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故事
举棋不定
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得罪了大臣,上卿孙林父和亚卿宁殖发动了政变,推翻了 卫献公的统治,改立卫殇公为君,献公不得不逃到齐国去避难。十二年后,宁殖 的儿子宁喜当上卫国的左相,而卫献公也在齐国的帮助下占据了卫国夷仪这块地 盘,并开始图谋恢复君位。卫献公派人找宁喜谈判,要求他废黜卫殇公而拥戴卫 献公,并以复位后让他独掌国家大权为条件。宁喜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卫献公 使者的劝说。卫国大夫太叔文子知道了这件事,说:“宁喜看待国君还不如下围 棋,日后定不能幸免于祸难。下棋的人举棋不定,就不能胜过对手,更何况安置 国君这样重大的事情呢?九代相传的卿相,到宁喜这里就要灭亡了,这是多么可 悲的事情啊!”宁喜后来果然被杀。这就是成语“举棋不定”的来历。——《左传》
王粲复棋
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 局乱了,王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出了原来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 己的眼睛。他们用布把复盘的棋局盖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胸有成竹, 第二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局。下棋者揭开罩布,两下一对,不错一子。 ——《魏书·王粲传》
费祎考棋
费祎是三国时蜀国的大臣,聪敏干练,识悟过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 主要由他掌握。公元245年,魏国大军直扑蜀境,形势万分危急。费祎奉命出 征,大夫来敏前来践行,希望与费祎下一盘围棋作为告别,费祎爽快答应。两人 对坐,来敏执白先行,招招都是强手。费祎神色镇定,防守得法。来敏见无隙可 乘,且棋势露出多处破碇,于是推盘认输,他恭贺费祎说:“大战在即,我所以 要和你对弈,其实是要看看你的胸襟气度。现在我相信,你是抵御敌人的最好人 选。”果然,费祎到前线后,坚壁清野,凭险固守,使魏军久攻不下,露出疲 态,再若强行攻击,必为蜀军所乘,不得已全线撤退。 ——《蜀书·费祎传》
弈秋诲棋
弈秋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棋手,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由于棋术高 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他有两个学生:一个诚心学艺,十分专 心;另一个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 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 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 棋艺。所以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便 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历。——《孟子》
巢毁卵破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断专行。朝中重臣孔融为人耿介刚直,多次 指陈曹操的不是,令曹操又忌又恨。建安十三年,曹操暗中授意属下诬告孔融图 谋不轨,判处其弃市之刑。孔融被捕时,他七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在家里下 棋,有人通风报信让他们快逃,但他们不为所动,仍坚持下棋。他们说:“哪有 巢毁而卵不破的道理呢?”兄妹俩镇定自若的行为震动了曹操,他害怕此两人日 后为父报仇,于是下令把兄妹俩也给处死了。 ——《世说新语》
顾师言镇神头势
唐朝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神头王来朝,皇上便集合各种艺人,摆上珍馐佳肴来 款待他。神头王非常喜欢下围棋,而且棋艺高超,在日本国从没输过。皇上命棋 待诏顾师言陪他下棋,且要赢他,以显大唐人才之盛。
两人下到第三十三手的时候,还胜负未分。顾师言怕完不成皇帝交给的任务,便 凝神思考,很久才落下一子。神头王细视棋局,顿时瞠目结舌,投子认输。这一 招棋,后来被称为“镇神头势”。
神头王输了以后,对接待他的大唐官员说:“陪我下棋的待诏,在大唐能排第 几?”顾师言本是大唐的第一高手,官员故意骗他说:“只排第三。”神头王 道:“我来大唐没有别的愿望了,只想见见贵国第一国手的风采。”官员回答 道:“王子您只有赢了第三,才能见第二;赢了第二,纔可以见第一。现在王子 连第三都赢不了,怎么能轻易就见第一呢?”神头王听罢,一声长叹:“原来小 国的第一,还不如大国的第三啊!” ——《太平广记》
阮籍呕血
西晋名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诞,不拘小节,然而生性至孝。有一 日,他正和朋友对弈,忽然有人来报,说他的母亲病故。朋友提议暂时终局,待 他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择日再战。阮籍摇了摇头,坚持不肯,一定要先决胜 负不可。棋局终了,阮籍饮酒两斗,放声大哭,呕血数升,几乎丧命。——《晋书·阮籍传》
王质烂柯
东晋时,信安郡樵夫王质入石室山中伐木,见两童子对弈,便将斧子放在地上, 驻足观看。也不知看了多久,两童子顺手给了王质几枚枣核状物,王质吃下后遂 不觉饥饿,继续专心致志地看棋。一局棋尚未下为,一童子忽对王质道:“你怎 么还不回去?”王质如梦初醒,忙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全已朽烂不堪。回到家 里,物是人非,原来山中一局棋,世上已百年。——《太平御览》
换子逐客
唐代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吕元应一日正与门客下棋,送来了大量公文,要他立即 处理。吕元应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趁机迅速偷换一子。哪知门客的这个 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 最后门客胜了这盘棋。第二天,吕元应就请这位门客走了,谁也不知为什么,连 那位门客自己也不明其中原由。临行时,吕元应照例送了许多东西,以礼相待。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应终因重病不治行将离开人间,他把儿子、侄子叫到床前, 向他们讲述了十年前与门客下棋的那段往事,说,“当时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 并不介意,但由此可见此人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 务必慎重。”说完,便与世长辞了。
天元定乾坤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 三,为人豪爽仗义,心有大志,也想伺机起兵。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 才,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双方相约在刘文静的府上会面,李世民应 邀而至,虬髯客张三见其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心里争霸中原之念已经消减了不 少,但终究他还是邀李世民在棋盘上切磋一番。张三一坐定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 角的星位上,嘴里还高呼一声“老虬四子占四方”。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 对方的来意,他不慌不忙地执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道“小子一子定 乾坤”。
李世民棋艺远胜张三,虽然自动让四子,但他把第一手下在了天元,可谓始终掌 握主动。中盘过后,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吃掉其三。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 子,要向最后一角发起进攻时,张三托住了前者的手,说道:“中原大地已归公 子所有,东南一隅,山高路远,就请公子交托于我。”后来,李世民开创大唐盛 世,张三自领十万大军渡海东征,当了扶余国的新王。——《太平广记》
