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首页 | 国学资讯 | 国学论坛 | 投稿选登 | 国学入门 | 国学产品 | 请您留言
2008年
第4期
目 录

《淮南子·原道篇》校补

萧 旭
(靖江市广电局 江苏 靖江 214500)

 

  内容提要:《淮南子·原道篇》虽经众多学者整理,仍有疏误,有必要重作订补。

  关键词:《淮南子》;《原道篇》;高诱;训诂;校勘

 

  《淮南子》21卷,是西汉初年由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1年)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于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进献于朝廷。

  东汉许慎、高诱作注(今本许注、高注相杂)。有清以降,众多学者整理此着,成就斐然。千虑一失,智者难免。析疑订误,固有俟乎方来者也。本稿在前修、时贤的基础上作校补,误者正之,是而不尽者申证之,诸家未及者补之。此为《淮南子》第一篇《原道篇》的校札,本稿以张双棣先生《淮南子校释》所依据的《道藏》本为底本。

  (1)夫道者……髙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注:际,至也。

  按:际,《文子·道原》作“极”,《六韬·文韬·上贤》:“夫王者之道……若天之髙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本篇下文“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亦作“极”字。极亦至也、及也。马宗霍谓际训接为长,实则接、至义相会。马王堆帛书《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广雅》:“察,至也。”察当读为际。李学勤曰:“‘际’即帛书之‘察’,比《文子》作‘极’为好,揣想今传本《文子》此处系后世因音近而误。”[1]彭裕商从李说,谓“察,知晓之意”,则皆失考。

  (2)源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

  高注:浡,涌也。冲,虚也。汩,读曰骨也。

  按:《文子·道原》作“原流泏泏,冲而不盈;浊以静之,徐清。”默希子注:“泏泏,水出之貌。”《子华子·大道》:“源流泏泏,满而不溢,冲而不盈,夫是之谓久生。”此文“徐盈”当作“不盈”,涉下“徐清”而误。《老子》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文子·微明》:“道冲而用之又不满。”是其确证。下文又曰:“浊而徐清,冲而徐盈。”“徐盈”亦当作“不盈”,《文子》亦误。汩汩,水流貌。一本作“滑滑”,滑亦读曰骨。《文选·七发》:“恍兮忽兮,聊兮慓兮,混汩汩兮。”吕延济注:“混汩汩,相合疾流貌。”与此文同。“汩”从“子曰”之“曰”,杨树达谓本字为{日巛},《说文》:“{日巛},水流也。”杨说是,或作“泏泏”、“淈淈”,《文选·上林赋》:“潏潏淈淈。”《广雅》:“{日巛}{日巛}、淈淈,流也。”王念孙《疏证》:“汩与{日巛}同,重言之则曰{日巛}{日巛}……汩与淈同,重言之则曰淈淈。”

  (3)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

  高注:植,立也。塞,满也。弥,犹络也。施,用也。用之无穷竭也,无所朝夕盛衰。

  按:高注是也,植训立,与“横”对举。《大戴记·曾子大孝》:“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卢注:“置,犹立也。衡,犹横也。”与此文可互参,置当读为植。《礼记·祭义》:“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陆德明《音义》:“溥,本亦作敷,同。”[2]孔颖逹疏:“置谓措置。”孔说失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植叚借为值,注:‘立也。’失之。”《说文》:“值,措也。”朱骏声曰:“经传皆以置为之。”是朱氏谓植当借为值,训措置,朱说失之。朱氏《说文通训定声》说古字通假多极为精审,杨树达《证闻》多与朱氏暗合,诸家校释《淮南子》鲜有采录,故特为表出,其误者则正之。

  (4)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

  高注:舒,散也。幎,覆也。

  按:《御览》卷307引《黄石公记》:“动为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懐。柔而能刚,则其国弥光;弱而能强,则其国弥章。”《黄石公三略》卷上:“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杯……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银雀山汉简《[兵失]》:“贪而廉,龙而敬,弱而强,柔而[刚],起道也。”《六韬·文韬·明传》:“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皇王大纪》卷10:“柔而定,恭而敬,屈而强,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以起也。”并可与此文相参证。汉简“龙”读为龏,《说文》:“龏,悫也。”段注:“悫,谨也。此[龏]与‘恭’音义同。”

  (5)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

  高注:纮,纲也。

  按:《说文》:“纲,维纮绳也。”故高注纮训纲。刘家立谓纲乃维之误,失考。

  (6)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

  按:柄,《文子·道原》作“统”。《御览》卷77引作“泰古二皇,得于中央”,脱“道之柄立”四字。

  (7)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

  高注:滞,止也。

  按:滞,《文子·道原》、《路史》卷2作墆,古字通。《通玄真经缵义释音》云:“墆,音垤,止也。”《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为此文所本。郭注:“天不运而自行,地不处而自止。”《说文》:“滞,凝也。”凝亦止也。滞训止,与“处”义相会,庄逵吉、何宁申高注,并是也。但庄氏谓滞、廛声相转,则殊无必要。于鬯、杨树达谓滞读为缠,训绕,以后世“地行”说当之,未确。《论衡·说日》:“火附地,地不行,故火不行。”是东汉前人认为“地不行”,与《庄子》“地处”说相合。

  (8)有万不同而便于性

  高注:万事不同,能于便性者,性不欲也。

  按:性,《文子·道原》作“生”,借字。默希子注:“万类虽差,各随其性。”

  (9)其徳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

  高注:优,柔也。和,调也。

  按:和,《云笈七籖》卷1引作“合”,义同。优,《治要》卷41、《御览》卷77引作“覆”。杨树达曰:“‘覆’字是也,上文云‘覆天载地’。”张双棣曰:“优字不误,优、和义近。”张说是也,优读为忧,《说文》:“忧,龢之行也。”《吕氏春秋·大乐》:“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此正谓“和天地、调阴阳”也。《韩诗外传》卷5:“故三王之道……调和阴阳,顺万物之宜也。”《后汉纪》卷18:“诏曰:‘朕以不德,统奉洪业,无以承顺乾坤,协和阴阳。’”《虎钤经》卷11:“顺天地之情,和阴阳之性。”优天地,即所谓“顺万物之宜”、“ 顺天地之情”、“承顺乾坤”也。

  (10)呴谕覆育,万物羣生

  高注:呴,温恤也。

  按:谕,一本作“妪”,《云笈七籖》卷1引作“俞”,音近通用。洪颐煊谓“呴谕”即“煦妪”,杨树达、向宗鲁、王叔岷谓“呴谕”与“呴俞”同,并是。呴,读为欨,《说文》:“欨,吹也。”指温吹,欲暖者欨之,欲凉者吹之。字或作“昫”、“煦”、“姁”、“咻”、“休”,参见《通雅》卷1。妪,读为伛,指以体温暖之。字或作“呕”,《庄子·人间世》:“以下伛拊人之民。”李注:“伛,谓怜爱之。”崔注:“犹呕呴,谓养也。”“呴谕”,或作“姁偷”、“呴愉”、“呕喁”、“呴喻”、“煦妪”、“燠休”、“噢咻”,参见《别雅》卷3。

  (11)待而后生

  按:待,读为恃,《文子·道原》作“恃之而生”。《管子·事语》:“不待权舆。”郭沫若《集校》引丁士涵曰:“待,读为恃。”亦其例。向宗鲁谓作“待”字非,未得。《云笈七籖》卷1引亦作“待”字。

  (12)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

  高注:县,犹小也。勤,犹尽也。

  按:高注勤训尽,是也;勤、究对举,究亦尽也。于鬯谓勤当作勒,训分散,无据。旋县,《云笈七籖》卷1引作“周旋”,向宗鲁疑其妄改。王念孙谓县当作绵,旋、绵皆训小,已为于省吾所驳。于省吾释曰:“县、悬古今字。凡物之旋转者,必县诸空,而无所窒碍。”于大成谓于省吾说未得,疑“旋”为“浮”字之误。于大成说亦无据。窃谓县读为转,旋县即旋转。

  (13)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

  按:《庄子·知北游》:“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为此文所本。

  (14)怳兮忽兮,用不屈兮

  高注:屈,竭也。屈读“秋鸡无尾屈”之“屈”也。

  按:屈,《文子·道原》作“诎”,借字。《方言》卷2:“敛物而细谓之揫。”钱绎《笺疏》引此文高注,云:“秋与揫同。”又卷8:“鸡雏,徐鲁之间谓之子。”[3]钱绎云:“秋与同。”《广雅》:“子,雏也。”王念孙《疏证》云:“之言揫也,{秋隹}或作秋。”王氏亦引此文高注。朱骏声曰:“秋之言揫也,揫之言细也、小也。”胡适《〈淮南鸿烈集解〉序》云:“然有一事,犹有遗憾,则钱绎之《方言笺疏》未被采及,是也。”此为一例。今吴方言、江淮方言犹谓物之收缩、缩小曰揫,俗语有“揫筋”、“揫脚”、“揫拢”。字或作,《广雅》:“,缩也。”王念孙《疏证》云:“今俗语犹谓物不伸曰?矣。”《广韵》:“,缩小。”《说文》:“,收束也。读若酋。或从要。”《汉书·律历志》:“秋,也,物敛乃成孰。”《礼记·月令》《正义》引《汉书》“”作“揫”,“)”音义与“揫”相同,当为或体。字或作,《玉篇》:“,同‘’。”字或作愁,《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郑注:“愁读为揫。”字或省作焦,也作癄,《战国策·魏策四》:“季梁衣焦不申。”吴师道《补正》:“焦,卷也。申,舒也。”王念孙《杂志》曰:“焦,读为癄。”焦即,皱缩,故与“不申”同义连文,今吴方言犹谓“衣裳勒身上”。切不可误以为“焦枯”、“烧焦”。《广雅》:“癄,缩也。” 王念孙《疏证》云:“癄亦?也。”《玉篇》:“癄,物缩也。”《广韵》:“癄,小也。亦作?。”字或作绉,《广韵》:“绉,侧救切,衣不申。”

