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根据存世《国语》各版本及各家校记,对《宋本玉篇》引用的20例《国语》文句进行疏解,以明《玉篇》释义是非,以窥宋庠以前《国语》旧本斑豹。
关键词:《宋本玉篇》;《国语》
北宋宋庠(966—1066)校订时依据公私藏本十五六种,可见自汉至宋《国语》版本之多。宋庠之后,其它传本基本湮没,唯公序本行世。清黄丕烈得毛氏汲古阁影抄宋明道二年(1033)重刊天圣七年(1029)本。是《国语》有公序、明道二本甚明。对宋庠及宋庠以前的各种书籍引《国语》例进行辨正,可以对早期《国语》各本文字异同得其仿佛。
《宋本玉篇》由陈彭年(961—1017)等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修成,引用《国语》例证共二十处。校读《宋本玉篇》引《国语》例所用《国语》版本三类:一是明嘉靖戊子(1528)金李泽远堂翻宋本、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闵齐伋裁注本、清光绪庚辰(1880)章氏式训堂刻董增龄《国语正义》本等公序系本(简称公序本),二是清嘉庆五年(1800)黄丕烈(1763——1825)读未见书斋重雕写刻宋明道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1958年再版《国学基本丛书》本、1937年《丛书集成初编》本、齐鲁书社2006年以明道本为底本的鲍思陶点校本(简称明道本),三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有1978年初版本和1981年修订1988年再版本(简称今上古本)。并参照《国语》各家注本以及汪中(1745——1794)《国语校文》、黄丕烈《国语札记》、汪远孙(1794——1836)《国语明道本考异》、李慈铭(1829——1894)《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张以仁《国语斠证》、胡吉宣《玉篇校释》等。
1.玉部——珠,之俞切,《说文》云:蚌之阴精。《春秋国语》曰“珠足以御火灾”是也。蜀郡平津县出青珠。[1]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楚语》文,亦出《说文》所称。许氏引例称《春秋国语》,顾引止作《国语》。”[2]即《楚语下》。韦昭(204——273)注云:“珠,水精,故以御火灾。”[3]《说文》云:“珠,蚌之阴精。从玉朱声,《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4]是《宋本玉篇》训袭《说文》。《类篇》云:“《说文》:蚌之阴精。引《春秋国语》‘珠足以御火灾’。”[5]是《类篇》亦袭自《说文》也,《宋本玉篇》、《类篇》引《国语》文俱有“足”字而《说文》无之,或《说文》所据本无之。
2.土部——垓,古苔切,《国语》曰:“天子之田九垓,以食兆民。”《风俗通》曰:“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经,十经曰垓。”[6]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楚语》文,今本作‘畡’。”[7]此条出《国语·楚语下》。汪远孙《国语明道本考异》云:“《说文》引《国语》‘畡’作‘垓’。”[8]段注云:“‘畡’者,‘垓’字之异也。”[9]根据“汉籍全文检索数据库”,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除《国语》外,其它文献不见用“畡”字。“垓”字也不见用于先秦传世文献,两汉文献比较多见,且多以“垓下”地名出之。之所以用“畡”字,或因为在此语境中是用来描写“天子之田”的缘故。
3.土部——墐,奇镇切,涂也。《国语》曰:“陵陆墐井。”墐,沟上之道也。[10]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齐语》文。原文为‘陵阜陆墐井田畴均’,此引盖经删误。”[11]金李泽远堂本、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本、闵齐伋裁注本、董增龄《国语正义》本等文为:“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12]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陆”、“陵”互倒[13],皆与《宋本玉篇》引《国语》异。则《玉篇校释》所引《国语》为明道本。韦昭注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墐,沟上之道也。九夫为井,井闲有沟。谷地曰田,麻地曰畴。均,平也。憾,恨也。”[14]则《宋本玉篇》训袭《国语》韦昭解。汪远孙《明道本国语考异》云:“公序本‘陆’、‘陵’互倒,与韦注似合,今考《宋本玉篇》作‘陵、陆、墐、井’、《管子》云‘陵、陆、丘、井’,疑传文‘阜’字衍,当删。”[15]
