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资讯 | 新书推荐 | 文献部 | 学人部 | 国学图库 | 国学宝典 | 国学产品 | 国学论坛
书画频道   
请您留言   
作品展厅 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相册 艺术评论
 

 

王继民先生油画观感
李骏 (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王继民先生的“北京风情油画展”2007年11月2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了,这是他的首次个人展览,这是他对首都北京热爱的表达,是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贡献,也是他默默耕耘艰辛学艺二十余载后向人们奉献出的一份富含真情的礼品。

王继民先生油画创作的执著精伸使人感动。他始终抱着独有的情怀,表达着对生他养他的故土北京的深深眷恋。长期走街串巷、拍摄素材、实地写生,以唯美理想的基调表现了古都的博大风貌和文化内涵, 并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创作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看得出来他表现的北京胡同、门楼、街巷、古建,在艺术水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独到之处。可以使初学画者打消了只有搞好基本功之后才能创作的不全面的观点, 证明基本功的提高也是可以在不断创作中渐渐提升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坚持写生的不多了,都在追风、追时尚,不是真正地学艺,这种社会想象是十分可悲的。

王继民先生绘画的手法是写实的, 也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这也是他从生活出发、热爱生活、真情实感的表露, 也使他在吸收民间美术营养的基础上,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把握上逐渐成熟。

王继民先生的每幅画作都配有他自己写的诗句, 这也是一个特色。使观众可以更了解他的思想.使之得到启发和精神升华。当前有许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文化课不好就让其学艺, 这是多么大的误区啊! 王继民先生却不是, 他不但从事学习艺术专业, 而又在民族大学学习了文学专业,取得了双丰收。因此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带有一定的文学气息,声情并茂,使作品更生动、更有内涵和寓意。看到他的这些成就,心里十分高兴和钦佩。

古语道:“天道酬勤”!祝王继民先生在攀登油画艺术顶峰的过程中,更上一层楼。

2007.12

王继民北京风情油画展观感
戴泽 (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现实主义作品就是反映现实生活、以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形式来表现景物的作品,而王继民先生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的佳作。

在王继民先生的“北京风情油画展”上,我们欣赏到已经和即将逝去的街巷胡同、院墙老门和毛泽东时代的遗迹,欣赏到依然傲立的前门钟楼、故宫城墙等古迹风韵;还有那京城生活中常见的风车、蒿草、鸟笼、吊兰、瓜藤、门联、灯笼、鸽群……都充满了和散发着思古怀旧之感情,充分表现了古都北京的壮丽风貌,更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他所描绘的景物就是我们独有的民族大团结文化的载体,这是有别于其它文化的,是十分宝贵也是应该珍惜的地方。而他的作品又内容丰富,画出了不同色调的阳光,这是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的观点,又结合了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比较完美地完成了每一幅品。从而更加丰富了他的技法,提高了他的修养,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

祝王继民先生艺术事业更加进步、辉煌、成功!

2007.2

王继民油画现象研讨会上的讲话
叶毓中(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

看了王继民先生的画,感到非常的亲切和感动。首先我感到选择的这个反映老北京主题和选择面都是很好的,第二,王继民先生从小喜欢画画,原来又干过多种工作,多年一直坚持,孜孜不倦。又喜欢油画,学过中文,写过诗和散文,这对绘画都是非常有帮助意义的。而且画面充满了情绪和思想,这是比较富含深刻寓意的。这些优点是让我们共同认可的。同时我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是绘画这个行当,就应有它的语言,所以呢,对绘画语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下。画是要有思想,只要你画就都有思想。因你是学过中文的,只要你画出来,中文与画结合的比较恰当。但又别分的过窄,就像老北京天桥说的一段话,虽然短但也有思想,不要以一种想法作画,要把角度打开。第二,你的画好像专门画某一个地方。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以一种想法去画。比如换一个环境又把角度画出来,表现的面就更宽。我是画国画的,你可以借鉴一下国画,甚至于随意而画,因为你专门画油画是很容易打破这个界线的,把意思表达出来,研究专门画某一种内容。我看了你的画,很不容易也很有成就,把什么都画的集中起来,跟部队打仗一样,集中优势兵力。比如你画的小风车很好看,环境不一样,角度地方不一样,画一批也可重复,这个也很有意思。反映老北京的风情,用考古学家的眼光看待和感觉旧时的现象,把他的本质画出来,就会让人眼光一亮。你已有这么大的成就了,希望你成就更大!

