托意,而不可以为事。若藉取青紫,则辱奁而亵局。先师神尧,其将唾之。”玉龙曰:“使今世置棋官,君当居何职?”余曰:“九品中正。”曰:“九品中正,人物之权衡也,日本棋师升段,权衡操诸大国手,君能任月旦不爽乎?”余曰:“齐有围棋大中正,而吾弈高于未入流,故为九品中正也。”汪曰:“观君所甄录,当为棋中董狐。”
湘南今无国弈,三十年前,推黄兰坡先辈入第二品,其他吾不及知也。兰坡之甥余金诏吉甫次之。辰州张仪仙亦有名,而其年不永。常州姜鸣皋(汝谟)、作梅(汝翼)、沈炯父(德宽)、湘荪(宽),顺天俞恪士(明震)、寿诚(明颐),自其幼皆寄寓长沙学弈法于吉甫。姜氏昆仲、其艺在二三品之间,籍不隶湘,棋则湘人之棋也。鸣皋官皖游沪,艺益进,有《弈友诗》二十余首,惜未录其稿。道州何星叔积炜诗孙观察之子也,娴于诗画,绰有家风。尝语余云:“欲工一艺以名世。学书则不能超越先曾祖(谓蝯叟),学画又不能及吾父,故思以弈名。日夜按谱而求之,不能致其极。信乎天事之有限制也。”星叔居沪十年,弈品在范楚卿、吴祥麟之亚,虽曰湘籍,而棋非湘人之棋。
湘人能弈者,古亦有之。刘梦得《观棋歌》曰:“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有时凝思如入定,暗覆一局谁能知。今年访予来小住,方袍袖中贮新势。山中无事愁日长,白昼懵懵眠匡床。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沉西墙。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前身后身付余习,百变千化无穷已。初凝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行尽三湘不逢敌,终日饶人损机格。自言台阁有知音,悠然远起西游心。高山夏木阴寂寂,好处裴徊驻飞锡。忽思争道画平沙,独笑无言心有适。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随州此诗脍炙人口,长沙弈品,赖以俱传。又惜此客姓名不传。
余尝欲搜集古今棋诗,汇为一卷,而藏籍不多,无从博采。自作弈棋诗二十余首,友人吴梦舟、周虚白,皆谓空前绝后之作,不敢自信。然所见古名人诗,政推阐未尽,或云钱牧斋集中咏弈甚多,惜未见。
窃谓古来咏弈者,分两种:一知弈理;一不知弈理。
不知者,未喻甘苦,徒作旁观,浑写大意,无当实际。如唐郑谷云:“覆图闻夜雨,下子对秋灯。”卢延逊云:“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白香山云:“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语,微闻落子声。”宋石守道云:“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试坐观胜败,黑白何分明。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苏子瞻云:“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豦,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与棋者,户外二屦。不闻人声,时闻落子。楸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明郭登诗云:“怕死贪生错认真,运筹多少费精神。看来总是争闲气,笑杀旁观袖手人。”此皆不知弈者。其辞未尝不工,而为毁为誉,弈者无容心焉。佛曰:“谤我者俗,似我者死。”弈则似我者未必死,而谤我者未免俗已。