4.土部——墇,正让、止杨二切,隔塞也,壅也,防也。《国语》曰:“墇洪水。”亦作障。[16]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鲁语》。”[17]实即《鲁语上》。“”,金李泽远堂本、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本、闵齐伋裁注本、董增龄《国语正义》本等公序系本作“鲧”,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字作“鲧”,[18]无作“”者。“墇”,只见于《说文》、《宋本玉篇》、《广韵》、《集韵》等汉语言文字学专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经传多以鄣、障为之。”[19]段注云:“此与‘障’音同义小异。《祭法》、《鲁语》‘鄣洪水’当作此‘墇’字。”[20]今传《国语》各本皆作“鄣”,黄丕烈《国语札记》、汪远孙《国语考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张以仁《国语斠证》亦皆未出校记。中华书局《小学名著六种》本《玉篇》引《国语》误作“璋”字[21]。《说文·土部》:“墇,拥也。”[22]《阜部》:“障,隔也。”[23]《国语·周下》“陂鄣九泽”韦注云:“鄣,防也。”[24]又《一切经音义》“周墇”引《说文》云:“墇,拥塞也。”又云:“有作障。《玉篇》之尚、之杨二反。”[25]则《宋本玉篇》“墇”字二切反切上下字只保留“杨”字。
5.土部——场,除良切,《国语》曰:“屏摄之位曰场坛之所。”除地曰场。《说文》云:“祭神道也,一曰田不耕,一曰治田处。”[26]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楚语》文,经删改牵合韦注于传文。”[27]引《国语》文中“曰”字衍,当删。《玉篇校勘》实即《楚语下》。各本原文皆为:“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韦昭注云:“除地曰场。”[28]黄丕烈《国语札记》、汪远孙《国语考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张以仁《国语斠证》亦皆未云有异文。今《故训汇纂》引宋本《玉篇·土部》引《国语》曰:“屏摄之位曰坛,坛之所除地曰场。”[29]“除地曰场”本《宋本玉篇》引用韦《解》训“场”者,非《国语》原文,且改《宋本玉篇》“场”字为“坛”,《故训汇纂》误。
6.土部——垦,苦很切,耕也,治也。《国语》曰:“土不备垦。”垦,发也。又耕用力也。[30]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周语》文。‘垦,发也’为贾注文,韦注同。”[31]实为《周语上》。韦昭注云:“垦,发也。”[32]“垦”,《说文》本无,徐铉(916——991)新附云:“垦,耕也。”[33]按《广雅·释地》:“垦,耕也。”[34]徐训当本自《广雅》。《一切经音义》“耕垦”引《广雅》云:“垦,治也。”[35]《广雅·释诂》又云:“垦,力也。”[36]则是《宋本玉篇》备收前人故训。
7.里部——里,力拟切,邑里也。《周礼》曰:“五邻为里。”《国语》曰,管仲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37]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齐语》文。”[38]原文为:“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说文》:“里,居也。”[39]《尔雅·释言》:“里,邑也。”[40]则是《宋本玉篇》与《尔雅》同训。
8.人部——侙,耻力切,《国语》曰:“于其心侙然。”侙犹惕也。[41]
按:此条出《国语·吴语》,金李泽远堂本、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本、闵齐伋裁注本、董增龄《国语正义》本、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等各本俱作“于其心也戚然”,《国语考异》曰:“戚当为侙字之误也。《说文》‘侙,惕也’引《国语》‘于其心侙然’。”[42]今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据《考异》作“于其心也侙然”[43]。《说文》引《国语》无“也”字,《宋本玉篇》同之。则《宋本玉篇》训、例当并袭《说文》。而《类篇·心部》收“”字,并云:“《说文》:‘惕也。’引《春秋国语》‘于其心也侙然’。或从心。”[44]或宋时《国语》或本字亦作“”。按“侙”义本表示心理,从“心”胜于从“人”。 又王念孙曰:“诸书无训戚为惕者,《说文》:‘侙,惕也。《春秋国语》曰:“于其心也侙然。”’则今本戚乃侙字之误。”黄丕烈、刘台拱、汪远孙说同。萧旭谓许本自作“侙”,韦本作“戚”未必误,戚读为慽,《说文》:“慽,忧也。”字或作戚,《广雅》:“戚,忧也。”《广韵》:“戚,惧也。”故韦注训惕,义亦相合。