2007.11.21


王继民油画现象研讨会上的讲话
戴永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画家)

下面我说几句,我是继民的老师,与继民可以说是忘年之交了。继民二十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是非常勤奋和朴实的。作为一个画家非常不容易。这些年陆续参加了许多赴国外的展览,有了很大的成绩和收获。非常地祝贺!这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对他的执著精神非常感动,也非常欣赏他的艺术作品。从他的作品上看是比较统一的,现在可以说是有了很高成就了。刚才戴泽老师作了很高的评价,在作品画面上表现出了一种真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也把对古都北京风采向世界的展现、对民族文化的颂扬和传承,做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影响和实际行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另外也补充几点:其实呢,就油画而言,要把你的画融在环境里。任何一个画都要在一个环境里, 这样可以使你的作品更加提升一个层面。另外一点可以作点减法,技法的提高的确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艺术作品的完整无缺。有时侯有缺点可以说是一种美,没有缺点和败笔的作品不是一幅好作品,只要它不影响主题就行。你的画能这么快的 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是值得祝贺的。各位老师说的很中肯,你又有中文的底子,一定会越画越好的。

最后再次祝你在艺术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2007.11.21

王继民油画现象研讨会上的讲话
吕浩才(原北京文联党组书记)

各位老师说的很到位。我觉得继民同志的画呢,抓住了古老北京这个主题来画,挺好的。因为北京已经拆的差不多了,旧的东西称为历史,成为记忆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通过画笔记录在画面上,来表现和记录下北京的生活及风情,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北京的东西很多,怎么才能画出老北京的神韵来,画出老北京的老味、旧味,这是很不容易的。原来我只看过他的小册子,还没有太大的触动,这次看到了这么多作品,叫我感触很深。我给他题了八个字,“风情入画,画表心声”,实际上都体现出了他的心声和他的思想。从艺术角度上看吧,因我不懂油画,画画吗,书是心话,画表心声,书画同源。继民的画从艺术上看呢,从构图、运色、用光上,还有对色调的把握,都是比较深入地表达出了他的想法和感情。是相当不错的。再一个补充点呢,我觉得你画得人物还有点飘,虽然一些小姑娘在画面里是比较美的,但整体上看呢可能又是比较新而少了点沉稳。你画老北京风情,要能画出老的旧味就更好了,要末同时也可以把新的和旧的东西结合起来,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祝继民同志在今后能有更好的作品问世,同是有更高的成就!
2007.11.21

 

以深深的眷恋 情寄故乡古老的北京城
路巨鼎 (北京油画学会副会长、著名画家)

我与北京青年油画家王继民先生相识已多年,并且同在北京油画学会。在一些展览会、博览会和许多艺术刊物上,又不断的有他的新作品出现。可谓是努力勤奋、执著不息。他以表现老北京的历史变迁和平俗生活为主,用历经风雨沧桑的胡同街巷、市井民俗生活、宫廷城院的辉宏建筑作为它的主要创作题材。用朴素纯厚的油画创作语言,用真挚无邪的情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表现了他对古都北京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他以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对油画这门艺术的那种自强不息的求索态度,实为难能可贵。我喜欢这样的年轻人和同行者。

大凡一个献身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是看他自我宣称如何,而是看他的实践,是靠他在艺术上创造的成果来说话,是用作品来检验。王继民先生正是用他的诸多的优秀作品,向人们展现了北京这座古老首都的历史风采、文化底蕴和美丽风貌。也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他的追求。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追逐时尚而不注重基本功锻炼的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比如他的《故城年轮》、《红云依旧》、《静寂之声》、《鸣春》、《胡同家园》等,都充满了一种深沉的怀思和对美好生活希望的憧憬,让人们观看之余有着纯净心田、精神焕发之感!

我坚信王继民先生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在油画创作道路上定会取得更新的成就。

2007.12

定格岁月
——杜芳伦(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创作室主任、著名作家)

画家王继民,北京人,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卫祖荫、崔开玺、赵一唐等前辈画家。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中国国际精典书画院副院长。

王继民对胡同以至北京民俗文化从偏爱到挚爱,已是难解难分,为之传神写照,似乎是他的前世情结,也是今生使命。博大温敦的老北京城,仿佛十分认可继民的忠厚和才气,于是才有了那么多绘声绘色、原汁原味的京华风情作品。他的题材可谓广泛,但有时也 “重复”,比如胡同院落的大门,就常作特写式的表现。历尽沧桑的无华之美,是继民颇具匠心的点睛之笔,北京民俗的核心理念应是“和顺”二字,老门上的联语一再昭示的便是这一主题。继民作品营造的氛围柔和而明朗,含蓄而凝重,或冷或暖的灰调里,鸽群总是欢快地飞翔,门楼、春树、曙色、融雪、清雨以及亮丽的风车、葱郁的吊兰,诸多元素相辅相依,构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精神象征。

王继民坚执不渝而又从容不迫的艺术态度令人感动。他将京城的悠悠岁月挽留在他的画布上,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怀想和愉悦。

返璞归真 民风存厚
——赵一唐(原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著名画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王继民等人在中国美术馆东南厅举办油画展。那时他已经画得很好了,特别是他画的北京胡同。他爱北京、画北京,让世界人民了解北京,走在了许多油画家的前头。他为人谦和、正直无私。从那时起,就认我做他的老师,我真有点担待不起。

十多年来,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每看到他的画作,从构思构图到色彩表现,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变化。他的油画作品朴实、大气,色彩厚重,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底韵,充满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愿王继民先生坚持画自己喜欢的题材,坚持走自己选择的绘画形式,不追“时尚”,一直走下去,在新世纪画出有自己风格的更多更好的油画作品。
2007.10.