玄奘解棋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自幼喜爱下棋,家中收集有历代秘谱,他曾潜心研究,并能推 陈出新。当时,有一位国手曾问他有关围棋的问题,他精辟地说道:“棋盘象征 宇宙。天体由三百六十部分组成,所以棋盘纵十九道,横十九道。棋盘共三百六 十一目,那多出的一目就是天元,即黑星,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三 百六十一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四个角分别为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分别表示 白昼和黑夜。棋盘和棋子就这样象征着天地。”那位国手听到对围棋的这番新颖 和透彻的解说,不由十分钦佩玄奘的学识。
弈棋忘忿
李讷是唐朝时高丽人,代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封陇西郡王。又曾任仆射之职,实 为宰相之职。李讷性情急躁,但酷爱下棋,下棋时神情安详,极其宽容温和。每 当他急躁得大发脾气时,家人就悄悄地将围棋放到他面前。李讷一见围棋便马上 和颜悦色,拿起棋子摆弄棋局,于是就把满腔怒气完全丢到脑后了。——《古今谈概》
棋差一着
宋太宗赵光义酷爱围棋,常宣棋待诏贾玄与其对弈。贾玄艺高出太宗不止一筹, 但为了不让天子扫兴,每次对局总是不多不少仅输一子。宋太宗也清楚自己是被 相让了,起先他并没有点破,可日子久了,便对这种“常胜”渐渐失了兴致。一 日,他下定决心,执意要让贾玄拿出真本事来与自己大战一盘。听闻圣意后,贾 玄自是连连推辞,但太宗另有高招——故意让贾玄三子。不过即便如此,贾玄还 是以精准的一路之差输棋。宋太宗失望之余马上要求再下一盘,并警告贾玄,若 是再输可就要革去官职了。
第二盘棋开始,下到中盘时出现了一个“三劫循环”,双方都不能退让,按规矩 应判为和棋。面对这一结果,宋太宗要求再来第三盘,而且还加重了警告力度— —贾玄若胜,能获赐绯衣,倘不敌,便会被抛进污泥浊水中。
结果第三盘依旧和棋,因为贾玄被皇帝强迫性地让了三子,所以就算是输了。不 过待他被侍卫扔进荷花池后,突然又高呼了起来。原来,贾玄的手里头还握着一 枚子没算呢!见此情景,宋太宗不禁笑了起来,而后又赐予绯衣。——《古今谈概》
万岁棋局
明太祖朱元璋喜好围棋,一日棋兴大发,拉上徐达来到南京城外的莫愁湖边,设 了棋盘便要对局。徐达自幼与朱元璋结拜兄弟,后起兵反元,乃明朝的开国大 将。只是自朱元璋登基后,兄弟之间多了君臣之礼,每逢对弈之时,徐达总会相 让三分,并不刻意求变,于是皇帝就总能赢上一子。这日朱元璋兴致大好,戏言 要与徐达赌棋,若是后者赢了自己,便把莫愁湖赏赐于他。徐达赢也不是,输也 不是,正自踌躇,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君臣对弈良久,朱元璋眼看胜局在 望,便脱口问徐达:“爱卿,这局以为如何?!”徐达微笑着点头答道:“请万 岁纵观全局!”朱元璋连忙起身细看棋局,不禁失声惊叹:“哦!朕实不如徐卿 也!”原来徐达的棋子竟布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喜,为了嘉奬徐达的功绩 和棋艺,当即将湖边小楼赐给徐达,名曰“胜棋楼”。
落子无悔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自幼善弈,在围棋九品制中位列第二品。萧道成与朝中大巨们 下棋,经常一局接着一局,不知道厌倦。他的性格也很宽厚,深得棋手们尊重。 有一次他与直阁将军周覆对弈,轮他走子时,因手未拿稳,一粒棋子跌落在棋枰 上,周覆由于自已棋势不妙,怕输,竟立马按住萧道成的手,不许皇上另选落 点。萧道成笑称周覆耍赖皮,但也顺从了。——《集事渊海》
人生终局
南朝宋明帝时,大臣王景文因罪被下诏赐死。诏书送到王家时,他正与朋友下 棋。王景文看完诏书,将其压在棋盘下面,神色自若地继续与朋友下棋。一局终 了,王景文从容地收拾好棋子,取出诏书,然后,端起毒酒,举杯对朋友说: “我要走了,这杯酒不能劝你喝了。”言罢,一饮而尽。——《资治通鉴》
附録一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 “世 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 者则务相絶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趍作 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 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棋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 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 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 枰,线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曰“日日 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 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网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坼二、斜飞,下势子一 等。立二可以坼三,立三可以坼四,与势子相望可以坼五。近不必比,远不必 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书》云:“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 “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 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 张其势。善胜敌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 合, 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 而自补者,有侵絶之意也;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 人也。 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 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棋者 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交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 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鋭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 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围,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 走,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 则多胜矣。《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法 曰:“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 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 益;攻其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行远 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自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 一者卑。语默有常,使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所恶。《诗》云:“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易》 云: “师出以律,否臧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道者,乃战国纵横之说。棋虽小 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 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 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胜,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词喋 喋, 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也。