9.人部——侊,公黄、公横二切,《国语》云:“侊饭不及壶沧。”注云:“侊,大也。大饭谓盛馔。”[45]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越语》文。”[46]《宋本玉篇》释“侊”为“大”,至当。“沧”,《玉篇校释》已改作“湌”并云:“今本作‘觥饭不及壶飧’。”[47]《类篇》训“侊”为“盛”[48],亦是。详见拙稿《〈宋本广韵〉引〈国语〉例辨正》第7条。
10.人部——侏,诸儒切,侏儒,短人。《国语》曰:“侏儒不可使援。”[49]
按:此条出《国语·晋语四》,韦昭注:“侏儒,短者,不能抗援。”[50]《礼记·王制》“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郑玄注:“侏儒,短人也。”[51]《宋本玉篇》解与郑注同。
11.页部——颜,吾奸切,《国语》云:“天威不违颜咫尺。”颜谓眉目之间也。[52]
按:此条出《国语·齐语》,韦昭注云:“颜,眉目之闲也。”[53]《说文》曰:“颜,眉目之间也。”[54]则韦昭、《宋本玉篇》并与《说文》同。
12.耳部——耸,须奉切,《国语》曰“听无耸”也。《方言》云:“陈楚江淮荆阳山之间,聋谓之耸。”[55]
按: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国语》无此文,盖原引贾逵注经删误倂也。”[56]实际此条出《国语·周语下》,原文为:“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此处盖节引,而《宋本玉篇》引证又从不在引言后加“也”字以足辞气,故施句读如上。韦昭注云:“不耸耳而听也。”[57]《说文》、《方言》、《广雅》并训作“聋”,是以《宋本玉篇》直接引《方言》为训。然而《国语·周语下》此例不当训作“聋”也,因为“聋”只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此处之“耸”当是一种无礼行为,故《国语·周语下》“听无耸”之“耸”当从韦昭注。此与下“跛”字一般则训“跛足”而《国语》用例则训“偏任”者理同。
13.耳部——聩,五怪切,《说文》云:“聋也。”《国语》曰:“聋聩不可使听。”[58]
按:此条出《国语·晋语四》,韦昭注:“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59]《一切经音义》“聋聩”注引《国语》“聋聩不可使听”贾逵(30——101)曰:“生聋曰聩。”[60]是韦袭贾。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小徐本作‘生聋也’。”[61]徐锴(920—974)《说文系传》云:“谓从生即聋也。”[62]徐说并与贾、韦同。
14.耳部——耹,其林、其廉二切,《国语》曰:“回禄信于耹遂。”阙。又地名。[63]
按:此条出《国语·周语上》。按《说文·耳部》云:“耹,《国语》曰:‘回禄信于耹遂。’阙。”[64]段注云:“阙者,谓其义其音其形皆阙也。”[65] 胡吉宣《玉篇校释》云:“引《国语》为原引《说文》所偁,故云‘阙’,许失其义也。”[66]金李泽远堂本、闵齐伋裁注本、《百家类纂》本《国语》、穆文熙辑《国语评苑》、黄丕烈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陈瑑《国语翼解》、汪远孙《国语发正》字俱作“隧”,唯董增龄《国语正义》作“遂”。黄丕烈《国语札记》云:“惠云:‘《说苑》亭。’丕烈案,《说文》作‘聆’,《后汉书·杨赐传》注引作‘黔’。”[67]汪远孙《国语考异》云:“《说文·耳部》引《国语》作‘聆遂’,《内传》庄三十二年、昭十八年疏引作‘黔隧’,《后汉书·杨赐传》注引作‘黔遂’。案‘聆’、‘黔’声同,《说苑》作‘亭隧’,古作‘遂’,遂,道也。”[68]段注云:“韦注:‘耹隧,地名。’宋庠音禽。《后汉书·杨赐传》引作‘黔遂’。黔亦今声也。而《说苑》引《国语》作‘亭隧’、《竹书·帝癸三十年》作‘聆隧灾’。是其字从令从今不可定。”[69]张以仁《国语斠证》云:“‘聆’则‘耹’字之误。‘耹’、‘黔’乃通假字。”[70]按“耹”、“黔”古皆在羣母侵部,而“聆”则在来母耕部,与“耹”、“黔”不同,张说的是。或本当作“耹遂”,因“遂”借作副词之用,故又造“隧”字以明之也。刘城辑《春秋外传国语地名录·周语上》云:“耹隧,夏时地名。”[71]又“又”不辞,引《国语》“耹遂”之例即已明“耹”当为地名用字矣,加“又”字易造成《国语》中之“耹”非地名也。《宋本玉篇》此训实因袭僵化。
15.口部——哤,莫江切,《国语》曰:“杂处则哤。”哤,乱皃。又异言也。[72]
按:此条出《国语·齐语》,今《国语》各本原文均作:“杂处则其言哤。”则是《宋本玉篇》因节引脱“其言”二字。韦昭注:“哤,乱貌。”[73]《说文·口部》:“哤哤,异之言;一曰杂语。”[74]则是《宋本玉篇》“哤,乱皃”训同于韦昭注,“异言”训同于《说文》也。
16.足部——跛,布火切,跛足;又碑寄切,《国语》云:“立无跛。”跛,不正也。[75]
