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和 (Paul Pelliot,1878—1945),法国东方学家,1878年5月28日生于巴黎,1945年10月29日卒于该地。
伯希和始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Eco1e Nationale des Langues Orientale Vivantes),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法国汉学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学习。1899年成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后改为河内法国远东学院)的资助生。在北京期间曾参与使馆区镇压义和团起义的活动。1900年返河内任远东学院教授。此后五年,潜心汉籍目录版本之检索及南海史地研究。所著论文陆续发表于河内远东学报(BEFEO,1901年创刊),成绩为汉学界所注意。这是其汉学研究发韧时期。1905年,斯坦因(Sir Aurel stein)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人欧洲后,伯希和受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和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的委派,进行中亚考察。1906年8月底到达中国新疆喀什,直到1908年5月,对新疆的喀什地区和库车图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盗掘,如在库车附近的都勒杜尔和苏巴什挖掘了佛寺遗址,掠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死文字文献。特别是1908年2月到5月,继英国A·斯坦因之后,他又攫取了敦煌写卷的精华部分数干卷以及幡幢、绘画等文物。重返河内后,从事初步整理工作及考古报告。
1909年复至北京,曾与直隶总督端方研讨考古问题,并就罗振玉、王国维等商榷敦煌写本研究计划,自此为中国学者所认识。现在这些文物和文献资料,仍在以《伯希和考察队丛刊》和《伯希和考察队考古学丛刊》之名陆续出版。
1911年法兰西学院特设中亚历史考古学讲座,聘请伯希和主讲。这是伯希和汉学地位奠定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伯希和曾参加战役,并于1916年奉派至北京法国使馆任陆军武官次官。1921年被选为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院士。这是其汉学事业的鼎盛期。其后20余年,除研究讲学外,还负责主编欧洲的主要汉学杂志《通报》。1935年出任法国亚细亚学会主席。1939年,被聘为中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伯希和的汉学研究精湛渊博,于我国目录版本、语言文字、考古艺术、宗教文化、东西交通,以及边疆史地等方面,都有论著。这也得力于他精通亚洲各种语言,较注意版本校勘及新史料的搜求应用。有人认为他的毛病是过于偏狭琐屑。但他的治学也有求精确不求广阔,至专门不求闳道,宁失之狭细,不求其广泛的长处。后期致力于蒙元历史研究。但其《元朝秘史》研究与《马可·波罗游记》注释二书皆未能完成。其著作单行本极少。大多数见于各种学术期刊中,如《河内远东学报》、《通报》、《亚洲学报》等。考古学著作主要有:《敦煌洞窟》( 1922—1926)、《敦煌洞窟一伯希和笔记》(1981—1984)。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是伯希和及其老师沙畹的共同著作 (商务印书馆1931,1933)。这篇文章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疏释摩尼教的教义;后一部分则是对摩尼教在中国流行始末的论述。在后一部分中,作者搜集了《大唐古域记》、《佛祖统记》、《册府元龟》、《通典》、《九姓回鹘可汗碑》等众多材料中有关摩尼教的记叙,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并一一加以诠释。与中国学者王国维、陈垣等人对摩尼教的研究相比,由于此文能够自如地运用波斯文、康居文、突厥文及梵文等材料,因而显得研究范围较为宽阔,成为摩尼教研究中的名篇。
《郑和下西洋》(《通报》,1933,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原名为《十五世纪初中国的伟大海上旅行》,原是一篇书评,书中主要考察了有关郑和下西洋史实的四部重要著作。即:(1)《瀛涯胜览》;(2)《星槎胜览》;(3)《西洋番国志》;(4)《西洋朝贡典录》。该文详细考证四部书的版本和流传。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汉学家们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伯希和此书有他的独特之处,对此冯承钧先生曾评述说,原先的汉学家在地理名物方面的研究固然有不少发现,“但是寻究史源勘对版本的,只有伯希和一人”。本文的一大半内容,都集中在《瀛涯胜览》等四部典籍的流传过程及版本的考证方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及所经之地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从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