知弈理者之咏弈,如游夏之说《礼》,公、谷之说《春秋》,欧冶之说剑,孙过庭之说书。弸其中而彪其外,蓄其质而达其文,视夫隔幕望月为有间矣。六朝人多善棋,而未见于吟咏。唐则太宗、明皇、王子安、元微之、杜牧之、刘梦得、杜荀鹤、陆鲁望、皮袭美;宋则太宗、孝宗、徽宗、欧阳永叔、王元之、邵尧夫、王荆公、黄文节、郑介甫、陈造,皆能诗而兼通弈。梦得诗已录前。
微之《酬棋流见赠》云:“运石疑填海,争筹忆坐帷。赤心方苦斗,红烛已先施。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堂堂排正阵,滚滚逼羸师。悬劫偏深猛,回征特崄巇。斫营看回点,对垒重相特。善败非称怯,骄盈最易欺。狼牙当必碎,虎口祸难移。”所言皆棋势也。
杜荀鹤《棋诗》云:“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得势侵边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马永卿《懒真子》曰:“玉子纹楸一路饶,偏宜檐竹雨萧萧。羸形暗去春潮长,猛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愧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同于局上消。”右杜牧之赠国手王逢诗,或云此真赠国手诗也。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则不贪也。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以喻不贪。霍嫖姚,以喻不怯。故曰高棋诗,诚如所言,则非知弈理,不足以及此。
王元之(禹称)《送侍棋天使》诗:“昔事先皇叨近侍,北门西掖华清池。太宗多材复多艺,万几余暇翻棋势。对面千里为第一,独飞天鹅为第二。第三海底取明珠,三阵堂堂皆御制。中侍宣来示近臣,天机秘密通鬼神。乃知棋法同军法,既戒贪心又嫌怯。惟宜静胜守封疆,不乐穷兵用戈甲。”余谓《对面千里》,刘仲甫之闲处着子令人不觉也;《独飞天鹅》,顾师言之镇神头也;《海底探珠》,鲍生之批亢捣虚、无衡阵也。宋白《序棋品》:“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战争而得之者为中,孤危而得之者为下。”元之此诗,可谓括棋经之理矣。
咏弈,五古以荆公为最,七律以涪翁为最。荆公《赠叶致远》云:“叶侯越著姓,胄出自楚叶。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经纶安所施,有寓聊自惬。棋经著在手,棋诀传满箧。坐寻棋局打,侧写棋图贴。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纵横子堕局,腷膊声出堞。樵夫弛远担,牧奴停晏馌。旁观各技痒,切议儿女嗫。所矜在得丧,闻此更心惵。熟视笼两手,徐思捻长鬣。微吟静愔愔,坚坐高帖帖。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业。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压,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蹑。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终朝已疲精,既夜未交睫。翻然悟且叹,此何宜劫劫。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此盖以险韵见奇也。