  (15)遂兮洞兮,不虚动兮

  高注:洞,达也。道动有所应,故曰“不虚动”也。

  按:俞樾曰:“遂读为邃,深也。洞有通义,亦有深义。”《云笈七籖》卷1引“遂”作“邃”、“洞”作“通”,并为俞说左证。通、达同义,俞氏又曰:“高注曰:‘洞,达也。’非是。”王利器谓“达字当是通字之误”,则皆失考。

  (16)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

  高注:夷或作迟也,丙或作白。皆古之得道能御阴阳者也。

  按:大丙,《文选·七发》李善注引作“太白”。王念孙谓白、丙声之转,是也;庄逵吉谓白、丙字形相近,未确。《御览》卷14、15引并作“大丙”。《文选·前缓声歌》李善注引误作“大禹”。

  (17)歴远弥高以极往

  按:弥亦经历之义,《韩子·说难》:“旷日弥久”,旧注:“弥,犹经也。”蔡邕《王子乔碑》:“历载弥年,莫之能纪。”亦弥、历互文同义[4]

  (18)蹈腾昆仑

  高注:蹈,蹑也。腾,上也。

  按:《说文》:“蹑,蹈也。”故高氏蹈训蹑。《方言》卷1:“蹑,登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曰蹑。”司马相如《封禅文》:“蹑梁父,登泰山。”蹑、登同义对举。杨树达曰:“训蹈为蹑,非也。蹈当读为踔,跳也。”杨说失之。

  (19)排阊阖,沦天门

  高注:排,犹斥也。沦,入也。

  按:沦,读为踚。《广雅》、《玉篇》、《广韵》并曰:“踚,行也。”王念孙谓踚为之误。

  (20)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

  按:杨树达谓澹读为憺,引《说文》憺、恬并训安,何宁申之,并是也。《文子·道原》作“惔”,一本作“淡”,《书钞》卷134、《御览》卷702引《文子》亦作“淡”,并为“憺”借字。《玄应音义》卷16引《苍颉篇》:“惔,恬也。”又引《广雅》:“惔,静也。”字或作倓、,《说文》:“倓,安也。,倓或从剡。”朱骏声曰:“倓,与憺略同。”《玉篇》:“倓,静也、恬也。”陶方琦、王利器谓澹读为赡,申许注训足,未确。刘文典、何宁、张双棣谓《文选·东都赋》、《景福殿赋》、《东方朔画赞》、《奏弹曹景宗》、《辩命论》、《女史箴》、《新刻漏铭》、《挽歌诗》注引并作“大丈夫恬然无为,与造化逍遥。”《游仙诗》注引作“大丈夫乘云陵霄,与造化逍遥。”《鹪鹩赋》、《叹逝赋》注引并作“大丈夫无为,与造化逍遥。”寻《魏都赋》、《西征赋》、《七命》注引,亦作“大丈夫无为,与造化逍遥”,三氏失引。何宁曰:“今本‘无思’与‘无虑’义复,疑‘无思’当作‘无为’,‘者俱’二字亦‘逍遥’之误。”赵宗乙说同[5],并未确,古人自有复语耳。《选》注所引,皆为李善改写,非《淮南》之旧。《御览》卷359、《韵补》卷1“思”字条引并同今本,《文子·道原》作“恬然无思,惔然无虑”,可证今本作“无思”不误。下文“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亦为旁证。《御览》卷8引《淮南子》:“阴阳为驺,乘云霄,与造化俱。”虽为约引,可证今本作“者俱”不误。

  (21)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

  高注:霄雿,高峻貌也。

  按:霄雿,字或作“陗”,《广雅》:“陗、,高也。”也作“睄窕”,《楚辞·九思·疾世》:“阗睄窕兮靡睹。”王逸自注:“睄窕,幽冥也。”朱起凤《辞通》卷19云:“霄、睄、陗从肖声,雿、、窕从兆声,古通用。”是也;而卷7谓“睄窕”、“萧条”一声之转,则未确。“”训高,有三说:(a)王念孙《疏证》云:“??亦陗也,方俗语有轻重耳。”(b)钱大昭《疏义》引钱大昕云:“疑祧之讹,祧之言超也,超有高义。”(c)朱骏声曰:“叚借为峣。”朱说是。《俶真篇》:“萧条霄雿。”义与此文相同,王念孙释为“虚无寂寞”,则为“高”义之引申。杨树达曰:“‘霄雿’与‘逍遥’同,高说非是。”未确。

  (22)刘览偏照,复守以全

  高注:刘览,回观也。刘,读“留连”之留,非“刘氏”之刘也。

  按:刘,梁履绳、马宗霍读为浏、流,是也。偏,杨树达、张双棣谓偏为徧误,失考。何宁引《荀子·王制》“分均则不偏”,王念孙曰:“徧、偏古字通。”谓不烦改字,是也。朱珔《说文假借义证》亦引王念孙曰:“古书多以偏为徧。”回观,犹言周览。

  (23)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

  按:《方言》卷2:“摇,疾也。”疾而不摇,言虽疾速但不趋走耳。《贾子·容经》:“造而不趋,稍而不苦。”刘师培《贾子新书补释》谓造训疾,与本文可互参。魏·嵇康《琴赋》:“疾而不速,留而不滞。”彭裕商曰:“摇,摇动颠簸。”未是。

  (24)万物之变,不可究也

  按:究,《文子·道原》作“救”,借字。古从九、从求之字多通用。《文子》一本亦作“究”。

  (25)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

  按:害,当据《礼记·乐记》、《文子·道原》作“欲”,《类聚》卷72引晋·庾阐《断酒戒》:“尔不闻先哲之言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广弘明集》卷18引晋·戴安公《释疑论》:“夫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性欲既开,流宕莫检。”《庄子·大宗师》:“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晋·郭象注:“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则天理灭矣。”皆当作“欲”之确证。俞樾谓“害”、“欲”并“容”字之误,于大成从之,未确。《史记·乐书》作“颂”,《集解》:“徐广曰:‘颂音容,今《礼》作欲。’”“颂”亦当作“欲”,《正义》:“其心虽静,感于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正义》所解是也。

  (26)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

  高注:形,见也。诱,感也。灭,犹衰也。

  按:《礼记·乐记》:“知诱于外,不能反躬。”郑注:“形,犹见也。知,犹欲也。诱,犹道也、引也。躬,犹己也。”“道”同“导”。知诱于外,《文子·道原》作“智出于外”, 于大成谓《文子》“出”当从别本作“怵”,读为訹,训“诱”。“出”当即“怵”音误,于说是也。灭,当从《史记·乐书》《正义》解作“灭绝”。吴承仕谓高注“感”当作“惑”,失之。

  (27)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

  高注:天,性也。不以人事易其天性也。一说曰:天,身也,不以人间利欲之事易其身也。

  按:高注似训易为改易,未确。易,轻易、轻视。天,天性,指自然属性。不以人易天,言遵循、重视自然规律。

  (28)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

  高注:言民戴仰而爱之也。

  按:于省吾谓害当作容,读为颂。《老子》第66章:“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河上注:“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欲害之心也。”《主术篇》:“故百姓载之上弗重也,错之前而弗害也。”何宁引以上二条材料,谓于说非也,甚确。《文子·道原》、《治要》卷41引《淮南子》并作“害”字,可助证何说。

  (29)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曰:“敢,犹能也。”王念孙据《老子》及《治要》卷41所引,校“敢”作“能”,于大成从之,未确。《文子·道原》亦作“敢”字。

  (30)射者扜乌号之弓,弯綦卫之箭

  高注:扜,张也。弯,引也。

  按:《玉篇》:“扜,持也。”《韩子·说林下》:“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王引之曰:“当作‘扜弓’。扜弓,引弓也。《说文》:‘弙,满弓有所向也。’字或作扜,《大荒南经》‘有人方扜弓射黄蛇’,郭注曰:‘扜,挽也,音纡。’《吕氏春秋·壅塞》:‘因扜弓而射之’,高注曰:‘扜,引也。’《淮南子·原道篇》:‘射者扜乌号之弓’,高注曰:‘扜,张也。’今本《吕览》、《淮南》‘扜’字皆误作‘扞’,唯《山海经》不误,则赖有郭音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弙”条亦谓《山海经》扜叚为弙,《广雅》“弙,张也”条王念孙《疏证》亦谓《淮南子》扜与弙通,王叔岷、陈奇猷并采王引之说。寻《列子·仲尼》:“引乌号之弓,綦卫之箭。”正作“引”字,可为段氏、二王说左证。扜,庄校本作“扞”,《御览》卷347、914引作“扞”。杨树达曰:“扞,《说文》作‘弙’,云:‘满弓令有所向也。’”当谓扜读为弙(),《说文》“,满弓有所向也。从弓于声。”杨氏失检。《玉篇》:“弙,弓满也,持也,引也,张也。”《广韵》:“弙,满挽弓有所向。”又按《吕氏春秋·贵卒》:“管仲扞弓射公子小白,中钩。”杨树达谓当作扜,叚为弙,王利器从之。陈奇猷则谓“扞、关、贯皆弯之通假字”,似未确。高氏“扜”训“张”、“引”,郭氏“扜”训“挽”,正与《玉篇》、《广韵》相合。