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 有宜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 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 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则 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大《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有冲, 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札,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 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有刺, 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用棋之名,三十有二。围 棋之人,意在万周。临局变化,远近纵横,我不得而前知也。用幸取胜,难逃此 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亦谓欤?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 六 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 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夹有虚实,打有情伪。逢绰多 约,遇拶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 征。施行未成,不可先动。角盘曲四,局终乃亡。直四板六,皆是活棋。花聚透 点,多无生路。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 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乃君子 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有喜其将胜 也;色变者,忧其将败也。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妙莫妙于用松,昏莫昏于 覆劫。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 输筹。皆筹为溢,停路为吊。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劫有金井、 辘 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 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 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 侁、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 盘中去圆,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圆不能出于盘 也。”《棋经》,盘也;弈者,圆也。士君子无所用心,则可观焉。
附録二每个中国人必读的81部经典
《国学备览》
每个中国人必读的81部经典经部(11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大学儒家“修齐 治平”理论大纲02中庸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03论语追记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著作04孟子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05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06尚书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07仪礼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08周易我国第一部 哲学原典,历代尊为群经之首09春秋左传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10尔雅我国最 早的字典,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11孝经古代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史部(11 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山海经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 的神话小说故事02穆天子传我国最早的记载人物游历故事的著作03国语战 国·佚名我国最早的国别史04战国策西汉·刘向
集録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録05史记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06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我国六世 纪前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07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古代地理名著,寺塔 记的典范之作08贞观政要唐·吴兢古代帝王统治术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09 史通唐·刘知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10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我国古 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11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指导治学门径的文献目録学类 名著
子部(40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老子春秋·李耳“道家最精要之书。”(梁 启超语)02庄子战国·庄周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03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04韩非子战国·韩非战国时 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之著作05淮南子汉·刘安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06列子战 国·列御寇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07墨子战国·墨 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08荀子战国·荀况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09孙子兵法春秋·孙武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10吕 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编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之代表作11尹 文子战国·尹文“宋尹”学派始祖,先秦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12新书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13法言汉·扬雄首部儒学批判专 著14鬼谷子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15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古今家训,以此为 祖16素问旧题黄帝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17九章算术 汉·张苍、耿寿昌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18近思録宋·朱熹、吕祖谦理学 入门书,藴含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19阴符经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 策记)20周易参同契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21黄庭内 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22黄庭外景经23 太上感应篇宋·李昌龄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24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乘 