陈造《雪夜与师是棋诗》云:“投醪士或醉,说梅人不渴。穷途余乐事,不受忧患遏。诗可供呻吟,棋亦识死活。朝来喜雪句,神药胎可夺。一枰与儿晤,断绝市声聒。既免沉舟谖,不作赌墅谒。指冷良易忍,眼花苦为孽。疏置仍作罫,随意略细阅。瓜葛胜负间,是亦近屑屑。策几奇兵鏖,地比弱王割。吾非江左管,舐犊愈爱悦。升沈作丰悴,今古无成说。家居鼓吹具,藉以保晚节。掀髯得一笑,为汝倒蕉叶。袖手听残更,红麟曀晴雪。”师是盖造子,故有瓜葛舐犊之言。此诗气韵,亦不减荆公。
文节公(黄庭坚,谥文节。)《弈棋二首呈任公渐》云:“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推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矣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较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此诗盖讽任公之因弈废事。“蛛丝蜩甲”一联,写出善弈者气象,遂为古今名句。
晏天章撰《玄玄底本为“元元”。棋经》十三篇,音简理赅,历代国手,不能出其范围。其言围棋十诀:“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文节公集》有《棋经诀》一首,亦学弈所宜参也。《诀》云:“初下十子以来,进未可占地,各逐其宜,以求有力,此立理之道。下及三十子以后,布置稍定,须观局之强弱,或占地、或刑克,必观于利,此乃用行之时也。杀不必须得,地不必须破,此三者取舍之道。棋之所切,无出乎胜。倘或局胜,专在自保。或局弱,即须作行。然作行须是敌人有衅,无隙而动,必败之道也。棋之机要,多在外势。取局之要,在于鸿渐。棋有三败:一者欺敌,二者不辨局,三者多错。又有六病:一者贪杀,二者取舍不明,三者无劫兴劫,四者苦觅奇行,五者知危不防,六者稍胜望筹。棋之大要,先手不可失。局初有大利,方可弃之;局中有倍利,方可弃之;局末有不得已,方可弃之。古人经诀,皆述简易,贵于立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或逍遥得极,高道自乐,终局雅澹,是其长也。”
马令《南唐书》曰:“吉王从谦,元宗第九子。风采峭整,为诗动有规诲。后主常与群臣弈,从谦甫数岁,侍侧。后主命赋观棋诗,曰:‘竹林二君子,尽日意沉吟。相对虽无语,争先各有心。恃强知易失,守分固难侵。若算机筹处,沧溟想未深。’”余亦有《观弈诗》二首云:“小道知无补,枯心时入元。机深难按谱,敌劲不论恩。大局争先着,旁观有后言。为君一挥汗,三窟竟何存。”“兀坐权消夏,无聊当听秋。倦休真解脱,智慧亦羁囚。晚世阴符贵,玄经岛国求。雍乾遗老尽,相与说陈周。”古来言棋之文,班孟坚《弈旨》外,若魏应玚之《弈势》,梁沈约之《棋品》,唐皮日休之《原弈》,宋宋白之《弈棋序》,明冯元仲之《弈难》、《弈旦评》,各有机致。赋棋者尤多,马融与李泌所作,固已脍炙人口,又如曹摅、蔡洪、梁武帝、吴大江、傅梦求等,皆谙于势而美于辞,类书所采,难于尽载。吾最爱法远禅师之因棋说法,因录于此。
《苕溪渔隐丛话》曰:“《僧宝传》云,浮山法远禅师欧公造其堂,以与客棋。远坐其旁,欧公收局,请因棋说法。乃鸣鼓升坐曰:若论此事,如两家著棋,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五饶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闭门作活,不解夺角冲关,硬节与虎口齐张,局破后徒劳连斡,所以道肥边易得,瘦腹难求。思行则往往失粘,心粗则时时头掉。休夸国手,漫说神仙,赢局输筹即不问。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什么处,良久云:从前十九路,迷误几人多。欧公嘉叹久之。”余以为不特欧公嘉叹也。