求朴厚之美 抒故土情怀
——刘孔喜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

看王继民的油画作品,没有丝毫当下所谓“艺术风潮”流变的影响,只有扑面而来的朴厚与真情,他以高度写实的油画技法表达了他对京城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敬意。其作品格调清新、直抒胸臆、笔触沉稳、色彩明快,题材的意义与情感的抒发相得益彰,十分谐调。京城的景物、郊野的风貌生动感人,汇成了他作品中的故土情怀,观后使人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王继民对于油画艺术语言的把握正在走向成熟,体现了他以油画的手段技巧对于本土文化的探索与追求。
愿王继民在任重道远的艺术征途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2007.11

王继民油画感言
——贾德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著名画家)

以反映北京民俗而著称的油画家王继民,是一位对古都有着特殊感情的画家。他的民俗风情画体现了画家对北京景观有着新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无限思索。画家善于揭示历史的变迁在这些景观中流下的痕迹,善于捕捉岁月的沧桑所引起的微妙变化,这一切都鲜明直接地呈现在他的画面上。

就王继民的作品而言,无论是表现老北京的胡同小巷,还是民居四合院的门楼,砖墙、石墩,也不论是紫禁城红墙金顶的庄严肃穆,还是飘动的风筝、飞翔的鸽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王继民的全部作品,都是以具象写实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唯美色彩和创作理念。他的作品当属写实主义绘画无疑。的确,写实主义绘画是王继民创作的生命线。在他看来,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有人存在,有大自然存在,有人类艺术存在,写实主义就不会消亡,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从深层次上来说,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方法论,是一种艺术思想、艺术精神和艺术态度。它的基本要点是艺术关注社会、个人关注人类、精神关注人生、生命关注自然。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有形有色来表现现实生活,表达对人类的关爱、关注民族的生存环境、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现实状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情感表达。基于这种理念,王继民置身于行行色色艺术与伪艺术潮流中,使他未受到浅薄的流行样式和浮躁情绪的污染,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作品以其宁静、平和、唯美、写实为特征,与现代绘画的癫狂、躁动、怪诞、抽象拉开了距离。

王继民的写实油画大致分四个部分:一是京城风韵,表现老北京的街巷景观。二是京郊叙事:展示乡村的田园风光。三是自然写真:讴歌大自然的美景。四是人物花卉:折射出人生的哲理。为了尽可能地景物的真实,王继民背着画箱和照相机走遍了京城的大小胡同、京郊的沟沟坎坎,在注重写生的同时,还注意有关创作的文字和照片资料,倾听人们对昔日的追忆。为了实现其艺术理想,他常同孤独和艰辛作伴,也饱尝了收获的愉悦。他的作品原汁原味、真真切切,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虔诚和对绘画的专注,寄托了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民风和文化气息的真挚情怀。在他的作品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什么养的景物、使用什么样的笔触,王继民始终不忘在传统模式中融入自己鲜活真实的感受,并以自己的艺术方式呈现自然的本真状态。艺术的潮流此起彼伏、时涨时落,而王继民在艺术中追求自然与真实的精神始终如一。

卫祖荫
   绘画,由于环境所迫,没能及时地参加正规的学习和训练,过早地参加了工作。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参加由中央美院数位教师任教的美术学习班,此时的王继民才真正进入正规的学习课堂。工作之余利用晚上和假日刻苦地学习了素描、色彩及油画。当时我与王继民同学有着一股师生情缘,而且至今依然如故。九十年代后,凭着他的努力和学习,先后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艺术修养的提高和绘画技艺的成熟表现,圆了他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美术的梦。

  王继民用他勤勉的艺术实践,身背画箱踏遍了北京郊区的山村和古都里的胡同街巷,廿余年来,画出了大批表现京郊风俗村落与京城胡同情怀的写生和创作,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美展和拍卖,影响愈加扩大。

   弄而是富含了他深刻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了很深的京城文化内涵和浪漫唯美的审美理想。他的画风朴实细腻、亲切动人,重在真情,表于含蓄,抒于寓意。他坚持师造化的写实手法,受到了老艺人的首肯和辟的欢迎。

  而今,已近不惑之年的王继民,仍在不断的拼搏学习和奋进,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更上一层楼,取得丰硕的成果。
  