  (31)无以异于使蟹捕鼠

  高注:以艾灼蟹匡上,内置穴中,乃热走穷穴,适能禽一鼠也。

  按:《御览》卷942引“内”作“纳”,“禽”作“擒”,并古今字。又引《淮南万毕术》:“烧蟹致鼠。”[6]

  (32)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高注:四海之外皆有狡猾之心也。

  按:狡,读为徼,古从交从敫之字多通用。言海外有徼幸之心也。

  (33)乃壊城平池

  按:池,《御览》卷82引误作“地”。

  (34)是故鞭噬狗、策蹏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

  按:策蹏马,《意林》卷2引作“捶踶马”。《集韵》:“蹏,或从是。”“蹏”同“踶”,本为名词“蹄”,用为动词,则为“踢”。《说文》:“策,马棰也。棰,击马也。”棰,本为名词“马鞭”,用为动词,则同“捶”。杨树达曰:“《说文》蹏训足,‘蹏马’连文无义。蹏盖假为踶,蹋也、蹑也。”杨氏失考。张双棣曰:“蹏用作动词即为踶。杨谓蹏假踶,非是。”

  (35)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按:《韩子·饰邪》:“明主使民饰于道之故,故佚而有功……乱主使民饰于智,不知道之故,故劳而无功。”《孔丛子·抗志》:“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功。”并可与此文相参证。数,术也。上文“释大道而任小数”,《御览》卷951自变量亦作术。逸,《文子·道原》作“佚”,借字。

  (36)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

  按:峭法刻诛,《治要》卷41引同,有注:“峭,峻。”《文选·西征赋》李善注引作“陗法刻刑”,又引许慎曰:“陗,峻也。”《原本玉篇残卷》:“陗,《淮南》:‘陗法刻刑’。许叔重曰:‘陗,陖也。’野王案:此谓严克也。”陗、峭为正、俗字,《说文》:“陗,陖也。”陖、峻并借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削,借为陗。《玉篇》:“诛,罚也。”刑,读为,《说文》:“,罚辠也。”经典通作“刑”。刑、诛同义。《文子·道原》作“法刻刑诛”,斯为不辞。

  (37)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而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

  按:《类聚》卷17引《慎子》:“离朱之明,察毫末于百步之外,下水尺,不能见浅深,非目不明,其势难覩也。”[7]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卷3:“昼见星于天,夜见鱼于渊,耳比八风之调,目领羣兽之毛。”可与此文相参证。合、比同义,犹言和协、协调。《俶真篇》:“目数千羊之群,耳分八风之调。”“分”为“合”字形误。《宋髙僧传》卷30:“备五彩而服章,合八风而成乐。”亦作“合”之旁证。

  (38)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

  高注:均,平也。

  按:王念孙据《御览》卷37、180所引,及《文子·道原》,谓修当作循。于大成又举《长短经》卷8自注引作“循”证之。二氏所说是也,《子华子·晏子》:“于传有之,循道理之数,而以辅万物之自然,六合不足均也。”《文子·自然》:“无权不可为之势,而不循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功。”亦作“循”字。《韩子·喻老》:“故不乗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文子·下徳》:“不因道理之数,而専己之能,则其穷不远。”循、随、因同义,并其旁证。《主术篇》:“夫推而不可为之势,而不修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而况当世之主乎?”“修”亦“循”之误。不足,犹言不难,参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39)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

  按:二“树”字,《御览》卷1000引并作“植”。《搜神记》卷12:“木株于土,萍植于水。”[8]本于此文。

  (40)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

  高注:跖,足也。实,地也。

  按:跖,《白帖》卷95、《御览》卷889引同,《御览》卷914引作“厥”。马宗霍谓跖训践,是也。厥读为蹶、蹷,本篇下文“先者踰下,则后者蹷之。”高注:“蹷,履也。”《文选·上林赋》:“蹶石阙”,郭璞注:“蹶,蹋也,音厥。”又《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李善注引《汉书音义》:“韦昭曰:‘蹶,蹋也。’”李周翰注:“蹶,履也。”又《羽猎赋》:“蹶松柏”,李善注:“蹶,踏也。”

  (41)羽者妪伏,毛者孕育

  高注:妪伏,以气剖卵也。

  按:《玉烛宝典》卷1引许注:“妪伏,以气伏孚卵也。”可证“剖卵”即“孚卵”。剖,读为孚,俗作孵。《泰族篇》:“卵割于陵。”王念孙曰:“割当为剖,字之误也。《初学记》、《白帖》、《御览》引此并作‘卵剖’,《开元占经》引作‘卵孚’,孚、剖声相近。”[9]朱起凤《辞通》卷15曰:“剖从咅声,与孚声近。”《说文》:“孚,卵孚也。”徐灏笺:“孚、伏、抱一声之转,今俗谓鸡伏卵为步,即孚之重唇音稍转耳。”今吴方言亦有“鸡步窠”、“步小鸡”之语。字或作部,《吕氏春秋·季春纪》:“戴任降于桑”,高注:“部生于桑。”郝懿行曰:“部盖借为‘抱鸡’之抱。”字也作抱、菢,《方言》卷8:“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玄应音义》卷5、《慧琳音义》卷52引抱作菢。丁惟汾《方言音释》曰:“抱古音读剖,为孚之异文。”育,《礼记·乐记》、《史记·乐书》作“鬻”,郑注:“鬻,生也。”《释文》:“鬻,音育,生也。”

  (42)秋风下霜,到生挫伤

  高注:草木首地而生,故曰到生。挫伤者,雕落也。

  按:到,一本作“倒”,并读为菿,《说文》:“菿,草木倒。”顾广圻曰:“到与倒通,古本皆作‘到’,作‘倒’者非是。”未得本字。

  (43)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

  按:注,张双棣训集向、聚向,是也。注读为着,《周礼·天官·疡医》“祝药”,郑注:“祝,当为注。注谓附着药。”

  (44)木处榛巢,水居窟穴

  高注:聚木曰榛。

  按:《说林篇》:“榛巢者处林荗,安也;窟穴者托埵防,便也。”榛,并读为橧,动词。《广雅》:“橧,巢也。”指聚集柴木构筑居室。字或作曾、层,本字为增。专字为竲,《说文》:“竲,北地高楼无屋者。”《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郑注:“寒则累土,暑则聚薪柴居其上。”《释文》:“橧,本又作增,又作曾,同。”孔疏:“谓橧聚其薪以为巢。”《家语·问礼》同《礼记》,王肃注:“掘地而居谓之营窟。有柴谓橧,在树曰巢。”因称所建之巢室为橧巢,名词。窟,读为掘,动词,指挖掘洞穴构筑居室。因称所掘之洞穴为掘穴,名词。《主术篇》:“然民无掘穴狭庐所以托身者,明主弗乐。”正作本字“掘”。《荀子·法行篇》:“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穴]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10]杨倞注:“堀与窟同。”《大戴礼记·曾子疾病》:“鹰鶽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蹷穴其中。”[11]《治要》卷35引《曾子》:“鹰隼以山为庳而[增]巢其上,鱼鳖鼋鼍以川为浅而窟穴其中。”[12]《类聚》卷36引梁·刘孝标《山栖志》:“夫鸟居山上,曾巢木末;鱼潜川下,窟穴沙泥。”[13]诸例中“增(曾、层)巢”、“窟(蹷、堀)穴”皆动宾结构。寻《说苑·敬慎》:“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又《说丛》:“鹰鹫以山为卑,而増巢其上;鼋鼍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潜夫论·忠贵》:“夫鸟以山为卑,而橧巢其上;鱼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14]《老子》第50章魏·王弼注:“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増巢其上。”四例作“穿穴”、“凿穴”,则“窟(蹷、堀)”为“挖掘”义至显。左松超《说苑集证》曰:“堀借为掘,蹷借为欮,与穿同义。层、曾、橧并借为増。窟亦借为掘。”左说是也,《广雅》:“欮、掘,穿也。”字或作堀、撅、阙,《集韵》:“掘,《说文》:‘搰也。’或从土。”又“掘,穿也,或作阙,亦书作撅。”王引之曰:“榛当读为橧”,甚确;而谓“橧巢连文,则橧即是巢,犹窟穴连文,则窟即是穴。”则误以“橧”、“窟”为名词矣。

  (45)禽兽有芄,人民有室

  高注:芄,蓐也。

  按:芄,刘绩、王念孙校为艽,并是也。艽,当读为菆,《说文》:“菆,一曰蓐也。”《广韵》菆音侧鸠反,艽音巨鸠反。

  (46)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按:固,当作“因”,上文云“因天地之自然”。《庄子·徳充符》:“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47)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