按:此条出《国语·周语下》,胡吉宣《玉篇校释》云:“‘跛,不正也’者,贾逵注文。韦注云:‘偏引也。’”[76]今《国语》各本韦昭注均作:“跛,偏任也。”[77]《玉篇校释》引误。《说文》:“跛,行不正也。”[78]“行不正”之训当为“布火切”之“跛”字训,而《国语》“立无跛”当训作“偏任”,《礼记·曲礼上》“立毋跛”郑玄注即云:“跛,偏任也。”孔颖达疏云:“跛,偏也。谓挈举一足,一足踏地。”[79]“挈举一足,一足踏地”即“立不正”,则“立无跛”之“跛”是一种不礼貌的举止。而训作“行不正”或“跛足”之“跛”乃是一种生理现象。
17.门部——,余占切,《语林》云:大夫向而立。[80]
按:《世说新语·轻诋》“于此《语林》遂废”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云:“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81]胡吉宣《玉篇校释》云:“《韵府》引《国史经籍志》:‘《语林》一卷,晋裴启撰。’”[82]《宋本玉篇》所引《语林》当即指裴启《语林》也。《汉语大字典》即云:“《玉篇·门部》引晋裴启《语林》。”[83]《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载,当亡佚已久。今《国语·吴语》各本有“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之句,《吴越春秋》作:“王出则复背垣而立,大夫向垣而敬。”《语林》“大夫向而立”当即本《国语·吴语》与《吴越春秋》[84]。“”字只见于《说文》、《广韵》和《集韵》等语言文字专书,不见用于传世文献。徐锴《说文系传》云:“,今俗作檐。”[85]《汉语大字典》引李富孙(1764——1843)《辨字正俗》云:“檐为屋檐,为庙门之檐。”[86]《说文》云:“,谓之樀。樀,庙门也。”[87]韦昭注:“说云:‘檐,屋外边坛也。’唐尚书云:‘屋梠也。’昭谓:檐,谓之樀。樀,门户,掩阳也。”[88]段注引《吴语》韦注并云:“韦注‘户’当作‘也’。《国语》、《尔雅》字皆当作‘’。”[89]
18.尸部——屏,又卑营切,《广雅》云:“屏营,怔忪也。”《国语》云“屏营”,犹彷徨也。[90]
按:此条出《国语·吴语》,黄丕烈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汪远孙《国语发正》为:“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金李泽远堂本、闵齐伋裁注本、《百家类纂》本《国语》、穆文熙辑《国语评苑》、董增龄《国语正义》、湖北先正遗书本《国语补音》“仿”字作“傍”,四库本《国语补音》“仿偟”作“傍徨”。“屏营”、“仿偟”属于同义并列复用。王念孙(1744—1832)《广雅疏证》“屏营,佂伀也”条引《国语·吴语》此句并云:“《宋本玉篇》引注云:‘屏营,犹仿偟也。’”[91]则王念孙已明《玉篇》所引“国语云屏营犹彷徨也”非《国语》本文矣,胡吉宣《玉篇校释》亦云:“引《国语》为《吴语》贾注文。”[92]而《故训汇纂》犹作“王念孙疏引《玉篇》云”、“《玉篇·尸部》引《国语》云”[93],误。《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夙夜屏营”章怀太子注云:“屏营,仿偟也。”[94]《宋本广韵·清韵》云:“屏盈,彷徨。”[95]姜亮夫认为:“屏营一词乃先秦习见语……至汉以后用之尤多。”[96]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数据库先秦部分进行检索,唯《国语·吴语》1见;两汉则王逸《九思》1见、《法言》1见、《后汉书》4见,其中1见也如《国语·吴语》之用,即《后汉书·刘陶传》:“见白驹之意,屏营傍徨,不能监寐。”魏晋以后传世《文献》中始多用之。
19.木部——槈,奴遘切,《说文》曰:“薅器也。”《国语》曰:“挟其枪刈槈镈。”[97]
按:此条出《国语·齐语》,今《国语》各本均作:“挟其枪刈耨镈。”字作“耨”不作“槈”,《汉语大字典》“耨”、“槈”字下俱引《国语·齐语》此例为证,一字作“耨”一字作“槈”,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主要引用数目表》,《国语》下列《四部丛刊》影印金李翻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董增龄《国语正义》、徐元诰(1876—1955)《国语集解》等,所列各本无字作“槈”者,不知何据。[98]按“槈”,只出现于《说文解字》、《宋本玉篇》、《集韵》等字书中,传世文献中未有见用者,故《集韵》云:“槈,或从金从耒。”[99]从“耒”者以其功用为形符,从“木”、从“金”者则是因制作材料不同而赋以不同形符,故皆当为名词,是皆因声得义。后世习用以“耨”,以其最能显示功能性也。故黄丕烈《札记》云:“《玉篇》引此文作‘槈’,《五经文字》谓:‘经典相承,从耒者也。’”[100]
20.木部——槎,仕雅切,《国语》“山不槎蘖”。槎,斫也,亦与查同。[101]
