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杂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32开,每辑约25万字。
该刊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1980年复刊,是当代戏剧史上创办最早的艺术学杂志之一。当代许多著名的戏剧史论家、剧作家、导演和表演艺术家,如张庚、王朝闻、郭汉城、刘厚生、王季思、阿甲、张君秋、夏淳、袁玉堃、李紫贵、李默然、李希凡、翁偶虹、杨兰春、王肯、郭启宏、范钧宏、郑怀兴、高行健、林兆华等都积极支持该刊,并发表文章,当代戏曲的发展状况与学术研究状况在《戏曲研究》里都能寻找到清晰的脉络,《戏曲研究》侧面展现出中国当代戏曲的发展概貌和当代戏曲学的构建过程。
《戏曲研究》自创刊起,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努力把刊物办成高水准、专业性强的学术刊物。1980年复刊以来已出版了60辑,共发表1200多篇文章与论文,像张庚的〈漫谈戏曲的表演体系问题〉、郭汉城的〈戏曲推陈出新的三个问题——在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沈尧的〈戏曲的文学性〉、何为的〈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黄克保的〈戏曲的舞台风格〉等文章与论文在戏剧界和学术界引起广泛的瞩目。
目前,《戏曲研究》所设的栏目主要有:理论美学、史学研究、戏曲文学、东方戏剧、宗教戏剧、比较戏剧研究、作家论坛、表导演艺术、舞台艺术、戏曲与电视、戏曲音乐、地方戏剧种、剧坛人物、文献考证、少数民族戏剧、新著评价、中外交流、海峡两岸及各类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是各大图书馆、各大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各艺术研究所订阅的主要刊物之一。
复刊以来,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担任主编,著名学者戴不凡、颜长珂、苏国荣担任副主编;1987年后由颜长珂担任主编;现任主编王安葵、刘祯。
为进一步促进戏曲理论研究工作,2000年初,《戏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共同发起了“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选活动,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的专门以戏曲理论、戏曲学为主题的大型学术评奖活动,受到了戏曲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欢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戏剧工作者积极参与。
《戏曲研究》来稿要求:
1、来稿务必字迹清晰,最好用A4打印纸打印,并提供一份光盘。
2、来稿以万字以内为宜,可附有关图片。
3、来稿引文一律用页下注,注释格式: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期刊名)、出版(发表)时间、页码。
4、来稿后面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5、本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说明。
6、请勿一稿两投,投稿后六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编辑部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933087 64813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