  高注:被,翦也。

  按:刘文典曰:“《类聚》卷7、《御览》卷41引,众并作多,疑许注本如此。”《白帖》卷5、《海录碎事》卷3、《纬略》卷8引亦作“多”。王引之谓被无翦训,改“被”为“劗”。被、劗形声俱远,无缘致讹。朱骏声谓被借为柀,《说文》:“柀,一曰析也。”亦未得。被,当作“祝”,形近而误。《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亦误作“被”字。《后汉书·杜笃传》《论都赋》李贤注引《谷梁传》曰:“越人被发文身。”今《榖梁传·哀公十三年》作“吴,夷狄之国也,祝髪文身。”《列子·汤问》:“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张湛注:“祝,之六反。孔安国注《尚书》云:‘祝者断截其发也。’《汉书》云:‘越人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一本作‘被’,恐误。”《战国策·赵策二》:“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姚校:“被,三本作祝,《史》作翦。”皆“被”为“祝”误之证。按姚引《史记》见《赵世家》,“断发文身”、“翦发文身”、“祝发文身”为南越、荆蛮风俗,《呉越春秋·呉太伯传》:“(太伯、仲雍)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而“被发”,有二义:(a)被读为辫,“辫发”为西南夷及胡俗,《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后汉书·西羌传》:“羌胡被髪左衽。”寻《汉书·终军传》:“解编髪,削左衽。”颜师古注:“编,读曰辫。”又《西南夷传》:“编髪随畜移徙,亡常。”颜师古注:“编音歩典反。”《后汉书·西南夷传》:“辫发随畜迁徙,无常。”《南齐书·髙帝本纪》:“是以辫发左衽之酋,款关请吏。”此可证“被髪”即“辫(编)发”。(b)“被”同“披”,谓披散其发,《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汪少华谓“被发文身”与“被髪左衽”的“被髪”都同样指披散头髪[15],则是将东、西夷风俗混一,有必要一辨。

  (48)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高注:卷,卷臂也。

  按:朱骏声谓攘借为纕,卷借为絭,《说文》:“纕,援臂也。絭,攘臂绳也。”[16]蒋礼鸿、何宁说同,杨树达说“卷”字亦与朱氏同。刺,读为,《说文》:“,侧行也。”

  (49)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

  按:俗,王念孙据《御览》卷358所引改为“各”,刘文典、杨树达驳之。所驳是也,《汉书·地理志》:“故其俗夸奢,上气力。”《三国志·诸葛恪传》:“俗好武习战,髙尚气力。”《晋书·伏滔传》:“其俗尚气力而多勇悍。”并其不误之证。

  (50)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

  高注:失,犹易也。

  按:何宁曰:“《齐民要术》卷4引徙作移。”《类说》卷44引亦作“移”。高注“失,犹易也”,据下文“形性不可易”为说。

  (51)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按:《文子·道原》作“以恬养智,以漠合神,即乎无门。”可互校。此文“性”当作“智”,《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释文》:“知,音智。”为此文所本,“知”同“智”,《白帖》卷26、《说文系传》“恬”字条、《云笈七籖》卷94引《庄子》并作“智”。顾观光曰:“‘即’下脱‘入’字,‘无’当作‘天’。”俞樾说同。李定生、徐慧君则谓俞说非是,云:“即乎无门,与上‘出乎无门’相一致。《广韵》:‘即,舍也。’无门,谓大道也。”可参。

  (52)偶智故

  按:偶,本字为“隅差”,《本经篇》:“衣无隅差之削。”高注:“隅,角也。差,邪也。古者质,皆全幅为衣裳,无有邪角。邪角削杀也。”隅指直角,差,误差。古者衣裳以全幅为之,没有折角,故无削杀、裁剪之误差。王念孙从高注训邪,未当。字或作“隅眦”(参王念孙说)[17],《齐俗篇》:“(衣)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字或作“齵差”(参刘台拱说),《荀子·君道》:“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王先谦曰:“齿不齐曰齵。齵差,参差不齐。”刘台拱曰:“齱齵不正,参差不齐。”《辞通》卷2曰:“齵差,言齿相佹也,即龃龉之义。”并以“齵差”为本字,失之。《吕氏春秋·君守》:“智差自亡也。”高注:“差,过也。用智过差,极其情欲以自消亡也。”高氏差训过,“过差”为汉代人成语,犹言过分、过甚,故以“极”字申之。俞樾谓“智差”即“偶智故”,高亨谓差训邪,陈奇猷谓“智差”即伪诈,张双棣从之,并失之。

  (53)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

  高注:循,随也。游,行也。

  按:《人间篇》:“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游。”[18]可与此文互证。

  (54)夫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与语至道,拘于俗、束于敎也

  按:《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为此文所本。张双棣曰:“郭庆藩云:‘司马训笃为厚,其说迂曲难通。《尔雅》:“笃,固也。”笃字正与上下文拘、束同义。’双棣按:郭说是,笃亦可训困,困亦与拘、束同义。”郭说实本于王念孙,见王引之《尔雅述闻》所引。笃训困,本字为,《说文》:“,穷也。”

  (55)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

  高注:天,身也。不以人事滑乱其身也,不以欲乱其清浄之性者也。

  按:身,一本作“理”。《文子·道原》作“故圣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乱情。”《道原》又云“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19]

  (56)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

  高注:《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故曰不谋而当,不虑而得也。

  按:《吕氏春秋·本生》:“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为此文所本。此文“不言而信”四字当在“不谋而当”上,《文子·道原》误同此文。观高注引《诗》以解“不谋而当,不虑而得”,则其间亦必不容错入“不言而信”四字矣。《亢仓子·全道篇》:“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亦为旁证。《荀子·君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聦,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不为而成”即“不动而功”。

  (57)昔舜耕于历山,朞年而田者争处硗埆,以封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

  高注:湍濑,水浅流急少鱼之处也。曲隈,崖岸委曲。深潭,回流饶鱼之处。

  按:《韩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朞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朞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朞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与本书所载“钓于河滨”相同。《管子·版法解》:“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墨子·尚贤中》、《吕氏春秋·慎人》、《新序·杂事一》、《史记·五帝本纪》、《列女传》卷2、《初学记》卷9引《帝王世纪》所记皆“耕”、“陶”、“渔(钓)”三事,地点亦合。《尚书大传》卷1:“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陶于河滨,渔雷泽之中,尧致舜天下,赠以昭华之玉。”《御览》卷409引《鲁连子》:“舜耕于历山而交益,陶于河滨而交禹。”《说苑·反质》:“历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雷泽之渔者善争陂,而舜渔焉;东夷之陶器窳,而舜陶焉。”三书所记,则详略不同。《路史》卷21:“历阳之耕侵畔,乃往耕焉,田父推畔,争以督亢授;濩泽之渔争坻,乃往渔焉,?人巽长,争以深潭与;东夷之陶苦窳,陶于河滨,期年而器以利。”则所渔地点又异。《资治通鉴外纪》卷1:“耕于历山,朞年而田者争处硗埆,以封壤肥饶相让;渔于雷泽,渔者争处湍瀬以曲隈深潭相予;陶于河滨,河器不苦窳。”与本书最近,疑本书当作“陶于河滨”,下脱“河器不苦窳;渔于雷泽”九字。硗埆,杨树达读为“硗确”,《说文》:“硗,礊也。确,礊也。”《原本玉篇残卷》“确”字条、《御览》卷81引正作“硗确”。封壤,王念孙据《御览》卷81、《尔雅》邢昺疏引改作“封畔”,蒋礼鸿、何宁补引《原本玉篇残卷》“确”条引亦作“封畔”,可从。《资治通鉴外纪》卷1、《记纂渊海》卷60并作“封壤”,则宋时已误。潭,《御览》卷81引作“涧”,《原本玉篇残卷》“润”字条云:“《淮南》‘以曲隈深润相与’,许叔重曰:‘润,入之处也。’野王案:谓润利也。”陶方琦、易顺鼎谓润为涧字之误;蒋礼鸿、马宗霍谓涧当作润,高本作“深潭”为长。按“深潭”、“深涧”并通,润为涧字之误,野王说非也。考《楚辞·抽思》王逸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淮南》多楚语,疑作“深潭”为《淮南》之旧。《说文系传》:“澳,隈崖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声。臣锴按《淮南子》:‘渔者以其隈隩曲崖相让。’内谓岸内曲;隈,外曲也。”

  (58)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

  高注:志,王天下之志也。一曰:人心之志也。

  按:志,当从《记纂渊海》卷60所引作“德”,字之讹也。《韩子》仲尼叹曰:“圣人之德化乎”,正赞舜有德而化天下,尤为确证。张双棣曰:“此‘志’当即上文之‘玄德’,注非。”张说得其意,未得其字。“志”当为“惪”误,“惪”为“德”古字。

  (59)保其精神,偃其智故

  按:保,读为宝。偃,读为掩,参下“掩其聪明”条。《文子·道原》作“厉其精神,偃其知见”。

  (60)故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应而不乏

  按:《荀子·修身》:“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意林》卷1引作“穷无穷、极无极”。乏,《文子·道原》作“知”。