按:此条出《国语·鲁语上》,韦昭注云:“槎,斫也。”[102]《后汉书·马融传》“槎棘枳”章怀太子注亦云:“槎,斫也。”[103]《宋本玉篇》或本此。“亦与查同”者,《一切经音义》“槎濑”条云:“槎,经文作‘楂’。”并引《考声》云:“槎,水中流木也。”[104]《宋本玉篇》云:“楂,水中浮木也。亦作查。” [105]《一切经音义》“查”条云:“《毛诗传》云:‘查,水中浮草木也。’《古今正字》从木,且声亦作槎。”[106]朱骏声(1788——1858)《说文通训定声》亦云:“槎,字亦作楂。”[107]是“槎”、“查”、“楂”音义并同。《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一卷“系流查及船腹”胡三省(1230——1302)注云:“查,水中浮木。”[108]杜甫(712——770)《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仇兆鳌(1638——1713以后)《详注》引梦弼云:“查,与槎同,水中浮木。”[109]字作“楂”者,区别于“检查”之“查”耳,与上“遂”作“隧”字理同。
注释:
[1] [北宋]陈彭年等:《宋本玉篇》卷一,北京:中国书店1983影清张士俊泽存堂本,20页。
[2]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38页。
[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82页。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篇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影孙星衍平津馆重刊本,13页上。
[5][北宋]司马光等:《类篇》卷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姚刊三韵”本,7页下。
[6]《宋本玉篇》卷二,23页。
[7] 胡吉宣《玉篇校释》169页。
[8] [清]汪远孙:《明道本国语考异》卷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332页。
[9]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影经韵楼刻本,682页下。
[10]《宋本玉篇》卷二,25页。
[11] 胡吉宣《玉篇校释》185页。
[12]分别见《四部丛刊》影金李泽远堂本、巴蜀书社1985影清章氏式训堂本卷六,明万历四十七年刻闵齐伋裁注本卷三、《续修四库全书》影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卷二。
[13] [清]黄丕烈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四部精要·史部七》,19页中。
[1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237页。
[15] [清]汪远孙:《明道本国语考异》卷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295页。
[16]《宋本玉篇》卷二,28页。
[17] 胡吉宣《玉篇校释》216页。
[18]分别见《四部丛刊》影金李泽远堂本、巴蜀书社1985影清章氏式训堂本卷四、明万历四十七年刻闵齐伋裁注本卷二、《续修四库全书》影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卷二、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卷四。
[19]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庄部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896页下。
[20]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影经韵楼刻本,690页。
[21]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小学名著六种·玉篇》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影中华书局1936年版《四部备要》本,8页上。
[22]《说文解字》十三篇下,288页下。
[23]《说文解字》十四篇下,305页下。
[2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105页。
[25]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影日本狮谷白莲社本,1068页。
[26]《宋本玉篇》卷二,28页。
[27] 胡吉宣《玉篇校释》221页。
[28]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562页。
[29]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3页b栏。
[30]《宋本玉篇》卷二,28页。
[31] 胡吉宣《玉篇校释》223页。