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25四十二章经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译从印度 传到中国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26心经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27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中国禅宗最重要的典籍28茶经唐·陆羽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29乐府 杂録唐·段安节唐代乐制、音乐、百戏数据的珍贵记録30洛阳牡丹记宋·欧阳 修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31棋经十三篇宋·张拟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 著作32林泉高致宋·郭熙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采33搜神记东 晋·干宝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34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我国最早的笔记体 小说集35游仙窟唐·张鷟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36西游记明·吴承 恩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37水浒传明·施耐庵我国第一部成 功的长篇白话小说38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39红楼 梦清·曹雪芹、高鹗我国古代小说的颠峰之作40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清代最杰 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13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楚辞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与《诗经》并列 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02六朝文絜清·许梿选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骈文选本03唐 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清代以来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04絶妙好词宋·周 密“于词选中,最为善本。”05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学习中国古代散 文的最好选本06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07诗品南朝梁·钟嵘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著作08二十四诗品唐·司空 图专论中国文学风格的名著09六一诗话宋·欧阳修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 歌理论著作新体裁10人间词话清·王国维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11西厢记元·王实甫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12窦娥冤元·关汉卿我国古典悲 剧的代表作13牡丹亭明·汤显祖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6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三字经02百家姓03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04千家诗古代广为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05增广贤文古代 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06声律启蒙清·车万育关于声律知识的普及读物
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得罪了大臣,上卿孙林父和亚卿宁殖发动了政变,推翻了 卫献公的统治,改立卫殇公为君,献公不得不逃到齐国去避难。十二年后,宁殖 的儿子宁喜当上卫国的左相,而卫献公也在齐国的帮助下占据了卫国夷仪这块地 盘,并开始图谋恢复君位。卫献公派人找宁喜谈判,要求他废黜卫殇公而拥戴卫 献公,并以复位后让他独掌国家大权为条件。宁喜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卫献公 使者的劝说。卫国大夫太叔文子知道了这件事,说:“宁喜看待国君还不如下围 棋,日后定不能幸免于祸难。下棋的人举棋不定,就不能胜过对手,更何况安置 国君这样重大的事情呢?九代相传的卿相,到宁喜这里就要灭亡了,这是多么可 悲的事情啊!”宁喜后来果然被杀。这就是成语“举棋不定”的来历。——《左传》
王粲复棋
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 局乱了,王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出了原来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 己的眼睛。他们用布把复盘的棋局盖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胸有成竹, 第二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局。下棋者揭开罩布,两下一对,不错一子。 ——《魏书·王粲传》
费祎考棋
费祎是三国时蜀国的大臣,聪敏干练,识悟过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 主要由他掌握。公元245年,魏国大军直扑蜀境,形势万分危急。费祎奉命出 征,大夫来敏前来践行,希望与费祎下一盘围棋作为告别,费祎爽快答应。两人 对坐,来敏执白先行,招招都是强手。费祎神色镇定,防守得法。来敏见无隙可 乘,且棋势露出多处破碇,于是推盘认输,他恭贺费祎说:“大战在即,我所以 要和你对弈,其实是要看看你的胸襟气度。现在我相信,你是抵御敌人的最好人 选。”果然,费祎到前线后,坚壁清野,凭险固守,使魏军久攻不下,露出疲 态,再若强行攻击,必为蜀军所乘,不得已全线撤退。 ——《蜀书·费祎传》
弈秋诲棋
弈秋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棋手,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由于棋术高 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他有两个学生:一个诚心学艺,十分专 心;另一个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 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 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 棋艺。所以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便 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历。——《孟子》
巢毁卵破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断专行。朝中重臣孔融为人耿介刚直,多次 指陈曹操的不是,令曹操又忌又恨。建安十三年,曹操暗中授意属下诬告孔融图 谋不轨,判处其弃市之刑。孔融被捕时,他七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在家里下 棋,有人通风报信让他们快逃,但他们不为所动,仍坚持下棋。他们说:“哪有 巢毁而卵不破的道理呢?”兄妹俩镇定自若的行为震动了曹操,他害怕此两人日 后为父报仇,于是下令把兄妹俩也给处死了。 ——《世说新语》
顾师言镇神头势
唐朝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神头王来朝,皇上便集合各种艺人,摆上珍馐佳肴来 款待他。神头王非常喜欢下围棋,而且棋艺高超,在日本国从没输过。皇上命棋 待诏顾师言陪他下棋,且要赢他,以显大唐人才之盛。
两人下到第三十三手的时候,还胜负未分。顾师言怕完不成皇帝交给的任务,便 凝神思考,很久才落下一子。神头王细视棋局,顿时瞠目结舌,投子认输。这一 招棋,后来被称为“镇神头势”。