  (61)所谓志弱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

  按:不敢,俞樾谓当从《文子·道原》作“不取”,已为刘文典、杨树达、蒋礼鸿所驳;何宁谓语本《管子·势》:“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寻《管子·势》云:“故贤者安徐正静,柔节先定,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守弱节而坚处之。”本文上句“所谓志弱者,柔毳安静”,亦与《管子》意合,何氏失之交臂。其实皆本于《老子》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文以“不敢”、“ 不能”为行藏,即守柔、守弱之义。《文子·道徳》:“立于不敢,设于不能。”亦可互参。行、藏对举,犹言行、止,《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藏于不敢,即《文子》“立于不敢”,言以不敢而处世。行于不能,即《文子》“设于不能”,言以不能而行事。《说文》:“设,施陈也。”与“行”、“用”同义。《管子》“行”、“立”当互易,当作“立于不敢而行于不能”,马王堆帛书《十六经·顺道》:“立于不敢,行于不能。”尤为确证。

  此诸家所未及。

  (62)在中以制外

  按:《文子·道原》同。在,犹处也。马宗霍谓在训居,是也。王利器曰:“陈季皋先生以为‘在’当为‘任’。案《尔雅》:‘在,察也。’不必改字。”二说皆误。

  (63)排患扞难

  按:扞,张双棣训御,是也。本字为,《说文》:“,止也。”

  (64)力无不胜,敌无不凌

  按:凌,《文子·道原》作“陵”,并读为夌,《说文》:“夌,越也。”

  (65)应化揆时,莫能害之

  按:害,读为遏,阻止。本书“莫之能V”句式共6见,为例程,此例为变式。

  (66)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

  高注:同,等也。至于如己者则等,不能胜也。

  按:《诠言篇》:“强胜不若己者,至于与同则格;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度。”许注:“言人力能与己力同也,己以强加之,则战格也。”《文子·道原》、《符言》并作“至于若己者而格”。格,读为挌,击也。《列子·黄帝》作“至于若己者刚”,张湛注:“必有折也。”《说文》:“刚,强断也。”张氏用许说。杨伯峻《列子集释》引吴闿生说,谓“刚”当作“戕”,无据。同,读为撞、,亦击也。

  (67)而坚强者,死之徒也

  高注:徒,众也。

  按:此句见《老子》第76章,《广韵》:“徒,党也。”《韩子·解老》:“四肢与九窍,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动静,尽属于生焉。属之谓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高注徒训众,与韩子解“徒”为“属”相合。高亨《老子正诂》引马叙伦曰:“徒,读为道途之途。”马说非是,不烦改读。

  (68)然而趋舍指凑

  高注:指,所之也。凑,所合也。指凑犹言行止也。

  按:高注“之”即“至”义。朱骏声曰:“指,叚借为底。”朱说是,《国语·周语上》韦昭注:“底,至也。”字或作厎,《玉篇》:“厎,至也。”《书·微子》:“今尔无所指告”,《左传·襄公九年》作“无所厎告”,此指、厎相通之证。金其源谓指同旨,失之。

  (69)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按:有,犹见也,训见拙著《古书虚词旁释》。《类聚》卷23引后汉·张奂《诫兄子书》:“蘧伯玉年五十见四十九年非”,可为旁证。茅本等“有”作“知”,恐为臆改,非《淮南》之旧。《庄子·则阳》:“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又《寓言》:“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传闻异辞。

  (70)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

  按:攻,攻击、指责、改正。言后者容易指责先前的错误,故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于鬯、杨树达谓攻读为功,并失之。

  (71)先者上髙则后者攀之,先者谕下则后者蹷之

  按:谕,当从别本作“踰”。踰,下降。《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下堂,南面而立。”上博简《武王践阼》“下”作“逾”,逾、踰古字通。

  (72)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

  高注:周,调也。数,术也。合于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也。

  按:《文子·道原》作“调其数而合其时”,调亦合也。

  (73)时之反侧,间不容息

  高注:言时反侧之间,不容气息,促之甚也。

  按:《文子·道原》作“时之变则,间不容息。”俞樾曰:“变与反通,则乃侧之假字。”

  (74)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按:弗取,《齐民要术》卷1引作“不纳”,《御览》卷77引作“弗纳”。《路史》卷22作“冠罣而弗顾,屐税而弗纳。”疑为许本。《类聚》卷20引同此,盖高、许之异。

  (75)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

  按:抱,《文子·道原》误作“拘”。《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抱亦守也。

  (76)修极于无穷,远渝于无崖;息耗减益,通于不訾

  高注:訾,量也。

  按:渝,读为踰,庄本等及《文子·道原》误作“沦”;王叔岷曰:“渝即沦之形误。”李定生、徐慧君曰:“沦,原义为小波,此谓波及之义。”彭裕商曰:“沦,入,至于。”并未是。通,《文子》作“过”。彭裕商曰:“此‘过’字可能是‘通’字之误。”《御览》卷58引《文子》,有注:“涌出曰息,煎干曰耗,出川枝流曰减,九野注之曰益,过于不訾者,言过尾闾,入天壑、入无底谷。”益,泛溢、漫溢,后作“溢”。訾训量,朱骏声谓借为咨。赵宗乙谓借为赀,未得本字。

  (77)泽及蚑蛲而不求报

  高注:蚑,蚑行也。蛲,微小之虫也。

  按:蚑,别本作“跂”。蚑蛲,《文子·道原》、《御览》卷951引同;《御览》卷58引作“跂跷”,注作:“跂,跷行也。跷,微小之虫也。”跂跷,为“蚑行蛲动”之省,《修务篇》:“蚑行蛲动之虫,喜而合,怒而斗。”本篇即指蚑行蛲动之虫,用为名词。《说文》:“蚑,行也。蛲,腹中短虫也。跂,足多指也。”《玉篇》:“跷,举足也。”《集韵》:“蚑,虫行,或作跂。”当以“蚑跷”为本字。

  (78)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

  高注:赡,足也。既,尽也。德泽加于百姓,不以为己财费也。

  按:张双棣谓费训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施而不费。”杜注:“因民所利而利之。”为此文所本。《玉篇》:“赡,周也,假助也。”《广雅》:“施,予也。”《集韵》:“赡,赒也。施,与也。”高注赡训足,未安。

  (79)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

  按:刺,《御览》卷58引作“”,为“射”之古字。焚之不然,《文子·道原》作“灼之不熏”。

  (80)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

  高注:遁,逸也。错缪相纷,彼此相纠也。

  按:淖溺流遁,《文子·道原》作“绰约流循”。遁,读为循,循环。流循,犹言流转。下文“蟠委错紾,与万物始终[流转]”[20],是其谊。彭裕商谓“循”、“遁”训行,未允。

  (81)利贯金石,强济天下

  高注:水流缺石,是其利也。舟船所载无有重,是其强也。济,通也。

  按:济,当从《文子·道原》作“沦”,沉没。《说文》:“沦,一曰没也。”言水之利,可贯穿金石;水之强,可沉没天下。高注“舟船所载”云云,未得其旨。

  (82)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

  按:上“与”,犹随也、任也。别本作“任天下取与”,盖据《文子·道原》改,“任”义同“与”,“下”字误。《御览》卷58引作“与天地取与”,是其旧本。下文“与天地鸿洞”、“与万物始终”,并作“与”字。

  (83)出生入死,自无跖有,自有跖无,而以衰贱矣

  按:衰贱,衰落卑贱。《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传》:“(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亦此意。吴汝纶谓“衰贱”当据《俶真篇》改为“衰渐”,未确。二文文例不同,不可据改。《御览》卷58引亦作“衰贱”。

  (84)是故清静者,徳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而恬愉者,万物之用也

  高注:万物由之,得为人用。

  按:张双棣曰:“《文子·道原篇》作‘万物之祖也’,似作‘祖’义长。高注因‘用’为说,盖高所见本已作‘用’。”张说未确。《文子》作“清静者,徳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文不同。《御览》卷58引亦作“万物之用”。别本及《文子》误作“虚无恬愉”,向宗鲁、王叔岷据藏本、景宋本及《御览》卷58所引校为“虚而恬愉”;《楚辞·远游》:“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以”用同“而”,此其旁证。

  (85)卓然独立,块然独处

  按:独处,刘文典据《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李善注引校作“幽处”,已为杨树达所驳;何宁申杨说,谓《文选·鹪鹩赋》、《答卢谌》、《杂诗》李善注引并作“独处”。寻《御览》卷58引亦作“独处”,《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亦其左证。

  (86)懐囊天地,为道关门

  高注:门,道之门。

  按:《御览》卷58引“关”作“开”,引注作“开道之门”。王叔岷曰:“《御览》引关作开,乃俗书形近之误。”何宁谓疑作“开门”是,举《管子·心术》:“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为证。何说未确,《管子》房玄龄注:“宫者,心之宅,犹灵台也。门谓口也,开口,使顺理而言。”与此文“道之门”无涉。寻汉·严遵《道徳指归论》卷3:“故能塞其聪明,闭其天门,关之以舌,键之以心,非时不动,非和不然,国家长久,终身无患。”为道关门,犹言黜其聪明,闭其天门,而守之以神,不用智巧,而循自然也。何宁又谓“注亦当作‘开道之门’,若释‘门’字,则注语赘设矣。”何说亦未得,下文“百事之根,皆出一门”,高注亦曰:“门,道之门也。”