[3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20页。
[33]《说文解字》十三篇下,290页上。
[34]《小学名著六种·广雅疏证》卷九下,209页下。
[35]《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七,2664页。
[36]《小学名著六种·广雅疏证》卷二上,31页上。
[37]《宋本玉篇》卷二,33页。
[38] 胡吉宣《玉篇校释》280页。
[39]《说文解字》十三篇下,290页下。
[40] 徐朝华:《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05页。
[41]《宋本玉篇》卷三,50页。
[42]《国语明道本考异》卷四,335页。
[4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597页。
[44]《类篇》卷十下,394页上。
[45]《宋本玉篇》卷三,52页。
[46]《玉篇校释》462页。
[47] 胡吉宣《玉篇校释》461、462页。
[48]《类篇》卷八上,281页上。
[49]《宋本玉篇》卷三,58页。
[50]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388页。
[51]《礼记正义》卷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四部精要·十三经注疏》,1347页上。
[52]《宋本玉篇》卷四,74页。
[5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245页。
[54]《说文解字》九篇上,181页下。
[55]《宋本玉篇》卷四,93页。
[56] 胡吉宣《玉篇校释》906页。
[57]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95页。
[58]《宋本玉篇》卷四,93页。
[59]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388页。
[60]《一切经音义》卷二十,766页。
[61] 胡吉宣《玉篇校释》907页。
[62]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通释》卷二十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配补本,233页上。
[63]《宋本玉篇》卷四,94页。
[64]《说文解字》十二篇上,250页下。
[65]《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上,593页上。
[66] 胡吉宣《玉篇校释》909页。
[67] [清]黄丕烈《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243页。
[68]《国语明道本考异》卷一,271页。
[69]《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上,593页上。
[70] 张以仁:《国语斠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55页。
[71] [明]刘城《春秋外传国语地名录》,明崇祯刻本。
[72]《宋本玉篇》卷五,100页。
[7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226页。
[74]《说文解字》二篇上,34页上。
[75]《宋本玉篇》卷七,132页。
[76] 胡吉宣《玉篇校释》1388页。
[77]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95页。
[78]《说文解字》二篇下,47页下。
[79]《礼记正义》卷二,《四部精要·十三经注疏》1240页。
[80]《宋本玉篇》卷十一,211页。
[81] 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848页。
[82] 胡吉宣《玉篇校释》2178页。
[83]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1797页b。
[84] 胡吉宣《玉篇校释》,2178页。
[85]《说文解字系传通释》卷二十三,《四部丛刊初编》缩本,231页下。
[86]《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797页b。
[87]《说文解字》十二篇上,248页上。
[88]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624页。
[89]《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上,587页。
[90]《宋本玉篇》卷十一,215页。
[91]《小学名著六种·广雅疏证》卷六上,132页下。
[92] 胡吉宣《玉篇校释》,2211页。
