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于形 文心于艺
刘选让
艺术当随时代。艺术作品的产生脱离不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艺术家把这一感悟加以升华就必须把握好从生活向艺术的转化,也要把握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更要把握好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只有才能使产生的艺术品具有更深层次内涵和时代性。孙棋是来自山东年轻画家,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的时代性和绘画性让我感触很深。
在孙棋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间百态,在表现手法上极具象征性,作者将生活中的现实对象主观的表达至作品之中,以作者个人风格为主,同时也兼顾对象的真实。如十届全国美展入围作品《新途》以及2007年创作的大幅作品《在路上》,都是以车站为题材进行创作,从不同层次的人群中描绘出对新生活的一种渴望。而作品《营救》则是在四川大地震后孙棋对这一现实由感而发的作品。画面中军人手抱被营救出的儿童,块面状的构成处理将主体放在了人物刻画上,这一表现形式使得环境交代令观赏者回味。作品《感悟生活——面孔系列NO.3》是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其画面中所体现描绘的当代农民工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劳动间隙中怡然自得的表情体现的相当生动,这是具体个人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突破,在单纯、宁静与凝练的画面中,强烈的视觉与水墨构成把在生活中的感悟巧妙地转化成艺术作品。
孙棋的作品,对绘画材料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深入而积极的探索,大面积的拓印技法让我们在画面中感到了中国古代汉像砖似的浑朴和沉厚,有如经过岁月风雨所侵蚀打磨过的沧桑之感,透过这种沧桑体现着庄重朴实的审美境界,那秦汉石雕似的苍凉、古朴、悲壮之美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从孙棋师古而不泥古、鉴洋而不借洋的笔墨语言里,我们看到的是宣纸所呈现的线条与肌理之美,绘画表现上尊重国画的传统“用笔”与“墨趣”,同时我们也看到作品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成功借鉴。在作品中我们似曾看到席勒、费欣等欧美艺术的血肉,又好似看到非洲原始艺术中的骨骼,在借鉴这些因素的同时,不断剥离那些遮蔽水墨画的因素,开掘水墨艺术本体的美感和魅力,这种认识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继承,同样也会给当下人物画创作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视点,这种视点可能更能引发我们对历史、对传统、对西方绘画理念的审美意识得以全方位的认识,从而把当代的绘画理念和意识与传统的笔墨质量要求有机的结合和创新,做到传统艺术是当代艺术之基础,当代艺术则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同样是一种创新和超越。
“治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意”。中国艺术发于心、关乎情、诉诸形。在当代人物画家心目中“人”的因素始终被放在首位,青年画家应该注重人格的培育、学养的修成,注重挖掘自身的艺术潜质,使其作品更具人文内涵,更要注重把握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孙棋的作品一直试图营造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与视觉的冲击力,他以大面积的浓墨处理人物的服饰,以其墨白凝重及行云流水般的运笔制造出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使得画面充满了结实的凝重感。而这种凝重感恰恰符合了个性化、多元化审美取向性。这种审美取向性不是个别的,而是主流的、时代的。
总之,好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更脱离不了传统和富有时代性的审美取向,孙棋领悟到了这一点,希望他以后的艺术创作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2008年10月底
刘选让:笔名刘轩。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教学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办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冲击与创新
——中国人物画形式美的直叙性动态空间
孙棋
力量何也?答案很多。而就艺术而言,力量是永恒的快乐,是艺术表现的主题。自古至今贯通中西,人类就一直试图用某种或某些象征符号来表现它。在古代原始艺术中用它特有的力量—率真、质朴、夸张等表现形式来吸引和冲击着现代艺术家。而在古希腊则通过对人的理想化的表现,将人体变成力量的化身。面对充满力度的人体。我们能领略到生命运动给予我们的巨大满足。就现在艺术中我们具体到不同画种而言.正如以色彩、技法、构图及画家思想为艺术力量的油画,感染了崇尚她的人们,而版画却用构图、刀法、抽象的想象力等艺术手段冲击着人们。而中国画呢?再深一层的中国人物画又是用什么样的主流艺术感染力来震撼你的呢?