  (87)穆忞隐闵

  高注:穆忞隐闵,皆无形之类也。

  按:类,吴承仕、蒋礼鸿校为“?(貌)”。钱绎《方言笺疏》卷7谓“穆忞”即“莫文”,是“文莫”之倒文,也即“侔莫”;朱起凤《辞通》卷14谓“穆忞”即《精神篇》“芒芠漠闵”之“漠闵”。诸家未引,兹为出之。张双棣引朱起凤曰:“‘穆忞’疑即‘沕穆’之倒文。”见《辞通》卷21“沕穆”条按语。

  (88)循之不得其身

  按:刘文典曰:“循为揗叚,《说文》:‘揗,摩也。’”刘说是也,《俶真篇》:“扪之不可得也。”《道应篇》:“搏之不可得。”搏读为拊,《说文》:“拊,揗也。扪,抚持也。”段注:“扪,又专谓摩挲。”可相互参证。

  (89)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

  高注:解,达也。际,机也。

  按:《管子·内业》:“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又《心术下》:“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十六经·成法》:“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文子·道原》:“一之理,施于四海;一之嘏,察于天地。”为此文所本。郭沫若《管子集校》引许维遹说,谓察、际声同义通,训“至”;张双棣曰:“际当训至。”际当读为察,训审察、穷究。彭裕商曰:“察,知晓。《原道训》作‘际’,即帛书的‘察’。”《内业》察、极对举,极亦穷究之谊。《管子》“穷天地,被四海”,即此文“施四海,际天地”之谊。施,延及,与“被”同义。高注:“际,机也。”机读为僟,《说文》:“僟,精谨也。”朱骏声曰:“此讥察之本字。”《孟子·梁惠王下》赵注:“讥,察也。”字或作几,《礼记·玉藻》郑注:“几,察也。”吴承仕曰:“疑机当为几。几,近也、尽也。”王利器曰:“注‘机’疑当作??……引申为凡近之词。”皆可商。解,《文子》作“嘏”,彭裕商曰:“二字古音相近,同属见母,韵部则鱼、支旁转。”所说是也。道藏本《通玄真经缵义释音》云:“嘏,音假,大也。”王利器申之;李定生、徐慧君曰:“嘏,大远也。又予福也。解与嘏,音相近,当作嘏。”并非其谊也。

  (90)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按:马王堆帛书《十六经·成法》:“万物之多,皆阅一空。”《汉语大字典》引《文子》此例阅训出,是也。阅、出同义对举。阅读为脱,《管子·霸形》:“言脱于口而令行乎天下。”尹注:“脱,出也。”马宗霍谓阅训具,寻《说文》:“阅,具数于门中也。”乃“计算”之义,非“具备”义,马说非是。马氏又引《诗》毛传:“阅,容也。”谓本文训容亦通。阅训容,乃“喜悦”、“悦怿”义,而非“容受”义,此说亦非是。《俶真篇》:“此皆生[于]一父母而阅一和也。”[21]阅亦当训出。高注:“阅,总也。”李定生、徐慧君曰:“阅训总,犹容也。”并失之。《文子·微明》:“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明,阴阳之所煦,雨露之所润,道德之所扶,皆说一和也。”说亦读为脱。王利器、李定生、徐慧君谓说为阅形误,亦失之。

  (91)是故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于公

  按:《文子·道原》“掩”作“弃”。《天文篇》高注:“掩,蔽也。”《主术篇》:“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纩塞耳,所以掩聪。”《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纮紞充耳,所以掩聪也。”正掩、蔽同义对举。《俶真篇》:“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晋书·张寔传》:“窃谓宜偃聪塞智,开纳羣言。”偃为借字。

  (92)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

  高注:常恬澹也

  按:损,王念孙据《文子·道原》校作“捐”,是也。蒋礼鸿谓损训减,不必改字,未确。高注“常”字,当作“尚”。下文“忧悲者,德之失也。”高注:“德尚恬和,以忧悲为失。”

  (93)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

  高注:一,齐也。轨,法也。

  按:一,《御览》卷720引作“守”,于义为长。守度循轨,即《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篇》“循法守度”之谊。

  (94)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

  高注:中,心也。外,情欲。不,养也。

  按:收,王念孙据《文子·道原》校作“牧”,高注作“牧,养也”,并确。《易·谦》:“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又“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可以参证。

  (95)坚强而不鞼

  高注:鞼,折也。

  按:鞼,《文子·道原》作“匮”,马王堆帛书《道原》作“撌”,古字通用。《本经篇》:“刚而不鞼。”高注同,是也。《兵略篇》:“刚而不可折也。”《泛论篇》:“太刚则折。”并为确证。《老子》第76章:“木强则折。”此为反面之笔。“鞼”字训折,其本字有三说:(a)朱骏声曰:“叚借为刿。”(b)王利器谓朱说未当,曰:“假为刽。”(c)马宗霍曰:“盖匮之假借字。”“匮”本义为匣,马说未得,前二说各备一通。

  (96)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

  高注:在小能小,在大能大。

  按:逼,同“偪”,急迫、偪塞。窕,宽缓、舒缓。《兵略篇》:“是故入小而不偪,处大而不窕。”高注:“偪,迫也。”《俶真篇》:“处小隘而不塞,横扃天地之间而不窕。”高注:“扃,犹闭也。”《要略》:“故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22]高注:“窕,缓也。布之天下,虽大不窕也。”《荀子·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郄穴而不偪者与?”杨倞注:“窕读为窱,深貌也。”杨注非是。《墨子·尚同下》:“是故大用之治天下而不窕,小用之治一国一家而不横者,若道之谓也。”横,充塞。诸书可相互参证。

  (97)其魂不躁,其神不娆

  高注:躁,狡。

  按:高注“狡”即“急躁”义,《文选·洞箫赋》李善注:“狡,急也。”《广韵》:“狡,疾也。”《晏子春秋·问下》:“庄敬而不狡。”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字通作绞,《论语·泰伯篇》郑注曰:‘绞,急也。’”

  (98)迫则能应,感则能动

  按:王念孙曰:“当作‘感则能应,迫则能动’,《精神篇》:‘感而应,迫而动。’《修务篇》:‘感而不应,攻(敀)而不动。’《庄子·刻意篇》:‘感而后应,迫而后动。’皆其证。”向宗鲁曰:“王说未碻,感、迫义既相因,自可互用。《说苑·指武》:‘迫则能应,感则能动。’与此文正同。” 何宁曰:“王说似是也,上文云‘感而应之’,又云‘肃然应感’,皆以感、应连文,一篇之中不当前后岐出。《说苑》疑据误本《淮南》若是。”窃谓向氏说是,《文子·自然》:“迫而不应,感而不动。”

  (99)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

  按:委纵,委曲顺从,《辞通》卷1谓即“曲从”。纵,读为从。《本经篇》:“优柔委从,以养群类。”《说苑·指武》:“复柔委从,如影与响。”[23]正作“从”字。《文子·下德》作“优游委顺”,可证“从”、“顺”义同。向宗鲁谓从读为纵,傎矣。游,读为柔。《尚书大传》卷3:“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徐仁甫《广释词》云:“优游,犹优柔,表态副词。不决之貌。”亦其例。

  (100)耳听《九韶》、《六莹》

  高注:九韶,舜乐也。六莹,颛顼乐也。

  按:《列子·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张湛注:“《承云》,黄帝乐。《六莹》,帝喾乐。《九韶》,舜乐。《晨露》,汤乐。’”《释文》“九韶”作“九招”,云:“莹,乌定切,又音茎。招本作韶,市昭切。”[24]据《释文》,可知“六莹”即“六茎”,《类聚》卷28引《淮南子》此文“六莹”正作“六茎”,何宁谓“莹、茎音近字通”,是也。六莹(茎),高氏谓颛顼乐,张氏谓帝喾乐,二说不同。考《汉书·礼乐志》:“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汤作《濩》,武王作《武》,周公作《勺》。”[25]《白虎通义·礼乐》:“颛顼曰《六茎》者,言和律歴以调阴阳,茎者着万物也。帝喾曰《五英》者,言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调其英华也。”《风俗通义·声音》:“五英,英华茂也。六茎,及根茎也。”《白帖》卷61“颛顼作《六茎》”,自注:“茎,根茎,泽及下也。”《御览》卷566引《帝系谋》:“颛顼曰《六茎》,帝喾曰《五英》。”有注:“道有根茎,故曰六茎。道有英华,故曰五英。”可知高注为确。茎亦作?,英亦作韺。《广雅·释乐》:“六、五韺。”诸书并称 “《六茎》、《五英》”,又有称“《五茎》、《六英》”者,《周礼》贾疏引《乐纬》:“颛顼之乐曰《五茎》,帝喾之乐曰《六英》。”[26]《初学记》卷15“六莹”条:“《乐叶图征》曰:‘帝颛顼乐曰五茎。’宋均注曰:‘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也。’”《玉篇》:“韺,帝喾乐名六韺,亦作英。刑也,颛顼乐名五?,亦作茎。”盖帝喾乐名“六英”,张湛误以为即“六茎”耳。又寻《吕氏春秋·古乐》:“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齐俗篇》:“《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所乐也。”高注:“《咸池》、《承云》,皆黄帝乐。《九韶》,舜乐。《六英》,帝颛顼乐。”“六英”当为帝喾乐,高注误也。张双棣谓“九招”即“九韶”,“六英”即“六莹”。然“六莹(茎)”与“六英”不同,据上引《白虎通义》等书,“茎”指根茎,“英”指英华,可知“英”、“茎”并非音借。何宁曰:“英、莹古通……盖许作英而高作莹也。”此说未得。