神头王输了以后,对接待他的大唐官员说:“陪我下棋的待诏,在大唐能排第 几?”顾师言本是大唐的第一高手,官员故意骗他说:“只排第三。”神头王 道:“我来大唐没有别的愿望了,只想见见贵国第一国手的风采。”官员回答 道:“王子您只有赢了第三,才能见第二;赢了第二,纔可以见第一。现在王子 连第三都赢不了,怎么能轻易就见第一呢?”神头王听罢,一声长叹:“原来小 国的第一,还不如大国的第三啊!” ——《太平广记》
阮籍呕血
西晋名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诞,不拘小节,然而生性至孝。有一 日,他正和朋友对弈,忽然有人来报,说他的母亲病故。朋友提议暂时终局,待 他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择日再战。阮籍摇了摇头,坚持不肯,一定要先决胜 负不可。棋局终了,阮籍饮酒两斗,放声大哭,呕血数升,几乎丧命。——《晋书·阮籍传》
王质烂柯
东晋时,信安郡樵夫王质入石室山中伐木,见两童子对弈,便将斧子放在地上, 驻足观看。也不知看了多久,两童子顺手给了王质几枚枣核状物,王质吃下后遂 不觉饥饿,继续专心致志地看棋。一局棋尚未下为,一童子忽对王质道:“你怎 么还不回去?”王质如梦初醒,忙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全已朽烂不堪。回到家 里,物是人非,原来山中一局棋,世上已百年。——《太平御览》
换子逐客
唐代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吕元应一日正与门客下棋,送来了大量公文,要他立即 处理。吕元应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趁机迅速偷换一子。哪知门客的这个 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 最后门客胜了这盘棋。第二天,吕元应就请这位门客走了,谁也不知为什么,连 那位门客自己也不明其中原由。临行时,吕元应照例送了许多东西,以礼相待。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应终因重病不治行将离开人间,他把儿子、侄子叫到床前, 向他们讲述了十年前与门客下棋的那段往事,说,“当时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 并不介意,但由此可见此人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 务必慎重。”说完,便与世长辞了。
天元定乾坤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 三,为人豪爽仗义,心有大志,也想伺机起兵。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 才,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双方相约在刘文静的府上会面,李世民应 邀而至,虬髯客张三见其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心里争霸中原之念已经消减了不 少,但终究他还是邀李世民在棋盘上切磋一番。张三一坐定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 角的星位上,嘴里还高呼一声“老虬四子占四方”。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 对方的来意,他不慌不忙地执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道“小子一子定 乾坤”。
李世民棋艺远胜张三,虽然自动让四子,但他把第一手下在了天元,可谓始终掌 握主动。中盘过后,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吃掉其三。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 子,要向最后一角发起进攻时,张三托住了前者的手,说道:“中原大地已归公 子所有,东南一隅,山高路远,就请公子交托于我。”后来,李世民开创大唐盛 世,张三自领十万大军渡海东征,当了扶余国的新王。——《太平广记》
玄奘解棋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自幼喜爱下棋,家中收集有历代秘谱,他曾潜心研究,并能推 陈出新。当时,有一位国手曾问他有关围棋的问题,他精辟地说道:“棋盘象征 宇宙。天体由三百六十部分组成,所以棋盘纵十九道,横十九道。棋盘共三百六 十一目,那多出的一目就是天元,即黑星,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三 百六十一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四个角分别为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分别表示 白昼和黑夜。棋盘和棋子就这样象征着天地。”那位国手听到对围棋的这番新颖 和透彻的解说,不由十分钦佩玄奘的学识。
弈棋忘忿
李讷是唐朝时高丽人,代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封陇西郡王。又曾任仆射之职,实 为宰相之职。李讷性情急躁,但酷爱下棋,下棋时神情安详,极其宽容温和。每 当他急躁得大发脾气时,家人就悄悄地将围棋放到他面前。李讷一见围棋便马上 和颜悦色,拿起棋子摆弄棋局,于是就把满腔怒气完全丢到脑后了。——《古今谈概》
棋差一着
宋太宗赵光义酷爱围棋,常宣棋待诏贾玄与其对弈。贾玄艺高出太宗不止一筹, 但为了不让天子扫兴,每次对局总是不多不少仅输一子。宋太宗也清楚自己是被 相让了,起先他并没有点破,可日子久了,便对这种“常胜”渐渐失了兴致。一 日,他下定决心,执意要让贾玄拿出真本事来与自己大战一盘。听闻圣意后,贾 玄自是连连推辞,但太宗另有高招——故意让贾玄三子。不过即便如此,贾玄还 是以精准的一路之差输棋。宋太宗失望之余马上要求再下一盘,并警告贾玄,若 是再输可就要革去官职了。
第二盘棋开始,下到中盘时出现了一个“三劫循环”,双方都不能退让,按规矩 应判为和棋。面对这一结果,宋太宗要求再来第三盘,而且还加重了警告力度— —贾玄若胜,能获赐绯衣,倘不敌,便会被抛进污泥浊水中。
结果第三盘依旧和棋,因为贾玄被皇帝强迫性地让了三子,所以就算是输了。不 过待他被侍卫扔进荷花池后,突然又高呼了起来。原来,贾玄的手里头还握着一 枚子没算呢!见此情景,宋太宗不禁笑了起来,而后又赐予绯衣。——《古今谈概》
万岁棋局
明太祖朱元璋喜好围棋,一日棋兴大发,拉上徐达来到南京城外的莫愁湖边,设 了棋盘便要对局。徐达自幼与朱元璋结拜兄弟,后起兵反元,乃明朝的开国大 将。只是自朱元璋登基后,兄弟之间多了君臣之礼,每逢对弈之时,徐达总会相 让三分,并不刻意求变,于是皇帝就总能赢上一子。这日朱元璋兴致大好,戏言 要与徐达赌棋,若是后者赢了自己,便把莫愁湖赏赐于他。徐达赢也不是,输也 不是,正自踌躇,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君臣对弈良久,朱元璋眼看胜局在 望,便脱口问徐达:“爱卿,这局以为如何?!”徐达微笑着点头答道:“请万 岁纵观全局!”朱元璋连忙起身细看棋局,不禁失声惊叹:“哦!朕实不如徐卿 也!”原来徐达的棋子竟布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喜,为了嘉奬徐达的功绩 和棋艺,当即将湖边小楼赐给徐达,名曰“胜棋楼”。
落子无悔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自幼善弈,在围棋九品制中位列第二品。萧道成与朝中大巨们 下棋,经常一局接着一局,不知道厌倦。他的性格也很宽厚,深得棋手们尊重。 有一次他与直阁将军周覆对弈,轮他走子时,因手未拿稳,一粒棋子跌落在棋枰 上,周覆由于自已棋势不妙,怕输,竟立马按住萧道成的手,不许皇上另选落 点。萧道成笑称周覆耍赖皮,但也顺从了。——《集事渊海》
人生终局
南朝宋明帝时,大臣王景文因罪被下诏赐死。诏书送到王家时,他正与朋友下 棋。王景文看完诏书,将其压在棋盘下面,神色自若地继续与朋友下棋。一局终 了,王景文从容地收拾好棋子,取出诏书,然后,端起毒酒,举杯对朋友说: “我要走了,这杯酒不能劝你喝了。”言罢,一饮而尽。——《资治通鉴》