中国传统绘画讲“立意”“为象”“章法”三者结合,中国人物画也不例外,其中 “章法”何也?章法即形式美,而形式美又应该怎样解释呢?形式美总括言之即构图和技法,形式构图的不同,激发也不同,随之不同而不同.中国画法的形式引出的美感就在于此。
莱热论艺术中的一句:“现代人越来越多地生活在高度的几何秩序之中,人类的一切创造机械的或工业的都依据不同的设想。”此语准确地概述了目前绘画构图观中美的精髓。可以这么说,任何绘画构图都可以用几何进行分析。中国绘画更不例外,而几何形式美是绘画构图的命脉,也就是中国人物画中所讲到的“势”,布画之阵势,如不同几何形可产生险绝之势,动荡之势,热烈之势等等。深入其中,得其情势,使绘画出新意,出高格调,让观赏者留步。中国绘画散点透视之长,盖使中国画式独特,胸中自有宇宙。是图式生动有节奏,情景能交融,对比而调和,动静又互补,主大而次小,虚实能相生,顺序又均衡,环境典型又相宜,都是极妙的形式美。在艺术中不断的学习古人,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奥,了解民族生活的风俗,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采取对古文化“扬弃”方式借古为今,从而使中国人物画构图千般变万般化,无一定法,给予画家充分的自由的选择,创造出适合自己“意”的图式,以高超的表现技巧,把画家立“意”完美的表现出来.创造是一种充满自由的思维,我们应该渴望创造。
形式美另一大组成部分是技巧,即“法”。潘天寿称“技法是绘画的父母”很形象。与方董矣云:”有画法而画理非也.画无定法,物有常理,而动静变化机趣无方。”的精论道理大同小异。古人主张“法”服从理,从表面上看顺其天理,合其人意,但因合“法”太成型,而制约其进一步的创新。纵观中国绘画,对中国画法阐述最精到的当推石涛的“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一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法”的产生,乃以于心,至关意境,至观格调,可是中国明清以后的绘画甚无进展,仍受文人画只在“笔墨”上做文章的理论所规束,使多少画家葬送在这古训古法中,悲也。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语)意为既然如此何必拘泥于古人笔墨之中,天生我才必有用,什么“法”不“法”,“法”自我立,自由自在而运法,尽心尽力其情也真,其意也切。”
具体说来,形式构图与技法,出神入化,变化无常,以求物我相融的境界,形式美的无限变化就在于此.无数画家在画面形式感的探索中付出不知多少智慧,然而形式美本无定义,为了使画达到情感的最佳效果,吸收是必须的。如油画,版画,工艺品,民间美术亦如此。
因而,形式美的构图与技法无常理,贵在适合画面和艺术家自身,贵在创新,使艺术永远充满活力。对,创新即活力,冲击生力量。总之,中国人物画归根到底要发展要创新,只有这样中国人物画才有力量感动观赏者。
纵而,每一种艺术形式各自的魅力和语言感染着充满思想的人们,中国人物画亦是如此。在现在生活和绘画创作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和发展方向应该是源于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的和适合自我以求多样的形式美感。从而,这种充满直叙性形式美的作品才能感染着憧憬她的人们。
孙棋
2007年5月
棋人其画
张鸿飞
当代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颇具才华而又锐意创新的青年画家,他们灵活地从生活和其它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敢于跃出传统的藩篱,大胆尝试前人未曾涉足的题材与形式,创作出了不少别开生面的优秀绘画作品,这都显示出了可贵的探索意识与进取精神。在众多青年画家中,一位年轻后生的绘画作品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他就是青年画家——孙棋。
孙棋是来自山东的一位年轻画家,刻苦学习,不懈追求,使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里体现的是他最近的艺术探索成绩,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又不乏细致入微,但又巧妙的把握着虚实处理上的界定线,太实则失去了国画的神韵,太虚则脱漏了真实的魅力。在守持传统笔墨文脉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现代人物画创作课题,造型结实、形象生动。在其作品中作者真情的展现,力求反映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也不乏严肃的理性意识和历史反思精神,表达了年轻画家尚美的生活观念和艺术当随时代的创作意识。
另一方面,孙棋的作品具备了自己的风格与特征,个性突出。这主要得益于各方面艺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扎实的笔墨功底,对传统中国画的深入研究,作品笔墨灵动而浑厚。孙棋的绘画造型能力强且又善于接受西方绘画理念,具有很强的现代绘画意识,他把传统的笔墨技法与当代的绘画理念和内容相结合,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其作品苍老浑厚的艺术展现力在妙不可言的意蕴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孙棋作为新时期水墨人物画的新人,愿他的灵感如天空飞鸟,凌空翱翔,将每一次成功当作停歇的驿站,又是继续飞翔的起点,在圆满与破裂中一次次转换与探索,我们期待着心有定力的孙棋,将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向着他无比敬畏的艺术峰峦继续前行。