  (101)……钓射鹔鷞之乐乎

  按:“乐”上当据别本补“谓”字,《类聚》卷28引有“谓”字。

  (102)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

  高注:廉,犹俭也。

  按:廉,读为慊,《御览》卷468引作“慊”。下文“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高注:“康,安也。慊,约也。”慊,节俭、节约,字或作“悭”。《玉篇》:“悭,悭悋也。”《世说新语·任诞》:“应声便许,略无慊吝。”“慊吝”即“悭悋”。杨树达、何宁谓慊借为歉,未得。

  (103)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

  高注:乔木,上疏少阴之木也。空穴,岩穴也。

  按:疏,当据别本作“竦”。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卷4:“乔木之下,精神得全;岩穴之中,心意常欣。”可互参证。

  (104)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

  按:“不入于耳”之“不”当作“虽”,《刘子·専学》:“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之者,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即本此文。王叔岷曰:“‘不’疑本作‘虽’。”可从。俞樾谓“不入于耳”之“不”字衍,何宁申之,未确。于省吾驳俞说,谓下“而”训“则”,亦未得,已为何宁所驳。下“而”当训“却”,转折之词。

  (105)所以制使四支

  按:制,读为掣,例见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拽拉、牵挽之义。本字为“”,《说文》:“,引纵也。”

  (106)彻于心术之论,则嗜欲好憎外矣

  高注:外,不在心。

  按:彻,《文子·道原》作“达”,义同。《说文》:“彻,通也。外,远也。”此文外训远去,正用本义。

  (107)耳听滔朗奇丽激抮之音

  高注:激,扬。抮,转。皆曲名也。

  按:《楚辞·九辩》:“中结轸而增伤。”“激抮”即“结轸”,犹言郁结。抮、轸并读为紾,《说文》:“紾,转也。”引申训缠结、缠绞。也倒言“紾结”,《本经篇》“菱杼紾抱”,高注:“紾,读‘紾结’之紾。”高注激训扬,则所见本已误。

  (108)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累,忧悲而不得志也

  按:《文选·诣建平王上书》李善注引作“北齐人所谓形植犂黑,忧悲而不得为志也。”上文“此齐民之所以淫泆流湎”,是其比。“北”当为“此”形误。齐民,《淮南子》一书五见,犹言平民。所为,犹言所以。李注音误为“所谓”。形植,犹言形销骨立。于省吾谓犹后世言柴立,得之。俞樾谓植读为殖,训臞瘠,已为于省吾、马宗霍、蒋礼鸿所驳;但马氏谓植训多,蒋氏谓形植即形体,亦并未得。章太炎谓植训志,何宁申之,未是。黎累,王引之从《文选》李注校“累”为“黑”,俞樾从之,是也。黎,黄黑色,字或作“黧”、“犂”、“骊”、“?”,参见朱起凤《辞通》卷24;但朱氏谓字又作“霉”则非是,“霉”即后起之“霉”字。章太炎谓累读为儡,蒋礼鸿谓累读为羸,训羸惫;何宁谓累读为累,训不得志,亦各备一通。

  (109)圣人处之,不为愁悴怨怼,而不失其所以自乐也

  高注:怼,病也。

  按:《说文》:“怼,怨也。”《广雅》:“怼,恨也。”愁悴怨怼,忧愁怨恨。陈昌齐谓怼当作慰;王引之说同,又谓怨读为苑,慰读为蔚,皆训病。二氏说失之。下“不”字王引之谓衍,可从。

  (110)是故得道者,穷而不慑,达而不荣

  高注:虽穷贱不以为慑惧也,虽显达不以为荣幸也。

  按:《诠言篇》:“祸之至也,非其求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又“圣人无屈奇之服,无瑰异之行,服不视,行不观,言不议,通而不华,穷而不慑,荣而不显,隐而不穷,异而不见怪,容而与众同,无以名之,此之谓大通。”可相互参证。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身穷不(损)而弗利穷(躬),仁矣。”读为憌、[27],忧闷、忧惧。《说文》、《玉篇》并曰:“憌,忧也。”《广韵》:“憌,忧也。,上同。”又:“,忧闷。”《集韵》:“憌,《说文》:‘忧也。’或作、忳。”

  (111)是故得道者……处髙而不机,持盈而不倾……入火不焦,入水不濡

  高注:机,危也。倾,覆也。

  按:《庄子·大宗师》:“若然者,登髙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列子·黄帝》:“入水不溺,入火不热。”并为此文所本[28]。《史记·秦始皇本纪》:“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机训危,杨树达、马宗霍谓读为几,是也。《文子·道原》:“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倾。”

  (112)不利货财,不贪势名

  按:势,《文子·九守篇》误作“世”,《云笈七籖》卷91《九守》亦作“势”。下文“漠?于势利,诱慕于名位”,“势名”即“势利名位”。

  (113)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

  高注:昧,不明也。

  按:杨树达谓昧当作眜,引《说文》“眜,目不明也”。张双棣谓昧训昏暗不明,不必以为误字。张说是也,《说文》:“昧,昧爽,旦明也。一曰:闇也。”高注训不明,与“闇”相合。引申训昏乱、迷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昧,昏乱。”《太玄·聚》范望注:“昧,迷也。”

  (114)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

  高注:去之,去道也,则骨肉靡灭,无伦匹也。

  按:高注靡读为?,《说文》:“,碎也。”

  (115)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然能听

  高注:眭读曰桂,读疾营之营也。

  按:朱骏声曰:“眭叚借为娃。或曰与睢同字,非。”杨树达亦谓眭借为娃,《说文》:“娃,圜深目皃。”李哲明引《玉篇》:“眭,目深恶貌。”又引《广韵》:“眭,目深恶视。”张双棣引《说文新附》:“眭,深目也。”又引《集韵》:“眭,目深皃。”似皆与“能视”义不相应,当非确诂。窃疑眭读为睽,《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释文》:“奎,本亦作睽。”此其相通之证。《说文》:“睽,目不相视也。”[29]《玄应音义》卷1“睽眼”注引《广苍》:“睽,目少精也。”眭然能视,言虽睽眼,亦能视也。《玉篇》、《广韵》、《类篇》并曰:“覮,覮然能听。”[30]、覮从目从见一也,当即一字异体。《玉篇》诸书无释义,《龙龛手鉴》指出:“覮,音营,感也,与同。”[31]《辞源》、《汉语大字典》谓训“迷惑”;朱骏声谓叚借为荧或莹,取“明白”之义;李哲明谓训“回绕”,皆与“能听”义不相应,当非确诂。读为謍,字或作营、、譻,《说文》:“謍,小声也,从言荧省声。《诗》曰:‘謍謍青蝇。’”今《诗·青蝇》作“营营”。《广韵》:“,声也。譻,譻,小声。”《玉篇》:“譻,《说文》曰:‘声也。’”《类篇》:“謍,謍,小声。,声也。”字又作瀯,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柳河东集注》引宋·童宗注:“瀯音营,水回也。”童说未得。謍然能听,言虽小声,亦能听也。高注“疾营”,言其声小而急也。《修务篇》高注:“营读营正急之营也。”此注“疾营”即彼注“营正急”之谊[32]。朱骏声谓注“营”读为茕,李哲明谓“疾营”当作“疾禜”,并未达高旨。

  (116)足蹪趎埳,头抵植木

  高注:蹪,踬也,楚人读踬为蹪。

  按:《广雅》:“抵,触也。”《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郭璞注:“抵,触。厥,掘也,音撅。”本字为抵,《说文》:“抵,触也。”杨树达谓抵为抵字之误,则未是。《列子·说符》亦作“抵”。字或作抵,《玉篇》:“抵,触也。”《说山篇》:“兕牛之动以抵触。”

  (117)今夫狂者之不能避水火之难而越沟渎之险者,岂无形神气志哉

  按:俞樾曰:“‘不能’当作‘能不’。”刘文典曰:“《御览》卷869引‘形神气志’作‘形气神志’。”寻《御览》所引与今本同,刘氏所据本误。何宁指出,上文“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下文“形神相失也”,皆“形神”连文之证。 “不能”二字,亦不宜乙转。“避水火之难”、“越沟渎之险”平列,依俞说,“能不越沟渎之险”不通。

  (118)终身运枯形于连嵝列埒之门,而蹪蹈于污壑阱陷之中

  高注:连嵝,犹离嵝也,委曲之类。列埒,不平均也。污壑,大壑。

  按:连嵝,或作“连謱”、“謰謱”、“连缕”、“连遱”、“嗹喽”[33],《说文》:“遱,连遱也。”徐锴《系传》:“臣锴按:《淮南子》有‘连遱’之言,犹参差零珑、若连若絶之意也。”《说文》:“謰,謰謱也。”《系传》:“臣锴曰:义如前‘连遱’注。”《方言》卷10:“哰、謰謱,拏也。东齐、周晋之鄙曰哰,哰,亦通语也。南楚曰謰謱。”郭璞注:“言譇拏也。”钱绎《笺疏》申高注。则“连嵝”正古楚方言,高注“离嵝”者,犹言“离缕”,今吴方言尚有“离离缕缕”语,状连续不绝,“离”字读平声。《字林》:“连缕,不解也。”《玉篇》:“遱,连遱也。”又“嗹喽,多言也。”又“謰謱,繁拏也。”《类篇》:“遱,《说文》:‘连遱也。’谓不絶皃。”《广韵》:“謱,《说文》云:‘謰謱也。’”埒,卑垣、矮墙。句谓运枯形于连连续续的一列列矮墙的门中。高注“列埒”未确。洪颐煊引《广雅》:“埒,堤也。”当与“矮墙”义类。蒋超伯引《列子》张湛注:“山上水流曰埒。”刘文典曰:“嵝,即嵝。连嵝列埒,谓嵝连绵、卑垣横列。”蒋礼鸿曰:“连嵝谓连延之嵝,列埒谓成列之埒。”何宁从蒋说,并失之。《集韵》:“污,深也。”朱骏声谓污叚借为,《说文》:“,大也。”