附録一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 “世 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 者则务相絶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趍作 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 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棋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 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 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 枰,线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曰“日日 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 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网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坼二、斜飞,下势子一 等。立二可以坼三,立三可以坼四,与势子相望可以坼五。近不必比,远不必 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书》云:“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 “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 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 张其势。善胜敌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 合, 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 而自补者,有侵絶之意也;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 人也。 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 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棋者 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交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 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鋭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 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围,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 走,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 则多胜矣。《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法 曰:“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 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 益;攻其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行远 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自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 一者卑。语默有常,使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所恶。《诗》云:“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易》 云: “师出以律,否臧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道者,乃战国纵横之说。棋虽小 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 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 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胜,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词喋 喋, 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也。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 有宜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 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 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则 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大《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有冲, 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札,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 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有刺, 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用棋之名,三十有二。围 棋之人,意在万周。临局变化,远近纵横,我不得而前知也。用幸取胜,难逃此 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亦谓欤?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 六 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 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夹有虚实,打有情伪。逢绰多 约,遇拶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 征。施行未成,不可先动。角盘曲四,局终乃亡。直四板六,皆是活棋。花聚透 点,多无生路。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 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乃君子 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有喜其将胜 也;色变者,忧其将败也。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妙莫妙于用松,昏莫昏于 覆劫。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 输筹。皆筹为溢,停路为吊。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劫有金井、 辘 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 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 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 侁、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 盘中去圆,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圆不能出于盘 也。”《棋经》,盘也;弈者,圆也。士君子无所用心,则可观焉。
附録二每个中国人必读的81部经典
《国学备览》
每个中国人必读的81部经典经部(11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大学儒家“修齐 治平”理论大纲02中庸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03论语追记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著作04孟子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05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06尚书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07仪礼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08周易我国第一部 哲学原典,历代尊为群经之首09春秋左传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10尔雅我国最 早的字典,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11孝经古代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史部(11 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山海经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 的神话小说故事02穆天子传我国最早的记载人物游历故事的著作03国语战 国·佚名我国最早的国别史04战国策西汉·刘向