张鸿飞: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专职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序
2007年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联合举办首届中国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在国内择优录取了11名人物画创作研究方向的学生。孙棋是来自山东的优秀学员。学习刻苦、不懈努力,使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作品既有大气磅礴的宏篇巨制,也有清雅精致的小品习作。从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坦然磊落的正大气象,而无刻意雕琢之匠气。
孙棋注重深入生活,汲取现代人生活的素材,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在创作中既重视笔墨的独立审美价值,又没有游离特定主题而一味沉湎于技巧的变化,生活气息浓厚,也不乏笔墨意韵和抒情特色,在守持传统笔墨文脉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现代人物画创作课题,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笔墨严谨。其作品注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力求反映身边的所见所闻,表达出了年轻作者的当代创作意识和态度。孙棋基本功扎实、又善于吸收西方绘画理念,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锐意创新、深入刻画,把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有机结合,使其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作品风格上则略带苦涩凝重,‘屋漏痕’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的意蕴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应该说孙棋是年轻一代画坛上有作为的青年,执著是他的动力。对于他的未来,正如可染先生所讲“峰高无坦途”。但愿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
执着的孙棋
前些日子孙棋抱来一卷画,是他只身去贵州深山彝寨画的写生。有肖像、有风景,张张精彩,让我再次看到了他的进步。这就是孙棋,一个执着、踏实、按着自己既定目标不断进取的求艺者。其实孙棋是一个较早就显露其艺术个性和才华的年轻人,在读本科时,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素养,毕业创作《新途》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在同龄人中可谓是出类拔萃了,也就是通过那张画,很多人知道了孙棋这个年轻的后生,看到了一个绘画新人的艺术潜质,让人刮目相看。的确,他没有让关注他的人失望,毕业这几年由于他的刻苦、真诚,一步一步的不断求索,其绘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已显现出质的变化,作品也连连参加了全国及省各类画展并获得奖项。特别是在2008年其系列作品之《感悟生活-面孔系列NO.3》参加了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越发成熟、完善的绘画面貌,实在是可喜可贺。
孙棋的画如同他的为人,执着、朴实,待人诚恳,视艺术为生命。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人物造型严谨耐看,线条挺进稳重,画面布局讲究不落俗套,善于运用大面积黑白灰对比,使画面产生出强烈的结构感。他将中国传统的笔情墨趣与现代视觉元素有机地相结合,使画面大气中不失精致,浑然中不失细节。他的画大多以现实具有生活气息的人群为描绘对象,这也体现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调。孙棋属八零后一代的画家,在这批话家中与前期画家相比,更多的体现出其绘画主题和表现“内向延伸”的趋势,也就是更加注重了个人内心的需求表现,具有私密和隐晦的特征,绘画语言离奇,追求极端的个性表达。但孙棋似乎并不是这样,在他的画中更多的是超越自我的情怀表达,他将从生活中体会到的真善美的真实情感,用一种大方明朗的语言方式,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感受。这在充斥着私欲和极端个性化的今天,其实是难能可贵的。由于他的执着,所以他坚持了自己的追求,由于他的质朴,所以他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由于他的尚善尚美,所以使他逐步形成了正气大方的绘画风格。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浑然天成。
孙棋很年轻,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他已经背起新征途的行囊,执着的他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对此我充满期待。
张望
二ОО八年十月于泉城
张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