姚宽《西溪丛语》:蔡州褒信县,有棋师阎秀才说:“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其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全唐诗话》释可朋诗云:“诗因试客分题癖,棋为饶人下著低。”皆可谓自负矣。余平生不喜袁简斋诗,惟记其二句云:“定求如我难为友,到处饶人好着棋。”欲书作联而病于夸,闲窃其意和。殷寿春诗云:“谀墓补添糊口费,饶人多着降心棋。”黄山曰:“毋作此语,君家阿大弈品,骎骎跨竃矣。”又有句云:“棋边幼子呼为敌,病里门人叱作臣。”此二语用典不觉,或免前弊。
郑介甫(《宋史》:“郑侠,字介夫”,他书亦作介甫。)好弈棋,自以左右手对局,左白右黑,精思如真敌。白胜,则左手斟酒,右手引满;黑胜反是。以介甫之贤为此,情状殊可笑。然而后人无以此病介甫者,介甫之贤自有,在弈不足以累之也。余贤不及介甫,而按谱寻思,举酒独酌,时复似之。铁山得句云:“郑介甫攻王介甫。”余对曰:“鲁侨如拟狄侨如。”铁山曰:“此窃蔺相如、司马相如之意。”余又曰:“严延年异杜延年。”
吾宗有士子好弈,临局多委曲长行,蜿蜒如蛇。或问其弈法,答曰:“此古人笔势,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者也。”或曰:“昔有黄龙士,君当名黄蛇士矣。”《五代诗话》梁园富家子杜四郎,有诗即题壁,慕杜荀鹤之名,自号杜荀鸭,天下事无独,必有对也。
浮昙末斋辑刻《海昌二妙集》,其施、范年谱叙曰:“昔阎百诗以黄龙士为十四圣人之一,与黄南雷、顾亭林诸大儒并称。若范、施二先生之于弈,盖犹人伦之有周孔乎?西屏少颕悟,而定庵自幼性拙,及其成功一也。顾定庵自言非弈人,志称其工诗善琴,沈归愚有二十五孝之目。毕弇山称西屏曰‘倜傥任侠,潇洒不群’,袁随园又以“醰粹”拟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岂不亮哉!”余独惜二先生轶事不概见,稍刺取其可考者,为表如左,其不能确定为何年者。姑隐括前后书之,而辨其诬罔之说,附之下方。起康熙季年,讫于乾隆之中叶,于时物阜人和,异能间出,览者将有感于斯焉。谱列西屏名世勋,定庵名绍闇,字襄夏,俱浙江海宁人。定庵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生,卒于乾隆庚寅春夏间,年六十一岁。西屏长定庵一岁,乾隆末年卒,盖近八十矣。其幼皆学弈于俞永嘉(长城),及长而艺过之。乾隆丙寅,西屏游太仓,主毕见峰家,弇山尚书其孙也。从学弈,受三子,灵岩山馆诗集,有《秋堂对弈歌赠西屏》云,今未录。
《管子》五禁,博弈其一也。贾谊曰:“失礼迷风,围棋是也。”吴太子孙和,以其妨事废日,命韦弘嗣著论,以示宾客。而杜陵杜夫子曰:“精其理者,有禆圣教。”(《西京杂记》)此何说哉?余谓人之性质,自有两种,周公多材多艺,未必逊召公之不作无益也。晋惠弱不好弄,亦未必胜鲁昭之壮有童心也。王隐、古弼、魏征、萧俨、林逋、黄福,直内方外,泰山岩岩之象也。(晋祖纳好弈,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弈棋。”纳曰:“以忘忧也。”《北史·古弼传》上谷人上书言:“宜减上谷园囿之丰,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魏主与刘树围棋志,不听事,弼忽捽树头欧之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 《天中记》曰:“后主初嗣位,数与嬖妾弈棋,萧俨入见,作色投局于地,后主大骇,曰:‘汝欲效魏征耶?’俨曰:‘臣非魏征,则陛亦非太宗矣。’后主为罢弈。”