[93]《故训汇纂》623页。
[94]《后汉书》卷五十五《清河孝王庆传》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二十五史》第1册,818页下。
[95] [北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下平声卷第二,北京:中国书店1982影清张士俊泽存堂本,172页。
[96] 姜亮夫:《楚辞通诂·四》,《姜亮夫全集》第四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570页。
[97]《宋本玉篇》卷十二,235页。
[98]《汉语大字典》(缩印本)531页a、1159页a、2256页。
[99]《小学名著六种·集韵》去声八“候”部,143页上。
[100] 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250页。
[101]《宋本玉篇》卷十二,239页。
[10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本《国语》179页。
[103]《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注,《二十五史》第1册,835页下。按该印本章怀太子注作“搓,斫也”,印误。
[104]《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二,2847页。
[105]《宋本玉篇》卷十二,235页。
[106]《一切经音义》卷九十六,3591页。
[107]《说文通训定声·随部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501页下。
[108] [北宋]司马光编、[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4110页。
[109]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306页。
参考文献:
[1] [北宋]陈彭年等:《宋本玉篇》卷一,北京:中国书店1983影清张士俊泽存堂本,20页。
[2]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38页。
[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82页。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篇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影孙星衍平津馆重刊本,13页上。
[5][北宋]司马光等:《类篇》卷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姚刊三韵”本,7页下。
[6]《宋本玉篇》卷二,23页。
[7] 胡吉宣《玉篇校释》169页。
[8] [清]汪远孙:《明道本国语考异》卷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332页。
[9]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影经韵楼刻本,682页下。
[10]《宋本玉篇》卷二,25页。
[11] 胡吉宣《玉篇校释》185页。
[12]分别见《四部丛刊》影金李泽远堂本、巴蜀书社1985影清章氏式训堂本卷六,明万历四十七年刻闵齐伋裁注本卷三、《续修四库全书》影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卷二。
[13] [清]黄丕烈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四部精要·史部七》,19页中。
[1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237页。
[15] [清]汪远孙:《明道本国语考异》卷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国学基本丛书》本《国语》,295页。
[16]《宋本玉篇》卷二,28页。
[17] 胡吉宣《玉篇校释》216页。
[18]分别见《四部丛刊》影金李泽远堂本、巴蜀书社1985影清章氏式训堂本卷四、明万历四十七年刻闵齐伋裁注本卷二、《续修四库全书》影浙江图书馆藏《百家类聚》卷二、黄氏读未见书斋写刻明道本《国语》卷四。
[19]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庄部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896页下。
[20]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影经韵楼刻本,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