  (119)漠于势利,诱慕于名位

  高注:漠,犹钝,不知足貌。

  按:,别本作“”。王念孙曰:“‘漠’皆当为‘滇眠’,字之误也。‘滇眠’或作‘颠冥’,《文子·九守篇》作‘颠冥’,是其证也。《庄子·则阳篇》:‘颠冥乎富贵之地。’《释文》:‘冥音眠。司马云:“颠冥,犹迷惑也。”’高以‘滇眠’为‘不知足’,司马以‘颠冥’为‘迷惑’,义相因也。”王叔岷《庄子校诠》曰:“窃以为与眠同,似非误字。”合二王之说,斯为善矣。蒋礼鸿亦曰:“不必改眠。”字或作“颠瞑”,唐·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宋·方崧卿《韩集举正》卷3:“瞑,从目,古眠字也……《庄子》司马彪云:‘颠冥,犹迷惑也。’”宋·魏仲举《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7:“孙曰:‘颠瞑,眩惑也。’”颠,读为瘨,《说文》:“瘨,病也。”《广雅》:“瘨,狂也。”冥、(眠)读为怋,《说文》:“怋,怓也。”徐氏《系传》:“怋,乱也。”《广韵》同。《说文》:“瞑,翕目也。”段注:“引伸为瞑眩。”段氏以引伸说之,兹所不从。《玉篇》:“眠,同‘瞑’。”《方言》卷3:“凡饮药傅药而毒……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眠,或谓之眩。”郭璞注:“眠眩,亦今通语耳。”《广雅》:“眠,乱也。”本书《要略》:“所以使人不妄没于势利,不诱惑于事态。”没,贪也。“妄没”亦与“滇眠(颠冥)”义相因,可发明此文之义。此二王所未及,因为补之。朱起凤《辞通》卷7采王念孙说,谓“漠”当为“滇眠(颠冥)”,释为“歆羡”;而卷19谓“漠”同“汉漫”、“汉”,释为“烦懑”。朱骏声谓漠叚借为慕,高注非。并未确。

  (120)冀以过人之智,植于髙世

  高注:冀,犹庶几也。植,立也。庶几立高名于世也。

  按:《文子·九守》作“几以过人之知,位高于世。”王念孙曰:“当作‘植髙于世’,位亦立也。”王说是,《云笈七籖》卷91正作“立髙于世”。几,读为冀;知,读为智,并不烦举证。

  (121)则精神日以耗而弥远,久淫而不还

  高注:耗,秃也。还,复。

  按:以,赵万里谓衍文,诸家从之,是也。耗,消减、减损。高注训秃,于省吾谓与“零落”义相因。何宁疑“秃”为“乱”字之讹,无据。还,《文子·九守》同。《方言》卷13:“还,积也。”戴震《疏证》曰:“此义别无可考……‘儇疾’、‘还积’,或字形音声疑似而讹。”戴氏改字无据。钱绎《方言笺疏》曰:“还,绕也。环绕,即积聚之意也。”亦曲为之说。据此可补其阙。高注训“复”,未洽。

  (122)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沈浮俛仰

  按:和弱,《文子·九守》同,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卷2:“本我之生,在于道徳,孕而未育,所以成形,至于出冥以知,深微纎玅、和弱润滑之大通也。”又卷6“戒始慎微,和弱忠信。”皆其例。《周礼·天官·大司徒》郑玄注:“和,不刚不柔。”又《春官·大司乐》郑玄注:“和,刚柔适也。”《广韵》:“和,不坚不柔也。”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兵情]》:“偏强偏弱而不和。”可知“和”指不强不弱,介于“强”、“弱”之间。“和弱”谓和适而略偏于柔弱。马宗霍曰:“《礼记·乐记篇》:‘其声和以柔’,是‘和’亦有‘柔’义。和弱,犹言柔弱也。”《汉语大词典》解为“调和抑制”,并未确。别本作“和柔”,盖为臆改。

主要参考文献:

[1]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

[4]朱珔,《说文假借义证》,黄山书社1997。

[5]戴震,《方言疏证》,收入《戴震全集(5)》,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钱绎,《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丁惟汾,《方言音释》,齐鲁书社1985。

[8]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9]钱大昭,《广雅疏义》,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0]《宋本玉篇》,中华书局1983。

[11]《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1985。

[12]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3]《集韵》,中华书局1989。

[14]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5]《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16]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

[17]萧旭,《古书虚词旁释》,广陵书社2007。

[18]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

[19]杨树达,《淮南子证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0]马宗霍,《淮南旧注参正》,齐鲁书社1984。

[2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

[23]王利器,《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

[24]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征引《淮南子》诸家校说,未列出处者,皆转引自张双棣、何宁、王利器、李定生之著作。

[25]彭裕商,《文子校注》,巴蜀书社2006。

[26]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国书店1985。

[27]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书店1988。

[28]孙诒让,《札迻》,中华书局1989。

[29]章太炎,《膏兰室札记》,收入《章太炎全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0]于鬯,《香草续校书》,中华书局1963。

[31]金其源,《读书管见》,商务印书馆1957。

[32]刘文典,《三余札记》,收入《刘文典全集(3)》,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3]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上海书店1999。

[34]王叔岷,《诸子斠证》,世界书局 ,中华民国52年。

[35]蒋礼鸿,《〈淮南子〉校记》,收入《蒋礼鸿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6]蒋礼鸿,《续〈淮南子校记〉》,收入《蒋礼鸿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7]蒋礼鸿,《义府续貂》,收入《蒋礼鸿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8]徐仁甫,《诸子辨正》,成都出版社1993。

[39]向宗鲁,《淮南鸿烈简端记》,载《新国学》第1卷,巴蜀书社1999。

[40]刘师培,《贾子新书补释》,收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1]郭沫若,《管子集校》,收入《郭沫若全集》卷5-8,人民出版社1984。

[42]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

[43]左松超,《说苑集证》,(台)国立编译馆2001。

[44]王叔岷,《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

[45]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7]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

[48]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收入《齐文化丛书2》,齐鲁书社1997。

[49]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

注释:

[1]李学勤《帛书〈道原〉研究》,收入《古文献丛谈》,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2]《初学记》卷17作“敷”。

[3]从戴震《方言疏证》校,各本“?”误作“秋侯”二字。

[4]此例参见汪维辉《〈世说新语〉词语考辨》,载《中国语文》2000年第2期。

[5]赵宗乙《〈淮南子·原道训〉语辞管见》,载《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下引赵说亦见此文。

[6]宋·髙似孙《蟹略》卷2引同。

[7]《御览》卷366引“明”作“足”。

[8]《法苑珠林》卷43同。

[9]景宋本《淮南子》正作“剖”。《初学记》见卷30,《白帖》见卷95,《御览》见卷930,《开元占经》见卷120。《尔雅翼》卷31、32、《天中记》卷56引亦作“剖”。

[10]“穴”字据俞樾、刘师培说补。

[11]四部丛刊本“增”作“曾”。

[12]左松超补“曾”字,兹据《御览》卷928引《曾子》补“增”字。

[13]《广弘明集》卷24引作“层巢”。

[14]《后汉书·王符传》“卑”作“埤”,“橧”作“增”。

[15]汪少华,《“被发文身”正义》,载《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

[16]段注改作“纕臂绳”。

[17]明·朱谋?《骈雅》卷1:“隅差、隅眦,削杀也。”则已将二者为一矣,先于王说。

[18]《文子·微明》同。

[19]《子华子·北宫意问》同。

[20]“流转”二字据《御览》卷58引补。

[21]“于”字据《御览》卷973引补。

[22]《人间篇》、《汜论篇》、《大戴礼记·王言》“置”作“内”,《汜论篇》“布”作“舒”,并义同。《家语·王言解》“内”作“纳”,“内”为“纳入”义本字。

[23]复,孙诒让谓“优”字形误。

[24]《初学记》卷15“六莹”条引作“九招”。

[25]《风俗通义·声音》“招”作“韶”。

[26]《刘子·辩乐》同。

[27]刘钊谓读为困,见《读郭店楚简字词札记(四)》,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28]我不认为《列子》是伪书。

[29]视,原误作“听”,此从严可均《校议》、桂馥《义证》校正。

[30]《集韵》误作“覮然能视”。

[31]《汉语大字典》谓“感”当作“惑”。

[32]何宁谓“正”字衍。

[33]酌采王念孙、杨树达说。

上一页    下一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