《山堂肆考》林和靖每云:“天下事皆能之,惟不能担粪与著棋。”《从信录》曰:“宣德中,召用旧人蹇义等,皆阿顺,唯黄福持正不阿,命围棋,曰:‘臣不会,幼时父师严,只教读书,不教无益之事。’”)孔融、王粲、费祎、来敏、陆云、张华、冠准、郑侠、苏养直、陆九渊之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旨也。子夏曰:“小道可观,致远恐泥。”教学之方也。又曰:“大德不逾,小德出入。”观人之法也。孔子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游者,暇豫优游之谓,别乎据依而言之也。然而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沉静粗率,足验得失,故曰有禆圣教。
《山堂肆考》曰:“丁晋公好释老,又酷嗜弈棋,中堂退食,以夜继日。一日问李畋虚心之法,对曰:‘请侍中弼谐之外,勿以棋子役心,虚已半矣。’公曰:‘如子之言,何止于棋?凡有所著,即不虚矣。’”《湘山野录》曰:“太宗喜弈棋,谏臣有乞编窜棋待诏贾玄于南州者,且言玄以新图妙势,悦惑明主,恐坐驰睿襟,神气郁滞。上曰:‘朕岂不知,聊避六宫之惑也。’”余谓人惟憃愚则已,稍具颕慧,于治事涉学之外必有好尚,不役于此,必役于彼。藉吾楸枰,荡邪涤秽,孔子所谓犹贤者欤?故曰有禆圣教。
女子之工弈者,若王积薪所遇姑妇,踪迹在仿佛间。《诚斋杂记》曰:“齐娄呈乃东阳女子,变服为丈夫,能弈,又解文义,仕至扬州从事。”《玉溪编事》曰:“蜀相周庠初在邛南留司府事,临邛县送失火人黄崇嘏,才下狱,贡诗一章,周览诗,遂召见。自乡贡进士,年三十许,应对详敏,即命释放,召于学院,与诸生子侄相伴。崇嘏善琴棋、妙书画,翌日荐摄司户参军,颇有三语掾之称,胥吏畏服。周既重其英聪,又美其风彩,欲以女妻之,崇嘏仍贡诗一篇,曰:‘一辞拾翠碧江涯,贫守蓬茆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周见诗惊骇,召见诘问,乃黄使君之女,幼失覆荫,唯与老母同居,原未适人。周益仰贞洁,郡内咸叹异。旋乞归临邛之旧隐,莫知所终。按此与娄逞相似,人知崇嘏为女状元,未知其能棋,且著冰玉之洁。故详录之,以表棋国中之有女君子。
《吴梅村集·观棋诗六首》云:“深院无人看剧棋,三郎胜负玉环知。康猧乱局君王笑,一道哥舒布算迟。”“小阁疏帘枕殿秋,昼长无事为忘忧。西园近进修宫价,博进知难赌广州。”“闲向松窗覆旧图,当年国手未全无。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西门看入吴。”“碧殿春深赌翠钿,寿王游戏玉床前。可怜一子难饶借,杀却抛残到那边。”“元黄得失有谁凭,上品还推国手能。公道世人高下在,围棋中正柳吴兴。”“莫将绝艺向人夸,新势斜飞一角差。局罢儿童闲数子,不知胜负落谁家。”其辞伟丽沉郁,观第三首“南风不竞”云云,盖感南都事而作,非空赋棋也,阅者自得言外意。
附:枰斋弈诗
清·黄铭功
次韵山谷弈棋诗二首
一枰终日忘寒暄,胜似诗人对酒尊。
敛手改容非敢让,钩心斗角两无言。
山穷水尽时通栈,地棘天荆可杜门。
此意故应参易理,几回虚座待虞翻。
半间堂里百忙时,谁笑先生老误棋。
纸上兵机无小大,人间性理有骈枝。
毫厘或系千钧重,九死犹争一劫持。
胜不足矜危可惧,东坡于此未深知。
广弈棋诗二十六首
芳心一点澈灵犀,九尾天狐意转迷。
王相孤虚多避忌,东西南北各轮蹄。
匏瓜自系还求匹,桃李无言下有蹊。
举世熙熙为利往,未应此道堕泥犁。
吉凶悔吝生乎动,成败安危岂听天。
大敌惯图窥户牖,老谋先自澈中边。
积微至著如增灶,务广而荒有弃田。
孰以交绥作儿戏,四邻昂首视颠颠。
抵死一身宁作茧,固知万物出于机。
乖龙自择飞潜位,宾雁犹知进退几。
达者天全非薄险,馋夫腹溃苦分肥。
亡羊臧获吾何咎,付与时贤一并讥。