上下求索——《王继民油画作品集》序
王复羊

   二十年前,中国画坛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摆脱了十年文革的精神束缚,艺术上克服了单调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多种风格和流派的绘画都在兴起,给画家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在中国画界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王继民步入了画坛。

  王继民出生在工人家庭,他的父辈和其他家庭成员都与绘画无缘。他选择美术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完全是个人爱好。早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少年于继民在学校的墙报上崭露头角,也给了他埘绘画的兴趣和信心。但因生活所迫,没有条件系统地学习绘画,而是后来进了印刷厂,当一名排字工人。但是,想当画家的崇高目标始终挂在心头,他利用业余时问,进了一家美术班学习绘画,一学就是五年。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些画画的时间,他要求上早班,这样整个下午他都可以去写生。北京的大街小巷,郊区的山乡农舍,不知有多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了丰富自己的修养,他又考入了大学,先后学习了中文和油画专业。他深知: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就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已陆续在众多画展上露面,并且登上了中国美术馆的殿堂举办展览,还经常参加国外和港澳地区展出。王继民的油画以北京地区的市井风貌和山村小景为主,他的这些作品中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澄明的品位、凝练的笔触、浪漫的诗情、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继民的画,重在真情,表于含蓄,抒于寓意。”这是于继民的导师卫祖荫先生对他作品的评价,非常中肯。在王继民的油画中,没有当今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群,而是对古老的、富含纯朴民风的胡同民居和具有古城特色的门楼情有独钟。他描绘的景象,是首都人文风貌的重要方面,目前已进入逐渐缩小的行列。画家以至诚之心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定格在画布上,激起人们怀旧的情愫和更多的思索。

  除了风景画,_王继民还喜欢画儿童。除了在大学任教外,他还曾经多年教授儿童美术创作,他特别喜欢天真无邪的孩了们。在孩子们中间,他感到异常舒畅:这里,没有令人厌恶的猜忌和暗礁,一切都是清澈、透明的。这是一片心灵的绿洲。其实,_王继民就是个大孩子,虽然他已年近不惑,但是,在人际关系的虚情假意、唯利是图面前,他是个绝缘体。这是他的生活准则。同样,在绘画上他绝不投机取巧;也没有盲目追求那些哗众取宠,故作玄虚的“新派”。他喜欢写实主义,始终不渝地在这个领域里孜孜以求,没有急功近利地炫耀自己。有时不免寂寞和清贫,但他心里坦然。他在艺术领域又卜分谦逊,多次拒绝了《世界名人录》等等众多刊物的登入邀请。只是期待着在绘画技艺上有更大的提高,向人们展示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今画坛,他的这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王继民在漫长的征途上,象一个顽强的登山运动员,一步一个脚印,向高峰攀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言志名句,也是一切成功者的人生之路。于继民已步入中年,如日中天,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童谣悠悠说古都
魏洲平/文

故事是人们在生活这块大幕布上,不经意留下的一段有趣痕迹。

北京,自古灵天宝地,人文荟萃。玉石共存,鱼龙混杂,便少不得生出许多许多故事来。

北京故事,源于周口店人、东胡林人“飞土逐肉”的生命搏击,传于妙峰花香,紫塞龙游的山魂水魄的自然流韵。它挂在清朗的“卢沟晓月”上,它藏在朦胧的“蓟门烟树”中,但,更多是装在寻常百姓的四合院内的、盛在老人浓烈的酒盅内,以及“小小子儿,坐门礅儿……”的遥远童谣里。在惊讶、欢笑、哀叹、畅想中,北京,暂时忘掉皇室宫禁的诡谲,天桥艺人的泪笑。望着翔舞蓝天的风筝,听着悦耳欢鸣的鸽哨,又对明天寄托了新的期望,又演绎着一个不见休止的故事。北京故事,总是这样回肠荡气,余味无穷。

好像是西方那个长着大胡子的先哲的意思:对后来人说,人类的传说故事,永远是不可企及的一个美丽。北京故事就是这个为现代水泥大厦、钢铁汽车及迷人灵魂的霓虹灯所不能比拟的美丽,这是当代和未来北京文明的先祖。

故事讲着北京,北京讲着故事,这是智慧的人永远解不开的美丽困惑……

继民忠正、朴实、聪慧、勤恳。他热爱家乡北京,10数年来,他将油画这种西方绘画艺术,融于民族博大的民俗、艺术、文化中,用画笔饱蘸心血,将求索的汗水洒遍了北京的市井街巷、皇城宫苑、郊野深处。他的北京风情画,人们也亲切地称为“北京胡同文化”,其或凝重、或含蓄、。或明丽、或淡远、或土或洋,都深刻反映了一个逝去或将要逝去的辉煌,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独创性,在当今美术界一帜独树,颇具影响。

 
联系电话: 13801032193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http://www.guoxue.com
E-mail:bjhuangxueli@sina.com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