集録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録05史记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06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我国六世 纪前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07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古代地理名著,寺塔 记的典范之作08贞观政要唐·吴兢古代帝王统治术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09 史通唐·刘知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10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我国古 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11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指导治学门径的文献目録学类 名著
子部(40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老子春秋·李耳“道家最精要之书。”(梁 启超语)02庄子战国·庄周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03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04韩非子战国·韩非战国时 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之著作05淮南子汉·刘安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06列子战 国·列御寇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07墨子战国·墨 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08荀子战国·荀况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09孙子兵法春秋·孙武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10吕 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编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之代表作11尹 文子战国·尹文“宋尹”学派始祖,先秦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12新书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13法言汉·扬雄首部儒学批判专 著14鬼谷子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15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古今家训,以此为 祖16素问旧题黄帝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17九章算术 汉·张苍、耿寿昌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18近思録宋·朱熹、吕祖谦理学 入门书,藴含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19阴符经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 策记)20周易参同契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21黄庭内 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22黄庭外景经23 太上感应篇宋·李昌龄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24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乘 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25四十二章经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译从印度 传到中国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26心经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27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中国禅宗最重要的典籍28茶经唐·陆羽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29乐府 杂録唐·段安节唐代乐制、音乐、百戏数据的珍贵记録30洛阳牡丹记宋·欧阳 修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31棋经十三篇宋·张拟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 著作32林泉高致宋·郭熙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采33搜神记东 晋·干宝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34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我国最早的笔记体 小说集35游仙窟唐·张鷟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36西游记明·吴承 恩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37水浒传明·施耐庵我国第一部成 功的长篇白话小说38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39红楼 梦清·曹雪芹、高鹗我国古代小说的颠峰之作40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清代最杰 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13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楚辞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与《诗经》并列 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02六朝文絜清·许梿选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骈文选本03唐 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清代以来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04絶妙好词宋·周 密“于词选中,最为善本。”05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学习中国古代散 文的最好选本06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07诗品南朝梁·钟嵘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著作08二十四诗品唐·司空 图专论中国文学风格的名著09六一诗话宋·欧阳修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 歌理论著作新体裁10人间词话清·王国维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11西厢记元·王实甫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12窦娥冤元·关汉卿我国古典悲 剧的代表作13牡丹亭明·汤显祖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6种)序号书名作者提要01三字经02百家姓03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04千家诗古代广为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05增广贤文古代 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06声律启蒙清·车万育关于声律知识的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