法身千手无千眼,吾道一龙还一蛇。
但可心稽似轮扁,难持口辩服田巴。
席间寒具油常污,谱上繁星目易花。
更与扬云讯玄诀,细分州部与方家。
成形本自无生有,入世安知白胜玄。
蹐跼亦能生愤悱,仰钻弥复见高坚。
功成侥幸原非武,悟到虚灵已遁禅。
身后荣名即时酒,坐忘宁必问谁贤。
阴符一卷阐精微,羽扇纶巾任指麾。
岩邑平分蜗两角,劲风先试燕双飞。
终防夏后苞三蘖,只有成汤式九围。
弟子舆尸丈人吉,可怜轻骑已无归。
落子丁丁听小楼,阿戎鞅掌散牙筹。
三年海底沉珊网,一水堂坳走芥舟。
治剧尚名安养尉,论功不赏富平侯。
宝刀入匣云归岫,幻演终为水上沤。
高名久耳地仙丹,侍座微窥豹一斑。
己策五丁开蜀道,果然三箭定天山。
将军老不辞推毂,逐客书陈更赐环。
悟到忌盈持满意,了无矜喜露眉颜。
初如獭祭但横陈,渐似鹰扬势莫驯。
武断春秋无义战,折衷官礼失调人。
张功惨欲封京观,蹈死何知有转轮。
争地争城终未已,谁言世界一微尘。
画井均田三代意,并兼无奈起强豪。
吹毛利害皆肤受,养气工夫不目逃。
迷阵暗嘘乌鲗墨,剑锋浓淬鸊鹈膏。
屠门大嚼终何得,快意须臾诮老饕。
技学屠龙亦绪余,嗜同羊枣与菖菹。
来庭殷士皆肤敏,当宁尧肌若腊腒。
旬月得君消鄙吝,一行作吏便侵渔。
搏鸡自顾原无力,对此批亢更捣虚。
览时知废亦知兴,恰使离朱作督绳。
横海张帆骄似鲎,凌空注眼疾如鹰。
班超有语规任尚,项伯无谋负范增。
大戒小惩浑不觉,此君端合号聋丞。
忍痛非难忍俊难,就深就浅亦齐观。
尊拳不用安鸡肋,此味原如食马肝。
沧海桑田同一劫,春风池水究何干。
灵龟自诩无遗策,已费当场七二钻。
宁到亡羊始补牢,孤弦垂断续鸾胶。
中天龙鸟粗分野,枝上鹪鹩小结巢。
已尽神奇翻淡永,每逢取舍费推敲。
成亏一笑姑相置,终是平生莫逆交。
绿绮红薇百叶窗,美人中有士无双。
斗茶响落琤琤玉,乞巧心传焰焰釭。
乳虎宁逢残吏怒,牝狮终令丈夫降。
霁颜稍为留余地,露布宣驰羽葆幢。
詅痴亦自号灵符,婢见夫人妇见姑。
聋汉耳中无霹雳,狂奴醉里狎於菟。
难禁谢瀹移床坐,蔑视王凌折柬呼。
薄酒胜茶聊写意,庾楼风月最清娱。
檀心为局玉为枚,相见无须羔雁媒。
术近申韩原道德,客如髠忌杂优俳。
袭裘公子频惊座,弃甲于思可复来。
赢得黄金结佳士,不知何处是謻台。
负芒在背汗濡髯,钩距真同酷吏严。
百炼千锤出锋锷,六奇五饵入韬钤。
家人识客能为贼,此事于卿独不廉。
何物参军令公怒,令公喜者口如箝。
作云作雨翻覆手,八热八寒憔悴身。
花落一山忘甲子,蛩鸣四壁守庚申。
生憎蜀洛争门户,妒比尹邢充下陈。
注矢在弦原必发,头风可愈不须嗔。
曾随鬼谷学纵横,又与蒙庄说死生。
兴废屡更长乐老,锱铢细较孔方兄。
宾僚别有羁縻法,父子宁无瓜葛情。
勘透人情卿一喟,迷阳绕足不堪行。
危崖骏马且收缰,一落高低千丈强。
自煮仓庚医妒性,怕逢羚角碎金刚。
打围故遣开三面,临食先惊馈五浆。
濯足濯缨吾不滞,歌声缭绕听沧浪。
断无国手具奇肱,旁有高僧照慧镫。
聚铁九州成巨错,履霜初六惧坚冰。
议围未可依人解,扃鐍宁能避盗憎。
莫执二三心不定,极知贻误是摸棱。
(原注:镫,同“灯”。摸,古读去声,究是摹字。)
操心似以矛攻盾,择术从来矢异函。
举刃自工批窾隙,反唇何处有包含。
多材入世真多累,小好逢人亦小惭。
纬地经天三百六,围炉倦作解颐谈。
枉矢哨壶行庆地,席间衷甲起兵戎。
言胡可伐姑相昵,弃楚而西甚欲东。
万里河源劳凿空,八方风会定居中。
睢盱顾盼无余子,尚恐刍荛意未同。
樵罢归来任烂柯,仙机长与试岩阿。
苞符自谓推河洛,著作终然落臼科。
点石成金非在指,还丹换骨已逢魔。
权将世界苍茫感,发付人间春梦婆。
陶公投局真认真,智者见智仁见仁。
仲尼岂肯为已甚,君子宁欲多上人。
折衡剖斗非解事,知雄守雌还其醇。
作如是观大自在,千门万户皆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